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测篇职场沟通能力及知识自测练习

自测篇职场沟通能力及知识自测练习

职场沟通能力及知识自测练习你的沟通知识自测(1)让我们先来测试一下你对沟通知识的了解程度。

下面的10个问题涉及沟通领域的基本问题,请填上你对每个问题的答案。

问答之后附有每个问题的标准答案和对它们的说明。

同意不同意不确定1)快乐的人总是有较高的效率。

2)想当然地认为对方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意思,这是损害沟通有效性的一个主要障碍。

3)沟通时应把多数时间花在倾听上。

4)在吸引听众注意力方面,你发布信息的方式比你发布信息的内容重要得多。

5)总感到时间不够的人可能在沟通方面存在问题。

6)从听众那里获得反馈的最好方法是问他们:“你们有问题吗?”7)使用华丽辞藻可能损害沟通的效果。

8)书面信息肯定要比口头表述的信息更清楚。

9)与人沟通时,应该以自己为中心。

10)当别人在融洽地交谈时,贸然插话无所谓。

答案及说明:1)一般来说,与快乐的人相处要好于与不快乐的人接触。

但是,个人的愉快并不意味着他们也是有效率的,甚至有可能他们缺乏效果。

他们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享受与人沟通,却没有时间去高效率地沟通。

效率并非来源于微笑和友好的关系,而是源于有意义、有目的的沟通过程。

真正的激励来自沟通者在沟通过程中的被认同感。

作为沟通者,你要使对方不断地产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感觉,维持一种坦诚、双向沟通的气氛。

2)同意。

经常我们会对沟通的效果盲目自信,想当然地认为信息已经准确无误地传出去了,因此不必费心地去检查沟通的效果。

这种错觉对于有效沟通是极其有害的。

3)同意。

沟通的目的是为了理解对方,获得认同感。

沟通者对自己已比较了解,因此需要较多的时间去倾听对方说话,了解对方的思想是否与自己的吻合,了解对方的个性、态度、行为方式,以便促进双方的沟通。

4)同意。

沟通中信息传递的方式几乎总是比信息本身重要。

5)同意。

对于沟通者来说,如果你总觉得没有时间,那常常是因为你做了许多本来该由其他人替你做的事情。

6)不同意。

要求听众提出问题意味着他们首先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明白。

不明白的原因,要么是听众本身不太聪明,要么是你没有有效地表达。

因此这样的问题常常得到的回答是:“不,我完全理解。

”而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

寻求听众反馈最好用这样的问句:“你觉得这样怎么样?”或者“你觉得还有什么地方可以补充一下?”你还可以通过观察身体语言获得反馈,例如皱起眉毛或眼珠快速转动。

这些反应是极好的反馈,有经验的沟通者大都善于捕捉这些反应。

7)很难说。

如果发送信息者试图以华丽词藻表现自己,则答案是“同意”;如果发送者只是变换表达方式以适应不同的场合和需要,那么应该说他是一名成功的沟通者。

8)不同意。

书面信息无法展现发送者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声调的变化等,而这些更能清楚地表达信息。

光看到书面信息,接收者会有各种不同的反应,即便表达清楚的书面信息也不例外。

如果可能的话,用口头发布信息,并附送一份书面的说明,这是防止出现误解、使信息更加清楚的最佳方式。

9)不同意。

沟通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如果只是以自己为中心,你就会不注意对方的言语、举止、态度等,光是自己说个够,这样肯定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

10)不同意。

经常打断别人的话题,强行表达自己的意见,体现这种人具有强烈的说话欲望,喜欢不分场合和时间,也不管对方是否愿意听,一有机会就发表一番自己的观点。

尤其当别人谈兴正浓时,贸然打断话题,这是对对方的不尊重,更不要说再进行有效的沟通了。

评分规则:第2)、3)、4)、5)题为“同意”,第6)、8)、9)、10)题为“不同意”,第1)、7)题则答案不确定。

答对一题记1分,答错不记分。

将各题得分相加,得出你的总分。

如果总分在3分以下,说明你需要多加了解沟通知识;如果总分是3-6分,说明你已有一定知识;如果总分在6分以上,说明你对沟通知识有相当基础。

你了解身体语言吗(2)回答下面11个问题,再参照后面的标准答案,测试一下你对身体语言的了解。

1)当一个人试图撒谎时,他会尽力避免与你的视线接触。

(对/错)2)眉毛是传达一个人的感情状态的关键线索之一。

(对/错)3)所有的动作和非语言行为都有其含义。

(对/错)4)大多数非语言沟通是无意识行动的结果,因而是个人心理活动的最真实流露。

(对/错)5)在下面哪种情况下,一个人最可能采用非语言沟通方式?a.面向15-30个人发表演讲b.与另外一个人进行面谈6)当一位母亲严厉斥责她的孩子,而又面带微笑时,孩子将会:a.相信语言信息b.相信非语言信息c.同时相信两种信息d.两种信息都不相信e.变得迷惑不解7)如果你坐在如下图所示位置1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坐在哪个位置能够最充分显示出合作的姿态,并最有利于非语言沟通?6 312a.2b.3c.4d.5e.68) 如果你想表示离开,那你将采用什么样的动作?把他们写下来。

9)别人对你的反应取决于你通过沟通留给他们的印象。

(对/错)10)下面哪些举动能使你给人留下更好的印象?a.谈话中不使用手势b.避免较长的视线接触c.仅偶然地露出微笑d.上述所有动作e. 不包括上述任何动作11)非语言沟通相对于口头沟通或书面沟通有许多优势,你能列出一些吗?答案及说明:1)错。

因为人们已己变得更加难以预料。

“撒谎者不敢看他人的眼睛”已成为一般的常识,所以精神的撒谎者常常能够在双目直视你的情况下撒谎,要识别谎言,我们需要捕捉其他更能说信号。

2)对。

我们的眼睛(确切地说是我们的“眼晴区域”)是两个最能表达内心活动的面部因素之一,另一个则是嘴唇。

3)对。

我们可能并没有在每一个姿势中都有意地去传达信息,但这些动作和姿势却不可避免地落在对方眼里并产生一定的感想。

4)对。

5)a.原因与问题1的答案有关。

当面对15-30人讲话时,你需要对15-30双眼睛和嘴唇作出反应。

这将比只与一个人谈时更能刺激你使用非语言沟通。

6)e.尽管非语言信号(微笑)比语言信号(责骂的语句)有更强的作用,但两者的混合将导致的是迷惑和不解。

微笑传达的奖励和责骂传达的惩罚形成矛盾,而孩子对这类矛盾信息则更为敏感。

但即使是成年人,如果反复地给他们以互相矛盾的信息,他们也会变得迷惑不解。

7)e.位置1和6之间有桌角相隔,两个人可以随时调整自己与桌角的距离从而改变两个人之间的距离。

因此,在谈判中,坐在位置1和6的两个人会较少地受空间信息的影响,更易于非语言;沟通的进行。

8)最好的信号是有意无意地用眼睛扫一下你的手表。

另一些常用的方式包括站起身来、在慢慢站起来时拍拍大腿,慢慢地挪向门附近或是靠在门框上。

这些身体信号经常伴随着眨眼、长舒一口气等动作。

9)对。

把问题倒过来想,我们总是根据别人给我们的整体印象做出反应,而其他人对我们的反应也是同样的。

10)e.当你自然地使用手势、目光接触、微笑等身体语言时,会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

对有些人而言,举止自然意味着一定数量的手势,而对另一些人则意味着始终使用手势。

很多关于手势的研究都没有得出确定性的结论。

如果一个惯于在谈话中使用手势的人强制自己不用手势,则一定会造成不良的效果。

他会显得僵硬、不自然,给人的印象是似乎对人有所隐瞒。

因此,保持自然、放松,这才是最好的方式。

11)身体语言给人的印象更深远;它们有助于传达真诚、信任等语言沟通所达不到的效果;它们能够传达更微妙的言下之意;非语言信息有助于我们洞察他人的真情实感。

当然,非语言信息也存在一些严重的缺陷:它们可能会泄露我们的秘密;它们很容易被误解;它们的含义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不同;它们可能需要长时间地重复进行才能被人所理解。

将你的得分加起来,如果你是——90—100,你是一个优秀的听话者;80—89,你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65—79,你是一个勇于改进、尚算良好的倾听者;50—64,在有效倾听方面,你确实需要再训练;50分以下,你注意听别人说话吗?你能克服听话障碍吗(4)下面是一张简单的问卷,回答“是”或“否”即可。

它会帮助你认清妨碍你自己成为有效的听话者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懒惰是否·你是否回避听一些复杂、困难的主题?·你是否不愿意听一些费时的内容?封闭思维·你拒绝维持一种轻松、赞许的谈话氛围吗?·你拒绝与他人观点发生关联或从中受益吗?固执己见·你是否在表面上或者内心里与说话者发生争执?·当说话者的观点与你有分歧,你是否表现出情绪化?缺乏诚意·你在听话时是否避免目光接触?·你是否更多地关注说话者的内容而不是他的感情?厌烦情绪·你是否对说话主题毫无兴趣?·你是否总对说话者不耐烦?·听话时你是否做着“白日梦”,或者想着别的事情?用心不专·你是否关注说话人的腔调或习惯动作,而不是信息本身?·你是否被机器、电话和别人的谈话等噪音分心?思维狭窄·你是否专注于某个细节或事实?·你是否拼命想理出一个大纲来?检查你回答“是”的选项,那就是你倾听的主要障碍。

检查自己的口头表达技巧(5)下列每组句子由A、B两种选择组成,共计3个分值。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每个句子打分。

也许你会碰到一些句子程度差不多,那就根据你一贯的表现,倾向明显些,分数打高些(规则:如果A很明显,B很不明显,则A为3,B为0,如果A比B明显一些,则A 为2,B为l。

反之亦然)。

1A 每当我去说服别人来听我的想法时,我都很兴奋。

1B 我相信“人各有活法”,所以,我不强求别人来围着我的想法团团转。

2A 在说服别人相信一件事的时候,我会使用大量的图表比喻和趣闻软事。

2B 我想,人们是被事实说服的,像讲故事、画画图那样没用,所以,我喜欢立足于逻辑和数据。

3A 我由衷地赞扬别人。

3B 对过多的赞扬我总保持警惕,因为好话说多了就不值钱,人们还会认为我在奉承。

4A 在我与别人说话时,我会让对方陷入思索之中去,对方也会对我说:“这真是个好问题。

”4B 人们很少对我的问题作出评价。

5A 我会对别人复述一遍他说话的要点,以此确保我的理解无误。

5B 把说过的话再重复一遍,既没有必要,也浪费时间。

6A 你喜欢用简洁精炼的语言。

6B 为了使听话者明白,你长篇累牍地向他(她)讲述一个简单的道理。

7A 说话时我不断地与对方保持目光交流。

7B 我常常害怕与别人正视,总是在说话时低头。

8A 我宁愿夸张一点,也不愿光是口头说、身体丝毫不动。

8B 我不愿意乱动,觉得那样容易使别人分神。

得分:请将A项得分相加,填在这里:请将B项得分相加,填在这里:如果你的A项得分明显高于B项得分,那么你在这方面的魅力应该说是很强的。

你的得分越向A项倾斜,你的表达技巧就越高。

相反,如果你的B项得分高于A项得分,那你就是为自己确定了一次提高的机会。

你在说话时感到恐惧吗(6)对下列各题作出“是”或“否”的回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