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二)关于空调系统冷却水、送风的卫生要求
我国还没有室内环境真菌的标准,WHO 1990 年提出室内空气中的真菌指标为1500cfu/m3,美国 政府工业卫生工作者协会(ACGIH)1985年提出 室内空气中真菌指标为1000 cfu/m3。由于我国南 北方大气湿度相差很大,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可操 作性,本规范提出了空调送风中真菌的不同限值, 即1000 cfu/m3 和500cfu/m3 。
根据“非典”期间建设部、卫生部、 科技部“应急管理措施”中的规定,本规 范提出了空调通风系统在传染病流行期间 的卫生要求;(启动应急预案、关闭空调 或关回风、每周清洗消毒冷凝水盘、过滤 网、部件消毒等)
空调系统部件消毒方法
消毒对象 消毒剂
消毒方法 消毒时间
过滤网
冷凝水、 冷却水 冷凝器、 冷凝盘
风管内壁
1、总则
◆ 规范制定目的: 预防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传播传染病,保护人体健康。
◆ 规范制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共场所使用的 空调系统,其它场所空调系统可参 照执行。
6、卫生学评价
◆污染状况检测 对冷却水、冷凝水、空调送风、系统机组、
管道及其附件污染情况进行检查、检测。 ◆污染程度判定:
冷凝冷却水检出军团菌、溶血性链球菌为严重; 通过对系统机组和通风管道系统积尘中微生物和 管道积尘量来判定其污染程度(严重、中等)。 ◆提出处理意见
提出空调系统的清洁、消毒范围和方法。
二、规范的制定过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 全 所 经 过 3 年 的 调 查 研 究 , 于 2002 年 5 月 完 成 了 “中央空调系统污染调查报告” 。
2002 年 12 月 , 卫 生 部 法 监 司 组 织 专 家 讨 论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修订送审稿),在修 订后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中对集中空调系 统提出了卫生管理的要求。卫生部法监司要求环境 卫生标准委员会负责组织专家起草“集中空调系统 的卫生规范”。
(五)关于空气传播性传染病流行期间的 卫生要求
主要参照建设部、卫生部、科技部“建筑 空调通风系统预防非典、确保安全使用的应急 管理措施”中的规定提出,目的是为了将“非 典”期间的应急措施变为预防控制集中空调通 风系统传播传染病的常备措施。
染物之一。 我国的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室内空气质量
标准、居住区大气环境标准都规定可吸入颗粒 物浓度限值为0.15mg/m3。本规范集中空调通风 系统送风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限值也规定为 0.15mg/m3。
(二)关于空调系统冷却水、送风的卫生要求-3
3、细菌与真菌总数
空调通风系统内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物是建筑物室内空气生物性污染的 主要来源之一。
见GB/T18204.1; ◆ 空调系统消毒效果评价方法,
见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
9、本规范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10、本规范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规范已于二○○三年八月十九日颁布。
五、规范中部分条文的说明
(一)关于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指标体系
目前我国集中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是空白,本规 范主要以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期间预防传染病传 播、控制空气污染、保障人群健康的卫生要求和管 理为主,同时对新建和改建的集中空调系统提出了 相应的卫生要求。
空调系统中适宜的微小气候和尘埃等条件提供了微生物生 存环境,在国内外的调查中均有螨虫、真菌、细菌等生物病 原体检出。
《旅店业卫生标准》规定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标准值, 三 星 级 以 上 和 三 星 级 以 下 宾 馆 饭 店 分 别 1000cfu/m3 和 1500cfu/m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室内空气细菌总数标准 值为2500cfu/m3。为保证空调通风系统不成为室内空气的二次 污染源,空调送风质量必须高于室内空气质量,因此确定空 调系统送风中的细菌总数为500cfu/m3。
为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空气温度、湿度、 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给定的要 求,而对空气进行处理、输送、分配, 并控制其参数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 仪器仪表的总和。
空气传播性传染病
以空气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传染病。
空气净化
采用某些技术或方法去除室内空气的颗 粒物、微生物和气态污染物。
可吸入颗粒物(PM10)
讲解内容
一、《规范》及相关内容(4部分) 二、2004年公共场所抽检工作要点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 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一、制定规范的背景 二、规范的制定过程 三、规范的制定原则 四、规范的主要内容 五、规范中部分条文的说明
一、制定规范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 提高,城市建筑物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全封闭式集 中空调系统,特别是2003年春季我国部分城市爆 发流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引起了各级政府 部门和广大公众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可能成为传 染病的一种空气传播渠道的高度重视。因此空调 通风系统的卫生问题备受关注。
2003年8月7日,卫生部法监司组织有关专家对规 范进行定稿,形成《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 范 ( 报 批 稿 ) 》 。 2003 年 8 月 19 日 卫 生 部 以 卫 法 监 发 [2003]225号文发布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 生规范》。
三、规范的制定原则
◆预防和控制空气传播性疾病; ◆空调系统卫生要求与“公共场所卫生
二、规范的制定过程-2
2003年5月,卫生部法监司组织专家对“集 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草案)”进行讨论, 提出了修改意见。
2003年6月,卫生部法监司组织了由中国疾 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 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卫生监督所等单 位参加的“中央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草案)” 讨论会。经修改后形成《中央空调通风系统卫生 规范(征求意见稿)》。
世界上不同国家对空调通风系统污染的控制指 标及卫生标准有所不同,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以目测观察为主,观察系统内部情况。另一类 以检测空调系统送风质量为主。采用目测观察难以 量化,因此本规范规定空调系统污染控制指标均采 用检测法。
(二)关于空调系统冷却水、送风的卫生要求
1、军团菌 空调系统的蒸发式冷凝器和淋水式冷却塔
对于空调送风中以溶血性链球菌为代表的致 病菌不允许检出。
空调通道沉积的污染物
空调管道内的螨虫、细菌和霉菌
螨虫
细菌
霉菌
(三)关于空调系统净化消毒装置的卫生要求
集中空调系统安装的净化消毒装置是 作为传染病流行期间的应急装置使用的, 这种净化消毒装置在应急期使用可以防止 致病菌通过空调通风系统传播。
一、制定规范的背景-2
空调通风系统由于长期运行、清洁不当等 原因,已经成为建筑物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 源之一。据国内外研究资料,室内空气污染来 自 于 空 调 通 风 系 统 的 占 42-53% , 建 筑 物 空 调 通风系统污染所造成的人体健康危害和疾病种 类达几十种,如军团病、包括过敏性肺炎、加 湿器热病和“病态建筑综合征” 等。
空调机组和通风系统污染程度判定
污染程度 严重
污染指标
积尘中微生物 (cfu/g)
检出致病微生物
积尘量 g/m3
超过20
中度
细菌超过10000 真菌超过3000
低于20
7、卫生管理
A、 卫生管理主要是明确公共场所经 营者的管理责任,完善制度,做好日常检 查、清洁工作,并负责组织对本场所内空 调系统的冷凝水、冷却水、送风、风管、 及其它相关部件进行检测、评价、清洁与 消毒。
一、制定规范的背景-3
公共场所是人群密集场所,公共场所环境卫 生状况与人群健康密切相关,为预防空气传播性 疾病通过集中空调系统传播,控制建筑物空调通 风系统的污染,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证生活、 工作在空调环境中人群的身体健康,在借鉴国外 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订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空调系统净化消毒装置的卫生要求参 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和国家《空气 净化器》标准相关条款提出,另外对这些 装置给空调系统带来的阻力也提出了要求。
(四)空调通风系统清洁(洗)消毒 周期与方法
由于空调通风管道系统复杂、清洗消毒工作 量大、耗费时间长,因此在确定清洗消毒周期 时 参 照 美 国 风 道 清 洁 工 作 者 协 会 ( NADCA, National Air Duct Cleaners Association)标准, 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应进行卫生学评价,根 据评价结果确定空调通风系统应采取的处理措 施(维修、清洗、消毒)及清洗消毒的范围。
标准”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相协 调; ◆等同等效采用国外相关标准; ◆在保证科学性前提下,注重其可行性 和可操作性。
四、规范的主要内容
规范分10个部分
1. 总则
6. 卫生学评价
2. 适用范围
7. 卫生管理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8. 卫生检验检测
4. 术语与定义
9. 规范解释
5. 空调系统的卫生要求 10. 规范实施时间
二、规范的制定过程-3
2003年6月15日,卫生部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 共收到各地卫生厅(局)、疾控中心、中国工程院、国 家质检总局、安全部、建设部等25个单位和个人提出的 修改意见87条,其中采纳的意见45条,不采纳的意见 33条,作出解释的意见9条。根据征求意见的情况,起 草组对规范进行了修改。
3、引用文件
◆ GB/T 18883 ◆ GB 9663-9673 ◆ GB/T 18204.1
◆ 卫生部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 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 检验方法 消毒技术规范
4、术语与定义
◆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 空气传播性传染病 ◆ 空气净化 ◆ 可吸入颗粒物(PM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