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塔组立作业指导书要点

铁塔组立作业指导书要点

句容郭庄110kV线路工程角钢塔组立施工作业指导书句容郭庄110kV线路工程角钢塔组立施工作业指导书句容市新源电业发展有限公司句容郭庄110kV线路工程施工项目部2014年2月句容郭庄110kV线路工程角钢塔组立施工作业指导书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写:年月日句容郭庄110kV线路工程角钢塔组立施工作业指导书目录1 编制依据 (1)2 工程概况 (2)3 工艺流程 (4)4 施工准备 (4)5 塔材运输 (5)6 现场组装 (6)7铁塔组立 (7)8 质量管理 (21)9 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 (23)附件一浮抱杆主要工器具配置表 (29)- 目录页-1编制依据2 工程概况工程110kV线路位于句容市南部,起于110kV天后887线10#~11#间新立分支塔,止于110kV郭庄变,路径总长22.41km,其中双回架空线路22.29km,双回架设;双回电缆线路0.12km。

本工程导线采用铝合金绞线2*JLHA3-335,地线采用两根24芯OPGW;新立杆塔87基,其中螺栓式铁塔75基,钢管杆12基;本工程采用C25灌注桩基础及C20台阶式基础;电缆采用YJLW03-64/110-1*1000mm2;新建16孔电缆排管20m,四通道电缆井2座。

本线路所经地区处于镇江句容市最西侧,较为偏远,大部分通道主要为乡镇级道路抵达,施工运输条件一般,运行检修条件一般。

本工程各角钢塔塔型参数及数量见表2.1。

表2.1 铁塔数量及型号统计表3 工艺流程图3.1 工艺流程图4 施工准备4.1基础工程通过验收,所准备组塔基础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0%以上;4.2工程技术负责人应组织有经验的施工人员进行现场调查,熟悉铁塔图纸,根据现场特点确定合理的组立方法。

4.3 对施工场地进行整理,以满足施工用材料及工器具的运输、堆放及组塔施工操作。

4.4施工前必须熟悉施工图纸,作业指导书及施工工艺的特殊要求,明确线路前进方向,转角方向及脚钉腿安装位置等。

4.5 组立铁塔前应复查基础根开、对角线及基础顶面高差确认无误后方可立塔。

4.6施工前必须对所用机具进行认真检查或试验,严禁不合格机具流入现场。

所有使用的工器具严禁以小代大或超负荷使用。

4.7参加铁塔组立的施工人员必须具备上岗条件,施工前对全部施工人员进行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8施工前必须对全体人员进行认真的技术交底、特别要对铁塔组立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交底。

4.9根据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和铁塔结构,应配置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和用具。

包括安全带、腰绳、安全帽、等,每次使用前必须由使用人员进行外观检查,有缺陷的严禁使用。

4.10参加组塔施工人员应明确分工,密切配合。

4.11 铁塔组立时的人员配置(一个立塔组)见表4.11。

表4.11 铁塔组立人员配置表5 塔材运输5.1塔材小运以一次一基为宜。

不同塔基同时小运,不得混搭,应做好标记,且必须有专人送料。

5.2 本工程塔材小运时,应遵守交通规则,严禁超载,并有专人监护,需要经过桥梁时,严格按照要求限重、限高、限宽。

5.3 塔材运至堆放点时,材料站应按有关程序文件及监理要求进行验货。

塔材运至现场前,材料站依照修订最新的杆塔明细表的塔型对构件、螺栓、脚钉和垫片等按基配套,必须作郭庄(大号)侧图6.3脚钉安装示意图好发货记录。

5.4构件下方应衬垫方木,且做好防变形、防镀锌层磕碰等措施,凡用钢丝绳或铁丝绑扎构件时,其绑扎部位应用麻袋缠绕以防磨。

6 现场组装6.1 根据规定的吊装方式与吊装顺序表进行地面组装。

6.2 本工程所使用螺栓强度要求:M16、 M20螺栓、脚钉采用6.8级; M24螺栓、脚钉采用8.8级。

不同等级的螺栓应分别堆放,在组装时须注意螺帽不得装反。

6.3 脚钉安装:角钢直线塔和转角塔脚钉均安装在B 、D 腿上。

六基分支塔脚钉安装在与110kV 横担错开的两条腿。

钢管杆爬梯安装在顺线路方向的小号侧。

6.4 本工程基础顶面向上15米的螺栓加装防盗装置,塔顶至平口(或下横担下平面)以下2米范围内螺栓安装六角防松圈防松装置。

6.5 螺栓穿向及垫片使用见图6.5。

1) 对立体结构:水平方向由内向外;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2) 对平面结构:顺线路方向,由送电侧穿入;横线路方向,两侧由内向外,中间由左向右(面向受电侧);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3) 塔腿内侧“V ”形面上的螺栓由中心桩向塔腿主材方向穿。

4) 螺杆应与构件面垂直,螺栓头平面与构件间不应有空隙。

5) 螺母拧紧后,螺杆露出螺母长度:对单螺母不应小于两个螺距,对双螺母可与螺母相平。

6) 必须加垫者,每端不超过两个垫片。

7) 个别螺栓难以满足上述规定的可以变更。

8) 图纸中未标清和能不喝水的斜铁,应调换成不喝水后进行安装。

9) 螺杆应与构件面垂直,螺栓头平面与构件间不应有空隙。

6.6 转角塔有长、短横担,长横担安装在转角外侧。

组装时注意长短横担与塔身连接处的联板不要装错。

6.7 根据附件二确定的吊重和分片,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吊装构件的分片及应带辅铁的数量,现场吊重不得超过附表中计算重量;如需要调整吊重,必须经项目部核算符合要求方可施工。

6.8组立铁塔前必须对运到现场的塔材清点数量和检验质量。

质量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缺少主材及连接包角钢者严禁组立铁塔。

6.9 做好缺料、余料的填表登记,并及时报告队长(或班长)。

清点构件的同时,应逐段按编号顺序排好;清点构件时应了解设计变更及材料代用引起的构件规格及数量的变化;6.10检查构件的弯曲度。

角钢的弯曲不应超过相应长度的2‰,且最大弯曲变形量不应超过5mm。

6.11 分解组塔地面组装前,应进行构件布置。

构件布置应遵循下述原则:1)根据抱杆可能提升的高度、抱杆的允许承载能力等,合理确定吊装构件的分段、分片及应带辅材的数量;2)根据现场地形、塔段本身有无方向限制、地面组装与构件吊装是否同时作业等,确定构件的布置方位;3)构件的分段,原则上按铁塔主材的分段进行组装。

当抱杆提升高度及承载能力允许时,也可将两段塔材组成一片进行吊装,以减少吊装次数;4)组装构件的场地应平整或垫平,以免构件受力变形。

吊装的构件应尽可能组装于塔基周围,不得距塔基过远。

5)地面组装的塔片,由于地形限制有时要重叠放置,此时必须注意先吊的塔片后组装,后吊的塔片先组装。

如果发现塔片的部分构件容易变形时,应用圆木或钢管等进行补强。

6)塔片或塔段除连接包角钢的螺栓,其余螺栓应在组装好后拧紧,一端未连接的小交叉材应用铁丝绑扎在主材上,避免吊装中被挂住。

7)组装时必须核算起吊重量不超过措施规定的最大控制起重量,严禁超载。

塔片吊装前,应按设计图纸作一次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在地面处理,切忌留待高空作业处理。

8)在塔片组装中应根据起吊高度、重量分片组装铁塔,带铁应能自由活动,螺帽必须出扣,自由端朝上时应用铁丝绑扎牢固。

6.12 单、双挂点的安装本工程按照要求统一加工三挂点,便于后期施工运行检修方便。

7铁塔组立7.1抱杆选用本工程采用250×250×28m内悬浮格构式钢管抱杆系统。

该抱杆组合长度为28m,共分为8节,顶节及底节圴为2m,其余每长节4m。

两端截面250×250mm,中部24m截面250×250mm,顶部采用可旋转结构。

抱杆自重为10kN,允许最大轴向压力为92kN。

见图5.1.6.1(a)。

图(b) 250mm×250mm×28m抱杆总图图(b) 抱杆中部截面图7.2 抱杆系统的使用要求如下:1) 抱杆在起吊时可以向吊件侧倾斜,倾斜角应小于10︒,抱杆座地吊时可不大于15︒。

2) 拖根对地夹角不大于30度,不能满足要求时重新进行受力分析。

3) 吊件离地前距塔身的距离不大于1m,吊件与已立塔段间水平距不大于50cm,以此确定起吊滑车组垂偏角。

抱杆上起吊滑车组尾绳引下时垂偏角不大于10度。

7.3施工布置7.3.1 □250×250×28m抱杆内悬浮外拉线分解组塔的现场平面布置如图7.3.1 所示:吊件拖根地钻群(兼起抱杆时浪风)抱杆浪风地钻群抱杆浪风地钻群抱杆浪风地钻群抱杆浪风地钻群吊件拖根地钻群吊件拖根地钻群起抱杆绞磨地钻群绞磨地钻群吊件拖根地钻群(兼起抱杆时浪风)LL 大于塔全高+15mTT 大于1.7倍塔全高图7.3.1 现场平面布置图7.3.2 □250×250×28m 抱杆内悬浮外拉线分解组塔的吊装布置如图7.3.2 所示:1—抱杆 2—外拉线 3—垫木 4—起重滑车 5—承托绳 6—起重绳 7—塔片 8—补强构件 9—控制绳 10—攀根绳 11—转向滑车 12—机动绞磨图7.3.2 吊装布置图7.3.3 抱杆的长度1) 根据吊装铁塔的分段长度及根开尺寸,选择适宜的抱杆长度,但最长不超过28米。

2)抱杆在塔上位置示意如图7.3.3所示。

抱杆露出已组塔段的长度L1及插入已组塔段的长度L2应保持一定比例。

一般经验为:L1:L2=7:3。

抱杆上部长度应满足吊装构件就位的需要,抱杆下部长度应满足承托绳与相对承托绳间夹角小于90°的要求。

7.3.4 抱杆承托系统的布置1)抱杆未提升前,对其根部要进行锁根。

主抱杆锁根可采用基础立柱锁根或塔脚锁根两种方式,如图7.3.4-1所示:(钢丝绳选用Φ15;工具卸扣选用50kN 级、双钩选用30kN 级)。

图7.3.4-1 主抱杆锁根布置图2) 钢丝绳在基础立柱上缠绕需注意保护立柱,立柱的四个角(正方形立柱)均用包角钢内衬,中间用木方衬,钢丝绳与铁质及混凝土接触处均需衬垫麻袋布。

3)抱杆提升后,其承托系统布置如图7.3.4-2所示:L1L2图7.3.3 抱杆位置示意图4)承托钢丝绳的一端通过卸扣与抱杆根部连接,另一端在已组立铁塔的承托绳部位每根主材上缠绕,承托绳端头部分通过卸扣与钢丝绳本绳销接。

5)铁塔的承托绳部位每根主材均需在角钢内衬木方,外裹麻袋布。

6)承托绳制作后应保证每根长度基本一致。

7.3.5 控制绳系统布置控制绳起着稳定和平衡吊件的作用,一般由二根钢绳及V 型套、相应卡具组成。

控制绳与地面的水平夹角应控制在45°以内。

控制绳,一端用V 型套及卸扣与吊件连接,另一端通过松绳器固定在地锚上。

7.3.6 起吊系统布置1)起吊系统由起吊钢绳、起吊滑车组、转向滑车等组成。

2)抱杆的主吊滑车组采用30kN 走一走一,副吊滑车组采用30kN 单走一。

滑车组悬挂与抱杆顶部的专用挂孔内,要求滑车转动灵活,挂钩封口。

3)牵引系统应放置在主要吊装面的侧面,牵引设备及地锚与铁塔中心的距离应不小于塔全高的0.5倍,并不小于40米。

4)牵引设备采用50kN 绞磨,绞磨应放置在起吊部位的反侧,牵引绞磨应和底滑车尽量相平,不得放置在塔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