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面解读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

全面解读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

全面解读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又称为摇椅电池,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正极、负极、隔膜及电解液。

当前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一般采用尖晶石型LiMn2O4或镍基层状氧化物,负极以石墨为主,电解液为含LiPF6 的碳酸酯(EC,EMC)有机溶液。

LiMn2O4是一种被认为最安全的材料,也是最廉价的正极材料,已经被多种型号的动力电池采用。

Li(NiCo)O2 容量高,但安全性能较差,需通过掺杂改性并限制其使用电压等手段来改善其安全性能;从整车安全和电池成本考虑,磷酸铁锂LiFePO4 安全性好、寿命长是最适合在汽车动力电池上应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负极材料,从锂离子电池实现商业化到现在,所用的负极材料最成熟,应用最广的是碳材料,其中最主要的依然是石墨。

石墨具有六元环碳网层状结构,碳碳之间是SP2 杂化的,层层之间是分子作用力连接。

石墨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晶体结构:六面体石墨(2H)和菱面体石墨(3R)。

2H相具有ABABA特征堆积,3R 相的堆积结构则是ABCABC。

两种相可以相互转变,2H相是热力学稳定,在石墨中较多,约占总体的五分之四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一直是使用最大的负极材料,但是人造石墨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高温处理,使其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并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相对于人造石墨而言,天然石墨有很多优点,它的成本低、结晶程度高,提纯、粉碎、分级技术成熟,充放电电压平台低,理论比容量高等,这些为其在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天然石墨分无定形石墨(土状石墨或微晶石墨)和鳞片石墨两种。

理论容量为372 mAh/g。

无定形石墨纯度低,石墨晶面间距(d002)为0.336 nm。

主要为2H晶面排序结构,即石墨层按ABAB顺序排,单个微晶之间的取向呈现各项异性,但经过加工,微晶颗粒相互之间有一定的交互作用,形成块状或颗粒状的粒子时具有各向同性性质。

且形成的块状颗粒容易粉碎成形状较好的颗粒。

在锂离子嵌入脱嵌过程中体积变化小,结构相对稳定,但是可逆比容量仅260 mAh/g,不可逆比容量在100 mAh/g 以上。

鳞片石墨的结晶度高,片层结构单元化大,具有明显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