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xx年文化惠民扶贫专项工作计划

20xx年文化惠民扶贫专项工作计划

20xx年文化惠民扶贫专项工作计划
20xx年文化惠民扶贫专项工作计划
一、目标任务
根据省市县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围绕20xx年省定市列贫困村为文化惠民扶贫范围对象,实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六项工程”,实现乡村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做到书报全民读、演出人人看、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电影月月放,促进贫困村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基层文化队伍不断夯实,精准扶贫的舆论氛围更加浓厚。

二、主要任务
(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1. 编制项目实施规划、启动县图书馆、县文化馆上档升级工程,总分馆制建设。

2.完成10个贫困村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3.完成6个贫困村广播村村响工程。

4.完成10个贫困村文化室建设。

5.完成10个贫困村阅报栏建设。

6.推动村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建设,20xx年村广播电视数字化覆盖率达71%,地方广播电视节目数字化覆盖率达50%。

(二)群众文化活动惠民工程
1.实施文化惠民演出,县、乡镇组织送文艺下乡惠民演出不少于367场次。

开展贫困村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暨“法律七进”服务活动不少于10场次。

2.组织文艺志愿者到贫困村采风创作和深入生活主题实践活动,组织书法家为贫困群众“写春联送福字”、“送农民画”。

3.举办“书香天府·农民读书月”活动1次,分2至3批次送图书下乡。

4.开展图书配送活动,向贫困村的农家书屋补充配送科普类、文学类、法律类、地情乡土文化类等农村实用、农民喜爱的图书。

5.每月在每个贫困村放映1场公益电影,20xx年在53个贫困村共放映636场次。

6.实施7个贫困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三)文化产业发展富民工程
1.指导天云乡两河村、周坡镇石马村、东林镇红花村因地制宜做好文化创意与旅游、农业、生态等融合发展规划,
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现代观光农业等产业,转变增长方式,促进就业增收。

2.开展贫困村文化遗产保护和挖掘工作,开展农村传统村落、传统建筑调查和保护工作。

(四)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工程
1.完善53个贫困村村规民约。

2.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组建宣讲队伍,大力开展法治文艺巡演、法律援助、法律顾问进村(社区)活动,全年不少于11场次。

3、推树一批新乡贤,每个乡镇设立善行义举榜。

选树和宣传一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诚信友善、孝老爱亲的“好人榜”先进典型。

4.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阵地建设。

按照国家标准,完善乡镇中心校、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

5.开展专项扶贫志愿服务。

在贫困村全部搭建爱心帮扶和邻里互助平台,每月开展1次志愿服务活动,以多种形式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

6.在天云乡两河村、周坡镇石马村、东林乡红花村建立“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示范点。

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

推动未成年人阅读习惯养成教育。

(五)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1.配齐建强乡镇宣传文化队伍。

推动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要求,配齐建强乡镇宣传文化干部人才队伍,各乡镇明确配备1名专(兼)职宣传委员、1至2名乡镇宣传文化专干,每个行政村(社区)明确1名干部骨干负责宣传文化工作。

对乡镇宣传文化队伍建设进行督导检查。

2.支持和帮助贫困村培养文化骨干、文化能人、文化志愿者,帮助10个贫困村组建群众业余文艺队伍。

对宣传系统(单位)优秀年轻干部、乡镇、村、社区的宣传委员和文化专干进行培训。

(六)新闻宣传舆论引导工程
1.协调上级媒体记者持续关注和报道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决策部署、创新思路、积极举措和显著成效。

2.组织开展脱贫攻坚主题采访,《今日xx》、县广播电视台推出深度报道。

开设精准扶贫专题、专栏,以各种形式解读中央和省市县委系列决策部署,全面展示我县的创新举措、先进经验,挖掘和树立一批扶贫攻坚先进典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3.在xx新闻网开设“扶贫开发攻坚”专题,开展媒体互动、网民互动报道,扩大扶贫开发攻坚工作的网络影响。

及时集纳相关重要稿件,组织网评员做好跟帖评论工作,加强正面解读,做好舆论引导;适时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网络对话,对中央、省、市、县出台的扶贫政策、扶贫工作重大进展等进行在线解读和宣传;组织政务新媒体加强对扶贫专项工作重大举措、重要进展的跟进报道。

4.大力宣传贫困村特色乡村旅游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宣传贫困村的发展潜力、投资优势、招商优惠政策。

结合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组织赴贫困村集中采访2次,集中展示扶贫攻坚工作成果。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委宣传部牵头会同县级相关部门统筹推进、督促检查文化惠民扶贫工作。

各乡镇党委、政府作为实施主体、工作主体、责任主体,要把文化惠民扶贫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狠抓工作落实,争当文化惠民扶贫工作的典范和示范,创造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各部门、乡镇的工作推进情况县委宣传部将适时通报。

(二)严格资金管理。

加强文化惠民扶贫资金监管,规范资金使用。

文化惠民扶贫资金要封闭运行、专款专用,严禁挪作他用。

县委宣传部、文广新局、扶贫移民、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单位)要对资金的使用管理加强监督检查。

(三)强化考核督查。

将文化惠民扶贫工作年度实施情况纳入县委保证目标考核,采取督查和自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六项工程”的执行情况,分阶段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作为年度考核依据。

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对重视不够、工作不实造成严重后果或不良影响的,严格问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