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贼》
——观影赏析
《天下无贼》是冯小刚导演2004年拍摄的一部贺岁片,这部影片在播出以后,既叫座又叫好,豆瓣评分7.9,本片共获奖4次,提名12次。
是一部非常值得观看的电影,影片融入很多商业元素,更难得可贵的是一块反映人性的善恶下的包装业务隐含的,将电影的商业化与艺术化融为一体。
本片讲述了一对雌雄双煞的贼王帮助傻根带钱回家与另一盗贼团伙展开斗争的故事。
本片最大的一个卖点就是“贼”,在傻根的眼里“天下无贼”,而在贼的眼里“贼满天下”。
《天下无贼》塑造了傻根这样的单纯善良的赤子形象,他是孤儿,无父无母,靠乡亲们救济才得以活下来,再加上其生活的乡村淳朴,路不拾遗,而后在高原修了6年寺庙,寺庙中喇嘛送他护身符,工友们有对他照顾有加。
他所接触的人与物本身就与“贼”这种职业毫无联系,所以傻根相信“天下无贼”,傻根生活背景的设置增加了其“天下无贼”的可信度。
而两伙贼也是因为所处环境与其行为认为“贼满天下”。
《天下无贼》这部片包含着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的哲学思想。
傻根心地善良的“因”,所以才能种出雌雄双煞贼王一路护送保护的“果”。
本片结尾所有的贼或被抓或改过自新,傻根平安带钱回家体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王丽因为怀了孩子,加上傻根的帮助,使其不断救赎,弃恶从善。
影片的开头是以公司老本企图强迫作为家庭女教师的王丽,暴力事件伴随着纯净温和的音乐开始知道本事件结束。
其不仅形成了音乐与画面的对比,而且形成了审视听体验更深刻的揭露当时社会生活的现状。
然而随着镜头的不断切换,我们才发现这是王薄与王丽两人设下的陷阱,老板与王丽的地位迅速发生变化,老板从行凶者变成了受害者,最终被两人敲诈走了宝马车,形成转折,让人意想不到也引出了两人的身份。
随着剧情的发展,王丽因怀孕到庙里诚心烧香这里用慢镜头讲述王丽跪拜,其中真挚庄重的音乐衬托,让这幅画感染了一种神圣的气氛,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突出了人性的善良,与王薄在寺庙这样的圣地中肆意行窃形成了鲜明对比,也从侧面表现出王薄两人贼技高超。
要说起来本片还有一些精彩的地方,那就要说贼遇贼之间的打斗场面了。
故事发生在一辆高速行驶的火车上,限制了战斗方式和武器。
影片没有前几个打斗场景的开场和结尾,而是将打斗形式限制在局部,此外,两边大多数小偷的身份,使钢针和剃须刀片在指尖飞舞,使铁钉和钢丝都成为杀人的利器。
虽然很小,但是它们更危险,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影片中王薄与黎叔拨鸡蛋比赛的设计更是独具匠心,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通过两人精彩绝伦拨鸡蛋的表现,简单明了的让人看出黎叔更胜一筹,也暗示了结局王薄与黎叔的对决将会是凶多吉少,更是表明王薄在自知不敌的情况下为了妻子安危,毅然拦下黎叔,完成了傻根“天下无贼”理想,也完成了自我的救赎。
这部片男警察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给人的印象也不断发生着改变,男警察刚出场时便被王薄偷了钱包,在车上好长时间后他才发现,加上女便衣警察喊他杨教授,给人印象是一个是一个读书读傻了的教授形象,但他在车站与傻根的对话,与火车警察的对话以及他趁乱调包六万块钱,将两伙贼耍的团团转第一次改变了其形象,使人觉得他并不简单,他与女搭档跟踪一路,却找不到主要
目标,在最终boos数次出手下毫不知情,只是将一些小鱼烂虾一网打尽,若非叶子投降,恐怕黎叔已经逍遥法外了,给人留下了麻痹大意,过于自大的形象。
在这部影响片子里我们看到了两种贼,既有善良的贼也有不善良的贼,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让我们看到了做贼也要“盗亦有道”。
其实我并不认同这样半悲剧式的结局,以王薄的死亡来换取傻根对“天下无贼”愿望的追求,这是虚幻的,“天下无贼”只能是理想,是乌托邦,王薄的死亡是不值得的,也是不负责任的,他虽然暂时的保住了傻根的钱,但说不准在下一站傻根的钱就又要被别的贼给偷了,应该让傻根真正明白社会的黑暗,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这对两者都有帮助,更何况人命关天,怎能轻易放弃。
电影中的“天下无贼”只能是美妙的谎言。
与其让人沉浸其中,不如打破这个谎言,让人认清现实,共同努力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天下无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