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发布6月14日下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举行《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发布会,权威发布2011年以来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格局与态势,展望行业发展未来。
《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达 3.72亿,网络音乐用户 4.36亿,市场规模达到92.5亿元,移动音视频业务将成为视听内容产业竞争的新领域。
近两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中国视听新媒体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传媒与通信、广播影视与互联网的融合互动中迅猛发展,日新月异。
视听新媒体正在成为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推动经济发展和转型的有生力量、文化消费的强劲引擎,也为人民群众开展文化创造提供了新空间和新舞台,极大地推进了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在2011年编撰第一部视听新媒体蓝皮书的基础上,推出了2013年视听新媒体蓝皮书,全面报告和展现了视听新媒体发展情况和趋势。
《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在体例、内容等多方面进行了创新和突破,突出“实”、“新”、“活”,突出国际视野和前瞻性。
全书由“总论”、“行业扫描”、“发展聚焦”、“亮点展现”、“观点荟萃”、“环球视野”和“附录”七部分构成,致力于准确反映行业格局,敏锐洞悉发展趋势,视野开阔、点面兼顾、信息丰富、分析透彻,为国内外了解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开启了一扇窗口,为业界学界交流经验和思想搭建了一个平台,也为政府部门和媒体机构提供了决策参考。
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庞井君介绍说,当前,视听传媒面临从概念、价值、管理到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全方位的升级与转型,融合、竞争、开放、互动,势不可挡。
2011年以来,国家不断完善三网融合相关政策,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视听新媒体管理政策,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补充、解释和细化,视听新媒体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完善,行业管理扎实推进。
在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规范有序的发展环境下,视听新媒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竞争激烈,发展迅猛。
在国内发展格局中,各类视听新媒体运营主体纷纷进入视听服务市场,传统广播影视媒体奋力开拓应对冲击;国有视听新媒体努力冲破传统体制机制束缚来做新媒体,商业视听新媒体不断创新理念与服务模式,取得快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媒体新军;国家级广电机构开办的视听新媒体面向全国和全球市场谋发展,地方广电机构开办的视听新媒体立足本土提供服务。
在国际发展格局中,发达国家以技术为先导,全面创新快速发展,国内视听新媒体紧跟国际潮流显现较强活力。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量化了新媒体对传统广电的冲击:调查显示,受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冲击,北京地区电视机开机率从三年前的70%下降至30%,传统广播电视收听收视群体向老年人集中,40岁以上的消费者成为收看电视的主流人群,电视观看人群的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
对于同时收看网络视频和电视的“双屏用户”,网络已经成为收看热播电视剧的主要渠道。
随着年轻用户的流失,传统媒体面临着广告减少的危机。
广告投放向视听新媒体迁移的趋势明显:2007―2012年,中国网络视频广告市场规模增幅有3年超过了120%,大大超过同期电视广告收入的增长幅度,视听新媒体分得的市场“蛋糕”越来越多。
“社会资源就像一个蓄水池,哪里有吸引力哪里就变成吸金洼地,资源就会自动流向哪里。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庞井君总结说,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用户、广告市场增长迅速,势必对中国传统广播影视用户量和广告市场形成严重挤压。
网络视频受年轻高端用户青睐“视听新媒体的崛起并不是偶然,而是顺应了用户需求的必然。
”庞井君分析,视听新媒体有着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便捷、多样的受众体验,发展势头不可阻挡,成为视听市场重要的服务主体。
另一方面,商业视听新媒体做“蛋糕”的能力很强,天然具有市场化、融合化、集约化、国际化运营的体制机制优势,易于获得资本青睐,在较短时间发展起来。
“2011―2012年,商业视听新媒体发展成为一支媒体新军,形成与广电媒体的竞争,市场份额在新媒体领域占据主要地位。
”2013年视听新媒体蓝皮书分析,在近几年视频行业的高速发展中,视听节目网站的媒体价值被逐步认可,广告数量稳步增加。
全国在线视频行业收入2010年还只有31.4亿元,2011年即实现翻番达到62.7亿元,2012年再增30亿元达到92.5亿元。
网络视频用户增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用户调查显示,尽管目前网络视频在用户覆盖方面尚无法与电视相比,但是在高学历、高收入、年轻人群体中,网络视频的渗透率和黏性正不断上升,这些群体本身的高价值及其导向性将会带动网络视频向其他群体渗透和扩张。
“商业新媒体正在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同和媒体价值。
”在Alexa的全球排名中,百度、腾讯、新浪、搜狐、优酷均在前100名之内,其中百度、腾讯名列前10位。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一个数据对比分析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官方媒体掌握了80%的话语权;而在2012年的20个网络热点事件中,非官方媒体掌握了75%的话语权。
内容将实现多屏分发、多屏合一庞井君介绍说,2011年以来,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IPTV、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公共视听载体以及移动互联网音视频等多种业务紧贴消费需求,快速发展。
为保住自己的市场“蛋糕”,近年来,传统广播影视机构纷纷建立新媒体运营机构,设立网络广播电视台或者开办视听节目网站、IPTV、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新媒体业务,力图转型为新型视听节目服务提供商,实现内容的多屏分发、多屏合一。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方面,行业主体格局趋于稳定,音视频内容日益丰富,用户规模和市场规模增长迅速。
截至2013年3月,全国共有608家机构获批开展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19家省级以上广电播出机构获批开办网络广播电视台,22家地市级广电播出机构获批共同建设运营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CUTV)。
所有互联网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持证机构中,广电机构占33.5%,非广电媒体机构占14.7%,非媒体类国有机构占17.3%,民营机构占34.5%。
截至2012年底,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达 3.72亿,网络音乐用户达 4.36亿,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市场规模达92.5亿元,广告市场规模达67.2亿元。
由传统广电“长”出来的新媒体运营平台,积极开展各类市场合作,不断创新业务与服务。
截至2013年3月,全国共有608家机构获批开展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有19家省级以上广电播出机构获批开办网络广播电视台,另有22家地市级广电播出机构获批共同建设运营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
作为网络广播电视台的排头兵,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在台网一体化战略下快速发展。
截至2013年1月,日均制作视频、图文数量均超过 1.2万条,媒体资源库库存总量超过107万条;提供150路电视频道的网络直播、1933个电视栏目的点播。
总之,传统广播影视媒体通过合作、自建等各种方式尝试创办了一系列“新媒体”平台或业务,视听节目服务开始向新媒体延伸和转型。
手机电视方面,截至2013年1月,国家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共批准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6家机构开办手机电视集成播控服务,批准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24家机构开办手机电视内容服务,批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3家电信企业开办手机电视分发业务。
2012年,CCTV手机电视月均在订包月用户超过200万户,全年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
互联网电视方面,截至2012年底,共有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上海、浙江、广东、湖南等省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等7家单位获准建设、管理和运营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
同时,有10家机构获批提供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除上述7家集成平台同时也是内容服务机构外,还包括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湖北广播电视台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
2012年底,中国互联网电视终端用户总数接近3000万。
IPTV方面,“中央主导、两级协作”的播控体系逐渐形成,“广电主导、共同合作”的运营模式在广电行业和电信行业间逐渐成熟。
中央广电机构、各地方广电机构以及电信运营商基于各自主营业务与优势资源,共同推进IPTV业务发展和产品延伸。
截至2013年2月上旬,中国网络电视台负责建设的总平台已与云南、四川、湖南、深圳、河北、辽宁、山东、北京、江苏等9个地区的分平台运营商、电信运营商签署了《IPTV业务三方合作协议》,进一步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IPTV业务发展模式。
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方面,运营主体中广传播集团一方面与内容供应商广泛合作,引进大量优质内容;另一方面鼓励地方广播电视台提供具有实用性、针对性的内容。
截至2012年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用户规模达到4700万户,其中付费用户2300万户,占总数的近50%;双向终端用户840余万,占总数的近20%,单向用户约占80%。
公共视听载体也保持稳步增长,市场和终端发展已达到一定规模。
2011年,中国公共视听载体广告收入达85.5亿元,2012年前三季度广告收入达到63.6亿元。
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公共视听载体终端总量达到74.9万块,其中公交地铁移动电视的终端规模占市场最大份额,为41.7%。
移动互联网音视频方面,随着移动终端的逐步普及、功能的不断升级,移动网络的日益完善,移动互联网音视频迅猛发展。
2012年,全球移动终端消费视频内容的时长比2011年增加了一倍,移动观看视频时间占全球在线视频观看时间的比例接近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机构纷纷布局移动互联网服务。
截至2012年底,中国共有4.2亿手机网民用户,其中,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达 1.3亿,手机音乐用户达 2.1亿。
新型平台期待“破茧而出”“尽管传统广电在转型和改变,纷纷试水视听新媒体,但总的来看,传统国有媒体创办的各类新媒体还远不能与互联网企业抗衡。
”庞井君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基因”不同――互联网企业适合市场需求,在互联网的环境中如鱼得水;而传统广播影视仍基本沿用传统思想做新媒体,市场竞争力不足,需要进一步改变,以适应新媒体的需求。
“传统电视节目是在单向信息传播技术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必然会在这场双向传输变革中受到巨大冲击。
”庞井君指出,一些传统国有媒体还没有深刻认识到这种冲击和变化,只是抱着“搂草顺便打兔子”的心态做新媒体。
成立一个新媒体部门,仅给予有限的投入,难有长远规划和战略思路。
这样的新媒体部门势必会沦为广电机构里,靠内部的“边角余料”勉强度日,指望它打出一片新天地,的“二等公民”实在勉为其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