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福楼景区讲解词大家好!福建客家土楼旅游有限公司欢迎各位嘉宾来到振福楼参观,我是振福楼的讲解员,我姓(),大家可以叫我(),很荣幸今天由我来为大家服务,希望大家能够玩得开心。
首先,我们看到的这个牌楼是迎客仿古牌楼,那请大家猜猜看,它上面写的是什么字呢?这是篆体,写的是“山好水好嘉宾好,千福万福大家福”,横批是“人到福到”,意思是说:“振福楼外山青水秀,振福楼内灵气逼人,大家到振福楼内参观就能把它的福气带回家。
”我们参观的土楼被称为是永定客家土楼。
我先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永定,永定建县于1478年明成化年间,距今已有529年的历史了,因为当时农民起义频繁,治安混乱,故取名为永定寓意为永远安定。
位于福建省的西南部,全县面积有2223平方公里,有48万常住人口,旅居香港、澳门、台湾和国外的侨胞有50多万人。
这里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烟区、矿区和侨区,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相当丰富。
建国初期授衔的开国将领有14人。
这里是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新中国第一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鼎丞的故乡,也是著名化学家、原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卢嘉锡的祖籍地。
爱国侨领、著名企业家、“万金油大王”胡文虎和台湾政要李登辉、吕秀莲、吴伯雄等人的祖籍地都在永定。
永定是纯客家县,说到客家,有的人认为它是少数民族,其实不是。
客家先民原来居住在中原一带(黄河中下游流域),由于战乱和天灾,从公元三世纪西晋开始,经过五次大迁徙,历尽艰险,以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为大本营,不断拓展,在宋末元初,形成了客家民系。
客家人讲客家话,有自己特定的生活和生产习俗。
如今,客家话已经成为我国十大方言之一,这是因为:其一,客家人的分布范围很广。
除福建、广东、江西外,还有四川、云南、广西、海南、港澳台等地区都有客家人,而且国外也有很多客家人。
像永定,现在常住人口有48万,但在国外的就有50多万人了。
其二是人数多。
根据2005年人口统计资料表明,客家人已达到8000多万,约占全球人口的八十分之一,也就是说,全球80个人之中,就有一个是客家人。
而土楼是客家独有的建筑,为什么说是“独有的”呢?前面提到客家是从中原一带迁过来的,而土楼则是中原的生土建筑艺术结合当地条件,就地取材夯筑而成的,所以说它是客家人独有的。
现在,我们永定县的土楼有23018多座,种类有30多种,其中圆土楼就有362座,被称作是“土楼之乡”。
今天我们参观的振福楼是圆形土楼,除了圆形的以外,还有方形的和五凤楼,这是三种最常见的。
然后,还有长方形楼、日字形楼、目字形楼、一字形楼、殿堂式围楼、府第式方楼、回字形楼、曲尺形楼、三合院式楼、走马楼、五角形楼、六角形楼、八角形楼、纱帽形楼、吊脚楼、前圆后方形楼、前方后圆形楼、椭圆楼等30多种。
现在,永定客家土楼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名录,今年8月份联合国专家已经考察过了,明年8月份就会公布结果。
它是以“三群两楼”捆绑式来申报的,“三群”是洪坑土楼群、高北土楼群和初溪土楼群,“两楼”是指两座单体土楼,包括今天我们将要参观的振福楼和再往上四公里左右的衍香楼。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振福楼的外大门。
客家人十分重视住宅的选址,他们认为风水的好坏,关系到是否适宜居住,甚至关系到整个家族的兴衰。
大家看,土楼坐北朝南,四面环山,正好符合了风水学上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之说。
青龙主阳,白虎主阴,讲的是一个阴阳平衡的道理。
朱雀指的是凤凰,凤舞九天之上,意思是说楼前面要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大家望去,是不是视野很开阔呢?而且凤凰是一种美丽的动物,意思是说前面的远山要秀丽。
大家看,前面的山层峦叠嶂,连绵起伏,很是美丽壮观。
玄武,指的是道教上的玄武大帝,它的意思是说楼后面的山要高大雄伟,好给我们这座楼作靠山。
楼前面有一条小溪,外大门是正冲着小溪的流向开的,在风水学上,水代表财,这意思是财源滚滚流进来。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外大门和内大门是错开的,在风水学上,门跟门是忌对开的,门对开,财容易外流。
错开的话是财源滚滚流进来,很难流出去的意思。
大家看大门上的这幅对联“凤起丹山秀,蛟腾碧水环”,这是形容它的风水好。
横批是“眉山”,眉山是指现在的四川省乐山市。
楼主人姓苏,而眉山是苏姓的一个发祥地。
“眉山”两边分别有一印章似的图案,它们是两个字,那大家猜猜看,它们是什么字呢?它们一个是“福”字,一个是“禄”字,分别是用12条龙拼起来的。
进入大门,首先我们看到的是这扇很现代化的大铁门,但是它确实已经有90多年的历史了。
这是当年楼主人在上海订做,先水运到厦门,再用挑夫挑回来的。
它的造型美观大方,而且制作的难度特别大。
大家看,它连接的地方全是用铆钉钉起来的,因为以前不像现在,是没有电气焊的。
我们现在站着的这个地方是门坪,这也是客家建筑的一个特点,就是不管有没有外面的围墙,都会有一个门坪。
它是全楼居民的公共活动场所,平时可以用作晾晒农作物,也是节日欢庆的好场所,更是举办喜事和丧事的重要场之一。
每个土楼都有一个名字,我们面前的这座叫做振福楼。
“振”是楼主叫苏振泰取自己的振字辈做纪念,“福”是希望子孙能福禄双全,表达美好的愿望,故取名为“振福楼”。
它下面有一幅对联,分别把“振”和“福”作为联首:“振衣千仞,福履万年”,是提醒他的子孙做人要时时保持高尚的品德,才能享受长久的福禄。
这座楼建于1913年,用了3年的时间,花了当时的6万大洋建成的,占地4000平方米。
那主人为什么这么有钱,建了这么豪华的土楼,他是做什么生意的呢?以前,楼主人是做烟丝生意的。
不只是振福楼,永定县很多大型土楼的建造都和烟草业有关。
永定县的晒烟被清朝乾隆皇帝御赐为“烟魁”,并列为贡品,并先后在南洋劝业会和1914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优质奖,驰名中外。
烟草业的发展给永定人带来了走南闯北、漂洋过海、大开眼界的机会,在把烟草卖出去的同时,他们也引进了很多东西。
现在我们看到楼的外面很“土”,但是它的里面却很“洋”,所以这座楼被称作是“外土内洋,中西合璧”。
大家在楼外看到的那道残墙,以前就是主人的烟丝加工厂,现在看到的我左手边的房子是按以前新建的,原来它是工厂的工人住的地方和厨房。
现在这座楼里只有一户人家了,他们就住在以前工人住的地方。
大家看右面还有一段残墙,它以前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学堂,非常漂亮,可惜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和加工厂一块儿被毁掉了。
这也是客家建筑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在抓经济的同时,还不忘抓教育。
崇尚教育是客家人的优良传统,也是客家人的共性。
正如美国的《国际百科全书》所说:“客家的教育普及,在中国为最。
”法国的赖里查斯在《客法词典序》中表述得更为具体,他说:“如果按人口比例,客家的教育普及不但中国没有一个地方赶得上,就是欧美各国相比之下亦不多见。
”这座楼外面是三层,一二层不开窗,这主要是起一个防卫的作用。
因为以前这里地处深山老林,土匪比较多,再加上常有野兽出没,所以一二层没有开窗。
那大家可能就会问了:“那它怎么采光呢?人们住起来不会很闷吗?”土楼的一层全部是厨房和餐厅,二层全部都是粮仓,三层以上开窗的地方才有住人。
20世纪50年代以前建造的土楼都是这样的,20世纪50年代以后是和平年代了,人们为了更好地采光,一、二层有的也有开窗。
大家看到墙上那些小孔就是排烟用的烟囱了。
大家看三层的窗户看起来特别小,但是在里面就不一样了。
它是呈梯形状的,这样建一来是为了更好地采光,二来也有一定的防卫作用。
除了具有防卫作用外,土楼也有很强的抗震作用,而且圆楼比一般的土楼抗震作用更强。
因为圆本身就有向心力,再加上墙体底层有1.5米厚,但到墙顶却只有90公分了,所以有一个很强的向内的拉力。
大家看两边墙体的切线就能看得到了。
而且土墙不只是土,夯筑土墙有专门的模板,它是一个长方体,宽度能够自由伸缩。
在每夯筑10公分的沙质黄土和黏土的混合物后,就会铺一层竹片和木条,这样夯一层铺一层,并且竹片和木条的铺法是按现在砌砖的方法错开铺的,所以墙里面就有了一道很强的墙筋,就相当于现代的钢筋,大大提高了抗震的能力。
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1990年的夏天,南美的秘鲁有一对研究生土建筑的夫妇,来到我们永定,考察了建造土楼的全部工序及其工具,回去后训练了一批技术工人,在他们的村庄建了一座圆土楼学校。
1993年7月23日,他们村遭遇了强烈的地震,村内房屋几乎都倒塌了,而且死了很多人,而他们建的土楼学校却安然无恙。
现在大家随我进入楼内。
进到楼内,大家明显可以感到温度跟外面的不一样了,这是因为它的墙体特别厚,有隔热、保温的作用,所以冬暖夏凉。
刚才我讲了土楼有很好的防卫作用。
如果敌人来进攻的话,爬梯子上三层,但还没爬上三层时,主人就已经从三层的窗户向下攻击他们了,使得他们没有办法从窗户进来。
有时敌人还会想到挖墙进楼,但是墙很厚,再加上墙体里面又有竹片又有木条,挖墙也是很难进来的。
这时他们又想对大门打主意了,一般攻大门的方法是什么呢?对了,很多人合抱一个大木桩来撞。
那大家看,本身大门就很厚,再加上门后面的墙体里有一个门栓,它大约长4米,能直接从门的这边拉到另一边,另一边的墙里有一个相同的小孔,可直接把门栓塞到里面去。
所以敌人想把门撞开也是很难的。
那这时他们又会想到什么了呢?对了,火攻。
大家看,门的外面镶了一层铁皮,是用来防火的,而且大门是用很难炭化的酸枣木做的,所以,敌人想用火攻进来更是不易。
这是有钱人家才会镶得起铁皮,没钱人家或者有的土楼呢在门的上面有一个水槽,敌人火攻大门的话,楼里面有水井,他们会直接把水提到二楼浇到水槽里灭火。
但是这么粗犷的大门却也有它的秀气之处,大家看这铁环,它就相当于现代的门铃,再加上楼是圆的,本身具有一定的回音性,敲门的话楼里面每个房间都能听得到。
还有,门上的这个小铁片,是可以推动的,外面锁门的话,可以推到外面,在里面锁的话,也可以推过来,是不是很精致,很秀气?门后面有两个对称的小洞,给大家来几个猜猜看,第一个就是这两个洞是做什么用的?对了,它以前是放油灯的地方。
因为以前人们晚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这里呢就是他们的一个小型的娱乐场所,人们吃完饭后喝喝茶,聊聊天,真是其乐融融呀!一般大门进来是厨房和餐厅,但是我们这座楼不同的是,在门洞的两边有两道门,这以前是两个房间,又是一个猜猜看:猜猜以前这是做什么用的?而且,其中一个门槛有镶竹片,而另一个没有。
以前主人是做烟丝生意的,在上海开设了“义和祥”烟行。
镶竹片的这间以前是存放烟丝成品的仓库,另外一间是管理人员的办公室。
门的两边分别有两个字:“出弟”、“入孝”。
意思是指出门在外要听从兄长的教导,尊敬兄长;在家要孝顺父母,听从父母的安排。
这座楼有内外两环,外环是土木结构,高12米,三层共有96个房间,分别有4部楼梯通向二、三楼。
内环是砖木结构,而且有很多精美的装饰,所以被称作是“外土内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