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核心素养的的2018年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分析

基于核心素养的的2018年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分析

实验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 A. 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现象 有气体生成,溶液 呈血红色 结论 稀硝酸将Fe氧化 为Fe3+
B.Βιβλιοθήκη 将铜粉加1.0mol· L-1Fe2(SO4)3溶 溶液变蓝、有黑色 液中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 固体出现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 落下来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将0.1mol· L-1MgSO4溶液滴入
例8、2013【Ⅰ】26. 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 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 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 号)。 A.立即补加 B. 冷却后补加 C. 不需初加 D. 重新配料(5) 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6)在环已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 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圆底烧瓶 B. 温度计C. 吸滤瓶 D. 环形冷 凝管 E. 接收器 答案:(2)防止暴沸; B (5)干燥 (6)CD
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分析
一、 认识高考之“高”
1、高考试题命题的变化:
知识立意 ——能力立意
———综合生成 (核心素养)
高考之“高”—— 借助知识,超越知识。
• (1).总体立足平稳,重在基础,并凸显新 大纲的特点。 • (2).总体而言,必做题中,实验综合、化 学反应原理、化工流程和元素化合物仍然是 占分最多的3个部分。尤其是综合了反应原理 、元素化学、实验操作的“滴定”在今年考查 力度较大。选做题中的物质结构题和有机推 断题都在以往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新的特色 。整体来看,今年理综化学卷保持了往年的 命题风格,知识点基本覆盖了主干内容。并 且突出体现了化学这门实验学科的特点,强 调了化学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化学教学 1.倡导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 2.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 3.重视教学内容的结构设计, 4.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5.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6.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倡导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
2、2017高考评价体系
一体四层四翼
一体:(为什么考?) 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 四层:(考什么?) “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四翼:(怎么考?) “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3).渗透考查了学生化学学科核 心素养,以素养为立意的考查逐步凸 显。 (4).化学计算能力和实验方面( 如实验设计能力)的考查比重增大 。 (5).在计算、实验、无机综合等 各个方面都渗透化学反应原理的考 查。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例6、2017年第三套
例7、2017年第二套
全国卷试题《化学原理》补充(强化)知识与考点
热效应(H)计算与气体反应物键能 中和热的理解(与电离热、溶解热等) 原电池与氧化还原反应、放热反应 原电池反应与耦合反应 双液电池与电极判断 电池的串并联及相关计算 电池的电量与法拉第常数 恒温恒压、恒温恒容下反应速率表达方式 反应速率与活化能 催化剂与反应的选择性
二、从考题看高三化学内容界定——服务课标
(一)原理部分 例1、2014年 [Ⅱ]26.(13分)在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 N2O4,发生反应N2O4(g) 2NO2(g), (1)反应的平衡常数K1为 。 26.(1)0.36 mol·L-1(单位)
例2、2014年 [Ⅱ]27.(15分)回答下列问题: PbO2可以通过石墨为电极,Pb(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 为电解液电解制取。若电解液中不加入Cu(NO3)2,阴极发 生的电极反应式 ,这样做的主 要缺点是 。 Pb2++2e- =Pb↓ 不能有效利用Pb2+
基元反应与复杂反应的速率 速率测定与表达方法(量气法、比色法、电导法) 等效平衡与叠压分析法 可逆反应与反应的不彻底性 平衡原理在元素化学中的应用 Ka与PH换算 水解应用(含互促水解) 沉淀的先后与Ksp 四大平衡常数的对比 多重平衡与平衡常数 重结晶的分类(重结晶)
(二)实验部分 例1、2015年【I】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 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答案选D。
例4、2015年[Ⅰ] 28.(15分)(2)浓缩液中含有I-、Cl等离子,取一定量的浓缩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当AgCl 开始沉淀时,溶液中 为:_____________; 已知Ksp(AgCl)=1.8×10-10,Ksp(AgI)=8.5×10-17。 (2)4.72×10-7; 例5、2017年第三套13题
例6、2014年(I)26.(13分) 实验步骤:在A中加入4.4g异戊 醇、6.0g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 流50min。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 体,静止片刻。过滤除去MgSO4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 140~143℃馏分,得到乙酸异戊酯3.9g。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5)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MgSO4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6)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___(填标号)。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D. 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 再滴加0.1mol· L-1CuSO
4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 Cu(OH)2的溶度积 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比Mg(OH)2的小
例2、2013 (Ⅱ)(26.(15)(3)上述装置图中, B仪器的名称是 ,D仪器的名称是 。 (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填标号)。 a.润湿b.干燥 c.检漏 d.标定 (5)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水在层 (填 “上”或“下” (6)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 。 (3)滴液漏斗;冷凝管。(4)c (5)下(6)反应温度应保持 在90—95℃,根据正丁醛的沸点和还原性,主要是为了将正丁醛 及时分离出来,促使反应正向进行,并减少正丁醛进一步氧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