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朝代表①商朝于约公元前14世纪(盘庚朝)迁都于殷。
②据考证公元前841年(即西周共和元年)为中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
③西汉包括王莽建立的“新”王朝(公元8年-3年)。
王莽时期,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建立了农民政权。
公元23年,新王莽政权灭亡。
公元25年,东汉王朝建立。
④这时期,在我国北方,先后存在过一些封建政权,其中有:汉(前赵)、成(成汉)、前凉、后赵(魏)、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北凉、南燕、西凉、北燕、夏等国,历史上叫做“十六国”。
⑤这时期,除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外,还先后存在过一些封建政权,其中有: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南平)、后蜀、南唐、北汉等国,历史上叫做“十国”。
商朝地图商朝:(约前16世纪-约前11世纪),商王朝由部落首领汤建立。
商朝都城:开始定都毫(今河地商丘),后盘庚在位时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
所以,商朝亦叫殷商。
商朝的势力范围商朝的势力范围东至大海,西达陕西省西部,东北达到辽宁省,南至江南一带(不包括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为当时世界上一个大国,但主要治理区域还是中原一带。
始都亳,曾多次迁移,后盘庚迁都殷(今河南省安阳小屯村),因而商也被称为殷。
《史记·吴起列传》记载商朝疆域“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先商时期,商族为夏后氏的诸侯,商族首领称作“商侯”有封地七十至一百里。
远古时代,中原的华夏民族与外族部落形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晚商的北界在易水流域,西达太行山麓,西南界在沁水流域,南界在商丘之南,东界在曲阜之西。
都城称作“邑”或“商邑”,其外七十至一百里内属于商王直接控制的区域,称作“蒿”(郊)、“鄙”、“奠”(甸)。
邑、郊、鄙、甸此四地相当于商王朝的王畿地区,在《尚书·酒诰》中称为“内服”汉朝(前202—公元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
前202年高祖刘邦建国,六月定都长安。
公元九年,王莽篡夺政权,西汉结束。
25年,参加反抗王莽政权的皇族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
汉朝13周地图汉朝建立初期,各地叛乱不断,高祖连征叛乱而无暇顾及边防。
河南地复为匈奴所有。
南越,闽越,黔中地汉朝地图区趁机与汉朝脱离,后来文帝派人说服南越王和各国归顺,又恢复了一统的局面。
但不久南越就因为荆州两湘地方不肯开关通商而肆起发动进攻。
此时恰值汉武大帝时期,汉朝的文治武功已到极盛,遂彻底剿灭了南越王政权,南越也首次直接归中央管理。
西元前127年,卫青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陇西、北地、上郡的北部,置朔方、五原二郡。
云中、雁门二郡的北界也向外扩展。
西汉的北部疆界至此推到河套,阴山以北。
前121年,汉将霍去病出陇西击灭居于河西走廊的匈奴部落,以其地设酒泉郡。
后又分割为张掖、敦煌、武威三郡。
连同在湟水流域设置的金城郡,合城河西五郡。
前138年,东瓯王迫于闽越王的威胁,举国内迁到今江淮流域。
前110年,汉朝又灭亡了闽越国。
前111年,汉朝平南越,又占有了海南岛,在该地设十郡。
在西南地区,汉朝征服了诸国,边界推移到云南哀牢山和高贡黎山。
东北地区灭亡了卫满朝鲜,设置了东北四郡。
大汉帝国的国土已基本成型。
而在西域设郡也加强了对西域的控制。
西汉末期,由于帝国的衰落和皇室的动荡,疆域萎缩。
东北撤销了真番、临屯二郡。
西南地区由七郡变成五郡,并且放弃了海南岛与象郡。
王莽代汉【大新帝国】时期已经仅剩秦朝时的疆域,西域各国因为大汉帝国的衰落而逐渐脱离管制。
东汉王朝末年,中原战乱不断。
遂放弃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北地六郡。
河套、陕北、晋西北、河北北部地方先后放弃。
高句丽与林邑两国蚕食东北及南方国土。
只有西南地区扩展至大盈江一带。
南北朝(420年-589年)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的一次大分裂时期,亦是北方少数民族融于我中华文明的一次历史时期。
东晋末年,天下大乱。
刘裕取代东晋后,建立宋政权。
当时,先后有很多政权建立。
南北朝(宋魏)时期地图南北朝(宋魏)公元420年,刘裕自立为帝,是为南朝。
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完成北方统一,与南朝的宋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其时,魏之东北为契丹、室韦、勿吉等。
漠北为柔然、高车、契骨。
西域为乌孙、悦般、于阗等。
青藏高原则为吐谷浑、党项、女国、象雄等。
南北朝(陈齐周)时期地图南北朝(陈齐周)公元557年,陈霸先废萧方智自立,建立陈朝。
550年,东魏高洋废其主自立,建号齐。
557年,宇文氏废西魏帝自立,建号周。
其时,突厥已臣服西域诸国和塞外诸部,控制了南北五六千里、东西万余里的大片土地。
青藏高原则为吐谷浑、宝髻、女国、象雄等。
南朝宋(420年-479年)武帝刘裕、少帝刘义符、文帝刘义隆、孝武帝刘骏、前废帝刘子业、明帝刘(yu)、后废帝刘昱、顺帝刘*。
齐(479年-502年)高宗萧道成、武帝萧赜、林王萧昭业、海陵王萧昭文、明帝萧鸾、东昏侯萧宝卷、和帝萧宝融。
梁(502年-557年)武帝萧衍、简文帝萧纲、元帝萧绎、敬帝萧文智。
陈(557年-589年)武帝陈霸先、文帝陈(艹倩,上下结构。
念:qian)、废帝陈伯宗、宣帝陈顼、后主陈叔宝。
北朝北魏(386年-534年)道武帝拓拔(王圭,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明元帝拓拔嗣、太武帝拓拔焘、南安王拓拔余、献文帝拓拔弘、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孝庄帝元子攸、长广王元晔、节闵帝元恭、安定王元朗、孝武帝元(修字去彡加月字)。
东魏(534年-550年)孝静帝元善见。
北齐(550年-557年)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
西魏(535年-556年)文帝元宝炬、废帝元钦、恭帝元廓。
北周(557年-581年)孝闵帝宇文觉、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斌贝,合一字,上下结构。
念:yun)、静帝宇文阐隋朝(581年-618年)公元589年,隋灭最后一个南北朝时期的陈国。
中国重新获得统一。
隋帝王次序:文帝杨坚、炀帝杨广、恭帝杨侑。
隋朝短命,炀帝杨广暴政,后被唐朝取而代之。
在东北地区边界固定在辽河一带。
在北方到五原、定襄等阴山以北之地。
西域地区取得青海一带领地,深入青海湖及西域东部。
西南地区设南宁州总管府于味,南方设置比景郡、象浦郡、海阴郡等三郡。
唐朝(618年-907年),唐王李渊太原起兵,反抗隋炀帝暴政。
灭隋后,唐中期武后后改国号为周,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则天皇帝。
后经中宗李显二次继位,复唐国号。
唐朝的疆域在最盛时期东至朝鲜半岛,西达中亚咸海以西的西亚一带,南到越南顺化一带,北包贝加尔湖至唐朝前期及盛唐疆域北冰洋以下一带,总面积达1251万平方公里,还有很多可不算。
唐朝周围守边的少数民族很多,为有效管理突厥、回纥、靺鞨、铁勒、室韦、契丹等,分别设立了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
但安史之乱后数十年间,由于大量河陇边兵参与平乱导致边防空虚,吐蕃趁势进逼,回纥则入据河套草原,使得唐政府能控制之疆域大减,黄河以西甘、凉皆不可得,直到晚唐大中至咸通年间沙州人张议潮起兵收复河陇地区,重新打通丝绸之路。
并趁吐蕃内乱,于咸通七年击溃吐蕃,使其分裂为一百多个部落。
甘、凉也被张议潮收复。
宋朝地图宋朝(960年-1279年)宋朝结束了五代的分裂局面。
宋朝为两段,前朝北宋,定都京(今河南开封)。
后经靖康之耻,为金国所灭,迁都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北宋疆域北宋的疆土,初期北抵幽云十六洲,就是现在的北京周围.西边的疆土不稳定,初期抵制到宁夏,陕西一带.后来臣服于宋朝的李元昊自立西夏王朝,定都银川,北宋市区陕西,宁夏的疆土.西南方向的吐蕃,也就是西藏在当时就自立王朝.云南一带的段氏家族建立的大理王朝,不过还是臣服于北宋的.南方抵制海南和现在的越南河内一带南宋初,金兵一度进到今湖南、江西和浙江三省的中部。
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金天眷二年),宋金第一次和议成立,双方确定以当时的黄河为界。
但次年金人毁约,出兵取河南、陕西。
绍兴十一年(金皇统元年),宋金议定以淮河为界。
第二年又将西部界线调整至大散关(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及今秦岭以南。
以后虽有局部变动,基本稳定在这条界线.金朝(1115年-1234年),由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政权,由金太祖完颜旻建于1115年。
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
后迁都中都,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
天兴三年(1234年)时灭于蒙古与南宋联合进攻。
金朝时期地图金朝疆域图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
1279年统一全国。
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内。
1368年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灭亡。
蒙元统一后的疆域是:北到北冰洋沿岸(包括西伯利亚大部),南到南海诸岛,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中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包括库页岛)、鄂霍次克海,全国划分为由中书省所直接管辖的首都附近的腹里地区(即今河北、山东、山西及内蒙古部分地区)、由宣政院(初名总制院)所管辖的吐蕃地区(今西藏),以及10个行中书省(分别为陕西、辽阳、甘肃、河南、四川、云南、湖广、江浙、江西、岭北行中书省),领土面积达1400万平方公里。
明朝(1368年-1644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十七朝,国祚276年。
明朝初期定都于应天府(今南京),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至顺天府(今北京)。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思宗朱由检于煤山自缢,明朝灭亡。
明朝地图明朝疆域图明朝疆域最大时东、南至海,北抵西拉木伦河、阴山,西包西藏、云南,东北达外兴安岭,西北及哈密。
包括内地两京十三省、南海诸岛,并曾在东南亚旧港等地设有羁縻管理机构,影响力波及整个亚洲和非洲东岸,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岛,在台湾岛设立行政机构一府两县(东宁府,下辖天兴、万年两县)正式管理台湾全岛,台湾收归为南明版图。
清朝地图清朝(1616年-1911年)是由女真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
清廷先后镇压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和南明抗清武装,逐步统一全国。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
清朝疆域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清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是:北起蒙古唐努乌梁海地区及西伯利亚,南至南海,包括“千里石塘、万里长沙、曾母暗沙”(即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南海岛礁),西南达西藏的达旺地区、云南省的南坎、江心坡地区及缅甸北部,西尽咸海与葱岭地区,包括今新疆以及中亚巴尔喀什湖,东北抵外兴安岭,包括库页岛,东南包括台湾、澎湖群岛。
极盛时总面积达1300万平方公里。
除此之外,许多周边国家都成为清朝的藩属国,在盛清之时的藩属有:东边的李氏朝鲜、琉球,中南半岛有安南、南掌(老挝)、暹罗(泰国)、缅甸,西南有廓尔喀(尼泊尔)、哲孟雄(锡金)、不丹,中亚和西亚有浩罕、哈萨克、布鲁特、布哈尔、山克、爱乌罕(阿富汗)以及南洋的兰芳共和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