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五大体系建设抓好民生第一大事--关于宁夏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调查创业是民生之源、就业是民生之本。
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把做好创业就业工作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举措,通过进一步创新政策、搭建平台、强化服务、优化环境,以创建创业型城市引领全民创业、以全民创业带动扩大就业、以扩大就业推进大发展、以大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奋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创造了大批就业岗位,使大批劳动者实现就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创业就业基本现状及特点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祖国西北内陆,总面积 6.6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25.2万人,其中回族占36.01%。
2009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34.6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213.6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11.5亿元,属于经济欠发达民族地区。
(一)就业总量逐年提高。
2009年末,宁夏劳动力资源总量437.90万人,比2008年增加5.60万人。
全区城乡就业人员328.50万人,比2008年增加24.6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130.84万人,第二产业84.69万人,第三产业112.97万人。
城镇就业人员110.09万人,其中在岗职工54.56万人,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员51.98万人。
乡村从业人员218.40万人。
城镇新增就业6.65万人,比2008年增长0.91%。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4%。
2010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3.67万人,同比增长8.26%。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4%,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
就业总量的上升表明宁夏就业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就业空间持续增加。
(二)就业渠道日益多元。
除少数人员通过参加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等途径获得正式工作身份外,大批就业人员主要通过劳动力转移、政府公共财政购买公益岗位、企业自主招聘、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及自主择业就业等形式实现了就业。
2009年,全区443个城镇社区中已创建达标充分就业社区230个,充分就业社区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就业率达80%以上,累计消除零就业家庭12092户,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帮助2.04万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占当年应届毕业生和历届未就业毕业生总量的92.5%,高于全国平均就业率5.5个百分点;帮助76.12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工资总收入41.26亿元。
2010年上半年,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0.69万人,实现工资收入24.32亿元,人均工资收入3437元。
2007年以来连续4年转移就业人员占农业劳动力的1/3左右,累计实现工资收入148亿元。
(三)全民创业成效显著。
2008年以来,宁夏积极推进全民创业,较好地缓解了“就业难”问题,各项创业指标大幅上升,带动就业人数不断增加。
2008年,培养小老板2126人、开发创业项目1684个、培育小企业1901个、创造新岗位18907个。
2009年,培养小老板6059个、开发创业项目3895个、培育小企业3171个、创造新岗位38073个。
2010年上半年,培养小老板4979个、培育小企业1738个、创造新岗位22747个。
三年来,全区累计培养小老板14161人、培育小企业7250个、创造新岗位86845个,带动就业效果明显,全民创业成为带动就业工作一个新的亮点。
二、创业就业工作的做法及成效2008年7月召开全民创业动员大会以来,宁夏坚持将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施与全民创业相结合,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推进全民创业相结合,将推动本地优势产业发展与引导全民创业相结合,将经济园区建设与提升全民创业相结合,将新农村建设与扩展全民创业相结合,将生态移民和危房危窑改造与百姓创新业相结合,鼓励和支持个体工商业主率先创业,支持大中专毕业生青春创业,支持农民致富创业,支持企业家二次创业,支持科技人员知识创业,扶持困难群体自主创业,激发了社会各行各业、企业组织和劳动者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为稳定就业、扩大就业、体面就业、尊严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得以充分发挥,使创业成为实现就业的一种常态,成为扩大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
在2009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测评中,宁夏创业促就业工作满意度达91.8%。
(一)建立组织领导体系,形成推进创业的工作机制。
宁夏成立了由自治区主席任组长、分管副主席任副组长的全民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人社部门牵头抓总,发改、财政、工商、税务、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共同参与,为助推全民创业提供了组织和机制保障。
各市、县(区)也分别成立政府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实现了工作机制全覆盖。
自治区主要领导对全民创业重大问题亲自批办,分管副主席多次专题调研创业工作,督促解决重要问题;人社厅自我施压,加任务、强考核,建立和落实厅领导联系点制度,组织7次专项督查,有的放矢推动全民创业;发改、财政、工商、税务部门不断完善措施、优化服务促进创业。
(二)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夯实推进创业的制度基础。
宁夏先后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我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的意见》、《支持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等10多部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支持创业的政策体系,实现了创业制度全覆盖。
2009年7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创业与就业促进条例》,这是全国第一部把创业作为重要内容载入条例的地方法规,强化了全民创业法制保障。
自治区有关部门从自身优势出发,积极出台支持全民创业的政策,各市、县(区)也分别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构建了引导支持创业的政策体系。
特别是2009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宁夏加大全民创业带动就业战略实施力度,在全面贯彻国家“五缓四减三补”积极就业政策基础上,结合实际出台“一销一免”阶段性社会保险优惠政策,累计为困难企业和参保个人减负 6.72亿元,使3.3万多名职工稳定了就业岗位。
实行岗位兜底政策,将95%的高校毕业生引导到中小企业和城乡基层就业。
实施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铁秆庄稼”持续增收的10条措施,协调区内重点建设项目、季节性生产项目优先使用本区农民工两个责任书的落实,实现转移就业76.12万人,工资收入突破40亿元;大力拓展区外转移就业基地,使农村转移就业人员达到了农业劳动力的1/3左右。
实施就业援助政策,大力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继续开发购买3000个公益性岗位,使7900多名“4050”人员和城镇长期失业人员等城镇就业困难群体实现了稳定就业。
(三)强化创业培训体系,提高创业者的创业能力。
宁夏积极探索创业能力加创业项目、实用职业技能、开业指导等1+X 培训,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努力形成“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创业帮扶机制,实现了创业培训机构和培训师资全覆盖。
各地注重扩大创业培训群体,普及创业意识培训,着力提升创业培训质量,规范推进创业能力培训,推动大量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城乡劳动者步入创业者行列,带动更多城乡劳动者实现了稳定就业。
截至目前,宁夏拥有创业培训教师273名,其中国家级创业培训师5名,人均拥有量高于四个直辖市和西北五省区平均水平,居于全国前列。
2008年至今,全区组织创业能力培训28591人,其中培训大中专毕业生3962人,农民8742人,就业困难人员12763人,复退军人及其他人员2257人;获得GYB证书17634人,SYB证书10613人,IYB证书344人。
培训结束当期实现自主创业10611个,其中大中专毕业生901人,农民3245人,就业困难人员5723人,复退军人及其他人员742人;带动就业25095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2051人,农民10836人,就业困难人员10497人,复退军人及其他人员1711人。
(四)构建创业服务体系,为创业者提供优质服务。
自治区及各市、县(区)高度重视产业化创业和园区化创业,把全民创业纳入各地产业结构调整的整体格局中推动,统筹建设和改造专业化、特色化、链条化的创业园区,实现了创业园区全覆盖。
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自治区每年筹资3亿多元支持创业就业,各市、县(区)投向全民创业的财政资金均达到和超过当地财政收入的2%。
特别是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每年安排2000万元,给每个县(市、区)的重点创业示范园区补助100万元,支持创业园区建设。
目前,全区已建成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养殖业、中小企业等各具特色的创业园区和孵化基地146个,为广大创业者搭建了优质、高效的创业平台。
全区已建立各种支持创业的服务组织94个,为广大创业者提供法律、信息、项目、技术等方面的专业服务,更好地推进了全民创业。
在自治区高比例配资政策撬动下,各市、县(区)实现了小额担保贷款机制全覆盖。
除国有商业银行、开发银行和地方银行外,新发展的小额贷款公司42家,信贷资金15亿元,累计为创业者、中小企业和农民发放贷款40亿元;金融担保公司61家,提供50亿元小额贷款支持创业。
目前全区小额贷款担保基金达到1.67亿元,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54亿元,扶持就业64432人,有力地推动了“输血型就业”向“造血型就业”的转变。
(五)完善工作考核体系,为推进创业提供有力保障。
自治区政府每年召开大会部署全民创业,由分管副主席与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签订创业就业工作目标考核责任书,按照“年初建账、年中查账、年底交账”的思路,以效能考核强推力促全民创业。
特别是2009年以来,自治区政府每年提交自治区人大审议,将培养小老板、培育小企业、开发创业项目、新创造就业岗位,以及推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等任务列入10项民生计划3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向社会做出承诺,举全区之力推进全民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任务的落实。
自治区人社厅和财政厅建立创业就业资金项目管理制度,加强平时监督管理,年终根据工作任务实际完成情况兑现以奖代补资金。
同时,自治区通过召开全民创业动员会、工作总结推动会,开展“创业就业促进月”、勇当“创业先锋”电视大奖赛、创业先进评选表彰、创业指导师选聘等活动及各种形式的观摩会、交流会,全方位、多途径地宣传全民创业政策和先进典型事迹,使全民创业信息走进千家万户,营造了人人关心创业、支持创业、参与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创业就业工作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其成因分析(一)劳动力供求矛盾依然存在。
今后一段时期,宁夏仍然处在出生高峰期,预计每年新增劳动力将在9万人以上,但就宁夏城镇的接纳力而言,预计每年提供就业岗位仅有4万~4.5万个,只能满足不到一半人的就业需求,尚有 4~5 万人需要自谋职业或外出就业。
就农村来说,每年通过区外和就地就近转移就业70万人次,另有20多万人需通过发展二、三产业或就地开发解决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