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通假字

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通假字


通 ,含义:

5.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通 ,含义:

6.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通 ,含义:

7.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通 ,含义:

8.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通 ,含义:

9.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通 ,含义:

<14>《诗经》两首
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3.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5.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7.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9.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必修1
2.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4.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6.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8.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1.爱通薆,隐藏,遮掩;见通现,出现。 2.说通悦,喜爱;女通汝,你,这里代指彤管。 3.归通馈,赠送。 4. 匪通“非”,不是。 5.蚩蚩通媸媸,笑嘻嘻的样子。 6.无通毋,不要。 7.于通吁,表感叹。 8.说通脱,解脱。 9.泮通畔,边,岸。
第四|、音近形异 例18: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还huán——旋xuán
例19: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 阙quē——缺què
例20: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要yào——邀yāo
第五、音异形似 例21: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被bèi——披pī
文言文复习
考点解说:
理解常见实词 理解常见虚词 理解常见句式 理解并翻译句子 归纳要点概括中心
一、什么是通假字?
例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 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
“逝”跟音同(shì)形似的“誓”字相通; “女”跟字音(nû——rû)相近、字形相似的“汝” 字相通。
字代替笔画多的本字,所以还可凭借字形去辨析通假字。 例4:操吴戈兮被犀甲。——屈原《国殇》 被——披
例5:或隐弗章。——《甘薯疏序》
章——彰
例6:五万兵难卒合。——《赤壁之战》 卒——猝
(三)常用通假字,要尽量多记。
前面讲到根据读音,寻求本字,但是文言文中字的 读音是按古音读的,与今天对某个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
通假字是属于假借现象的一种。假借字一般有两 种现象:一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借旧字表达 新义,这是属于“六书”的范畴,这里不多加讨论; 二是本有其字而不用,却去借用其他的音同或音近的 字来代替。此外,还有在本字以外后造的新字,叫古 今字。 我们这里讲的通假字主要属于第二种,也兼及古今字。
出现通假字,主要是由于当时写书或抄书的人,一 时记不清、查不到本字而临时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 替;或只图省事而有意写了笔画较少的音同、音近或形 似的别字。后来的人对这些“代替字”、“别字”沿用 下来,成了通假字。 例如:“伸”写成“信”,“剂”写成“齐”,“邀”写 成“要”等等。
距——拒
指——旨 庭——廷
常见通假字举例:
第一、音同形似 例9: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材——才cái 例10: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
具——俱jù 例11: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梦游天姥吟留别》
列——裂liè
第二、音同形异 例12: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 裁——才cāi 例13:曲罢曾教善才伏。——《琵琶行》 伏——服fú
例7: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论积贮疏》 罢——疲(古代同读pí),而今音“罢”读bà,与“疲”pí不同
例8: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 内——纳(古代同读nà),今“内”读nèi,与“纳”nà读音不同
现在通用的通假字,哪些读音相同,哪些不同,一
时也难于查对,这是一大困难。其次,从字形的笔画来 说,虽然一般是以少代多,但也有以多代少的。
三、怎样辨析通假字? (一)依据字音,求得本字。 阅读文言文时,遇到某个字如果用本义和引申义都
解释不通,便可从字音相同或相近方面去寻求本字。 例2: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 唱——倡
例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倍——背
(二)凭借字形,辨析通假。 由于多数通假字字形相似,其中大多是用笔画少的
68.谓之京城大叔
通 ,含义:

69.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通 ,含义:

70.姜氏欲之,焉辟害
通 ,含义:

71.无庸,将自及
通 ,含义:

72.段不弟,故不言弟
通 ,含义:

73.遂寘姜氏于城颍
通 ,含义:

74.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通 ,含义:

75.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通 ,含义:

必修5
62.闵通悯,这里指所忧愁的事。 63.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64.嗛通慊,满足,快意。 65.椎通槌,打。 66.巽通逊,谦恭。 67.斄通邰,今陕西武功。 68.太通太。 69.参通三。 70.辟通避,躲避。 71.庸通用。 72.弟通悌,合乎做弟弟的道理。 73.寘通置,安置。 74.阙通掘,挖掘。
通 ,含义:

58.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通 ,含义:

59.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通 ,含义:

60.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 通 ,含义: 。
61.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通 ,含义:

55.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56.要 通邀,邀请。57.豪通毫,细毛。58.倍通 背,违背,背叛。59.蚤通早。60.卻通隙, 隔阂。61.参通骖。
<15>离骚
必修1
10.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通 ,含义:

11.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通 ,含义:

12.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通 ,含义:

13.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通 ,含义:

必修1
<15>离骚
10.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11.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12.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13.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必修3
<15>蜀道难
32.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通 ,含义: 。
<16>琵琶行
33.家在虾蟆陵下住
通 ,含义: 。
<19>元曲三首
34.蒯通言那里是风魔
通 ,含义: 。
35.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 通 ,含义:

36.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
通 ,含义:

32.匪通非,不是。 33.虾通蛤。 34.那通哪。 35.坝通耙,一种平地碎土的农具。 36.见通现,现成的。

25.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通 ,含义:

26.三餐而反,腹获果然
通 ,含义:

27.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通 ,含义:

28.此小大之辩也
通 ,含义:

29.德合一郡,而征一国者
通 ,含义:

30.旬有五日而后反
通 ,含义:

31.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通 ,Fra bibliotek义:。
必修2
19.属通嘱,劝酒。 20.而通你,第二人称代词。 21.阖通合,关闭。 22.彀通够。 23.念通廿,二十。 24.冥通溟,海。 25.垂通陲,边际。 26.反通返,返回。 27.知通智,智慧。 28.辩通辨,区别。 29.而通能,能耐。 30.有通又,反通返。 31.辩通变,变化。
必修4
<14>孔孟两章
37.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通 ,含义:

38.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 ,含义:

39.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通 ,含义:

<15>劝学
40.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通 ,含义:

4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通 ,含义: ; 通 ,含义: 。
4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 ,含义:

4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至于古今字,不论是为本字造今字,还是为 借字造今字,大都是由字形演变而来。因为它们 大都有本字可寻,而且古今是相对的,谁先谁后 有的也不易查清,所以也列入通假字一类中来, 不另述古今通假了。
通假字和古今字,一般都写成 “×”通“×”, 前边是通假字或古字,后边是本字或今字。读时, 通假字读本字字音,古字读今字字音。例如: “趣”通“促”,“趣”读cù,不读q ù; “县”通 “悬”,“县”读xuán,不读xi án,等等。
48.棘通戟,一种兵器。
必修4
<17>师说
49.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通 ,含义:
50.句读之不知,或之不解 通 ,含义: 。
<18>晏子治东阿
51.属托行,货贿至
通 ,含义: 。
52.并曾赋敛,仓库少内 通 ,含义: ;
通 ,含义: 。
53.(晏子)再拜便辟
通 ,含义: 。
<19>谏太宗十思疏
可知:“逝”、 “女”是借字, “誓” “汝”便是本字。
这种有本字(有的本无正字)不用,而借用 一个音同或音近(有的字形相似)的字来代替字, 就叫做通假字。(通是通用,假是借用,“假” 就是借的意思。)
常见常考的通假字
⒈召有司安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按 :察看) 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斑:斑白) ⒊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背:违 背) ⒋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敝: 困顿) ⒌手裁举,则又超乎而跃。(才:刚刚)
⒍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猝: 仓促) ⒎ 死者太半。(大:大多) ⒏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 得我欤?(德:感激) ⒐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尔:你) ⒑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 (否:吗) ⒒或师焉,或不焉。(否: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