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压电动机运行维护、故障判断介绍讲解
高压电动机运行维护、故障判断介绍讲解
高压电动机运行维 护、故障判断介绍
一、运行中的检查及维护
“看、听、摸、闻、问”
看: 运行监控中,记录电机电压、电流、负荷情况、 转速、各部分的温度数值等;
检查电机外观情况,有无渗漏油,电机冷却状况;
检查滑动轴承润滑情况,带油标的油位是否准确, 甩油环工作是否正常;
带集电环电机,检查电刷的下陷状况(以刻度线 为准),运转中碳粉堆积情况,是否需要及时清 灰;
对绕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有无过热现象,绝缘 受损情况、端部联线情况等;线圈端部是否有 变形现象,端部绑扎有无松动,位置有无变更, 端部绝缘漆有无脱落,如发现,则在脱落处用 云母带包扎好外表,重新喷漆,必要时外委修 理。
定、转子清灰,如果用压缩空气,必须干燥、压 力不大于2个大气压
用清洗剂对受污损绕组进行清洗,干燥后喷 绝缘磁漆(外委);
若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其平均值之差不超过平均值的10%, 即认为气隙均匀。但考虑到电机运转时由于轴承内油膜 的建立会影响到气隙的变化,故校气隙时可使上方气隙 较下方气隙约大0.1~0.15mm左右;
磁力中心线的调整:转子沿轴向窜动量是否适中;来回游 动量以不超过4mm为宜;
四、解体保养
根据实际情况,除对对电机进行检修项目外,必 要时抽芯解体保养:
对于油压式或复合式轴承,检查油管道内润滑油是否畅通 无阻;当油变质或不清洁时,必须调换新油(油牌号必 须符合设计要求);
对轴承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测定游隙,不合要求时更换; 注:游隙正常使用范围查轴承手册
电加热器的检查及保证完好性,加热器损坏后需更换同种 规格的加热元件;
气隙测量:用量隙片测量电机前后两端、上下左右各4处的 定转子之间的气隙,气隙须力求均匀;
二、短时间停机的维护
对装有空气过滤器的电机,要检查过滤器中灰 尘堆积情况,并及时进行清洗;
检查冷却风道有无阻塞,并进行清扫,便于绕 组的良好冷却;
对绕线式转子,检查滑环、导电螺杆及电刷装 置上粉尘或油污沉积程度,并及时进行清扫;
检查电刷的磨损状况,如果碳刷磨损过多,应及
时更换同种厂家、同牌号新碳刷,不可混用;未 研磨过的新电刷,应先用细砂纸研磨,使它与集 电环表面接触良好,再用轻负载运转到其表面光 滑为止。电刷装入刷握内要保证能够上下自由移 动,电刷侧面与刷握内壁的间隙应在0.1-0.3毫米 之间,以免电刷卡在刷握中因应间隙过大而产生 摆动。刷握下端边缘距换向器表面的距离应保证 在2-3毫米范围内,其距离过小,刷握易触伤换向
听: 用听音棒听滚珠轴承的运转声音,确认轴承的润滑 及磨损状况;
检查电机有无电磁异音或机械摩擦声;
摸: 用手感觉电机的本体温度、轴承温度情况;
检查电机进、出风温度,以判断电机冷却风道是否 正常;
检查电机振动情况,必要时做在线振动的测定;
问: 通过对岗位、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了解的 信息进行询问,掌握电机运行工况,作出分析判断
滚动轴承。分析原因可能润滑脂牌号不 对,润滑脂量过多或不足,润滑脂内混有 杂物,转轴弯曲,轴向力过大等。应检查 润滑脂牌号是否与外形图上的规定相符, 检查润滑脂是否约为油室的三分之二,立 式电机推力轴承油室应填满。检查润滑脂 质量,检查转轴是否弯曲,检查联轴器有 否产生推向电机的轴向力。
滑动轴承润滑渗漏。分析原因可能是轴承 支座表面有裂纹,轴承盖密封不好,油压 过高,油量过大,润滑油排油不够,润滑 油牌号不对等,应检查轴承支座有否裂纹, 轴承盖螺栓有否把紧,检查润滑油牌号, 油量,油压是否与外形图的规定相符。
绕组三相电阻值是否平衡。
电机轴承发热。
滑动轴承,分析原因可能是油量不足,润滑油 牌号不对,油不清洁,油环卡死,转轴轴颈与 轴瓦之间的间隙过小,轴瓦歪斜,产生轴电流 等。应检查油牌号是否与外形图中规定的相符, 油位是否达到正常油位的标志位置,检查油内 是否混入水分或其它脏物,检查轴颈与轴瓦之 间的间隙是否控制在轴径的1%-1.5% ,检查轴电 流有否通过轴承油膜.检查轴承是否受到轴向力 作用。
运行中的注意事项
1、电机起动要求 由于频繁起动产生过热会损坏电机,特对试车过 程中的起动及跳停后的重新起动有如下要求: 电机在初始环境温度或冷态下可连续起动两次; 在连续运转之后,电机在运行温度下,可间隔 5min起动一次;
特殊情况下,需连续多次起动,要求:
如果电机是连续运转中,下次起动需在60分钟以 后;
集电环间的跨越电弧:是由于集电环及刷 握机件染上铜石墨粉末,潮湿,酸性或者 碱性气体的侵蚀,转子和起动变阻器间的 断路和变阻器本身断路等所引起。
绝缘电阻低。分析原因可能是绕组表面不 干净,空气温度大,因温度变化大而绕组 表面凝聚水滴,绝缘老化等。应清洁电机 内部,检查电机绕组有否机械损伤,将电 机干燥处理。
2、电机的清理。在使用时应注意它的清洁,绝不允 许有水,油或其它杂物落入电机内。
3、滑动轴承不允许漏油,因为油滴在绕组上或集电 环上将损坏绝缘和集电环的导电性能。建议在 开始运行一周以后,将润滑油更换,在更换时 应用煤油冲洗轴承后再注入新的润滑油。同时 应定期取油样检查,如油色发暗,含有水分等 应立即更换,建议无论油样检查结果如何,每 半年更换一次
绕组短路
异步电动机中经常发生的故障。绕组短路可分为 匝间短路(一般阻值偏差不超过 5 %可视为正常)和 相间短路。匝间短路是指线圈中串联的两个线匝 因绝缘层破裂而短路。相间短路是由于相邻线圈 之间绝缘层损坏而短路,一个极相组的两根引线 被短接,以及三相绕组的两相之间因绝缘损坏而 造成的短路。原因:轴承磨损严重,使定子和转 子铁心相擦产生高热,而使定子绕组绝缘烧坏; 雷击、连续启动次数过多或过电压击穿绝缘;绕 组受潮,未经烘干便直接运行,导致绝缘击穿; 电动机长期过载,绕组中电流过大,使绝缘老化 变脆,绝缘性能降低而失去绝缘作用
如果电机是无负荷运转,下次起动需在30分钟以 后;
如果电机是从未通过电,它必须在90分钟以后再 起动;
一般的鼠笼型电机允许在冷态时最多连续起动二 次,每次间隔5min,在热态下只允许起动一次。 在这里,冷态是指电机任何部分的温度与温度之 差不超过3度时的状态,热态是指电机停机后热量 尚末散走时的状态。
在装有空气冷却器的闭路循环的电机中,应 经常检查冷却器管道中有无阻塞及污秽堆积 现象,在进入电机的冷却空气温度较正常情 况下高出5℃以上时,应对该冷却器进行检修, 检修时应着重检查水封是否损坏,水管有无 渗漏现象等。
五、电机的故障及排除
电机不起动。
分析原因可能是接线有误,线电压不符,保护 装置跳闸,定子绕组故障、过载等。应检查控 制部分接线是否正确,检查电机接线端子线电 压是否与电机铭牌相符,检查过载继电器及保 险丝是否断开,检查定子线圈有否开路,短路 或接地现象,检查电机的转子与负载是否有锁 住或冻结现象,检查负载阻力矩是否过大,已 超过允许值,检查起动设备是否有故障。
电动机振动。分析原因可能是机组轴线没 有对准,电机在底座或基础上位置不下, 转轴弯曲,联轴器不平衡,滑动轴承的轴 颈与轴瓦间隙过大,笼型电机转子铜排断 开等。应检查电机安装质量,检查电机转 子与联轴器的不平衡程度,检查转子笼条 有否损坏。
绕线型电机的集电环烧坏及电刷跳火花。 分析原因可能是电刷磨合不好,不能全面 接触集电环表面,电刷在刷盒内卡住等, 应检查电刷与集电环表面接触情况,检查 电刷压力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核算电刷数 量是否足够,检查电机是否振动过大。
刷;过大,电刷易颠动而导致损坏。
三、周期检修
检查所有电缆、联接线及其紧固情况,尤其是绝 缘部分以及转动部分的螺栓;
对定、转子绝缘电阻及吸收比的测定;为了防止 轴电流产生,应经常清除轴承座与底板间绝缘 旁边的脏物;检查防止轴电流之短路电刷是否 接触良好,并定期检查绝缘电阻,用500V高阻 表测量,其值应大于0.3MΩ; 对于绕线式转子,集电环表面应保持光滑的圆柱 形,如果表面不光滑,生有铜绿或铁锈及有灼 痕时,应用细砂皮纸进行研磨;如其表面过于 不平或成锥形、椭圆形时,应重新车削,保证 一次性连续车好;
电机过热。
分析原因可能是线电压过高或过低、过载、冷却 空气量不足、冷却空气温度过高、绕组匝间短 路等。应检查线电压是否与电机铬牌相符,检 查负载阻力矩是否大于允许值,检查三相电压 是否不平衡,检查电机通风道有否被灰尘堵塞, 检查环境温度有否超过标准值,检查冷却风进 风口附近有否发热体使热空气进入电机,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