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图1 (b ) (a ) 图2 (b )黑白上海初二第一学期 物理 期末测试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现象中速度最快的是( )A.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ﻩB .高空翱翔的超音速战机C.从太阳射向地面的阳光ﻩﻩﻩ ﻩD .把“神七"送上天的火箭 2、使用M P3听音乐时,调节音量旋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频率ﻩ ﻩB.音调ﻩﻩC .音色ﻩﻩD .响度3、请仔细观察、比较图1(a )、(b )所示的情景,如果说“黑蜗牛是运动的”,那么以下物体中参照物选择 错误的...是( ) A.白蜗牛 B.玻璃杯ﻩﻩﻩC.桌面 ﻩﻩD .黑蜗牛4、如图2所示,小强和大勇一起在用拉簧锻炼身体。
比较(a )、(b )两图所示的情景,主要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中哪个要素有关( ) A.作用点ﻩﻩB.大小ﻩﻩC .方向ﻩﻩD .以上因素均有关5、关于地球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ﻩﻩﻩB.重力的方向随物体的运动方向而改变C .物体静止时的重力大于运动时的重力 ﻩD.不同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一定不同 6、如图3(a )所示,小杰同学站在平面镜前观察自己的全身像,此时他在平面镜中所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应是图3(b)中的( )7、将一块凸透镜正对着一只蚂蚁,当凸透镜距蚂蚁12厘米时,观察到如图4所示的情景。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8厘米 ﻩﻩB.10厘米ﻩ ﻩC .12厘米 ﻩ D.20厘米8、一台笔记本电脑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笔记本电脑的重力与笔记本电脑对桌面的压力 B .笔记本电脑的重力与桌面对笔记本电脑的支持力 C .笔记本电脑对桌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D.笔记本电脑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笔记本电脑的支持力 9、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某物体放在距凸透镜焦点5厘米的主光轴上,该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 )A.放大的像B.缩小的像ﻩ ﻩC .正立的像ﻩD.倒立的像A B C D(a ) 图3 (b)图4路程/米024*******.04.06.08.00246810126.02.18.14.2乙车甲车路程/米时间/秒时间/秒(a ) 图5 (b )10、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6米的两点,甲、乙两辆电动小车分别从P 、Q同时出发沿直线运动,如图5(a )、(b )所示分别是甲、乙两辆电动小车的路程-时间图像,结合图像可知( ) A .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ﻩB.经过5秒,两车一定相距4.5米C.经过10秒,两车可能相距7米 ﻩD.经过20秒,两车可能相距10米二、填空题(除17、20题外,每空1分,共31分)11、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____传播的;光在__________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12、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___________的物理量。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10米/秒,它表示该物体每1秒钟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国庆长假期间,小丽随父母一起乘坐“浦江号”观光船游览时,黄浦江两岸的景物接踵而至。
若以大地为参照物,两岸的景物是__________的;若以观光船为参照物,两岸的景物是__________的(以上均选填“运动”或“静止”),以上结论初步表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___________的。
14、在音乐的特征中,与发声物振动幅度有关的是 ;与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的是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____特征。
15、一束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时,发生了光的反射,使光的传播方向_______________。
若入射角为35度,则反射角为___________度;如果增大入射角,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_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6、游泳运动员在进行比赛时,用手和脚向_________划水,人就会向_________运动(以上均选填“前”或“后”),这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___________的。
17、(4分)生活中处处有物理,请根据普遍的生活经验,将以下四个测量值分别与图6中的某幅图片建立起联系(请画连线表示)。
18、如图7所示,一只大雁在平静的湖面上方掠过,当大雁距水面2米时,它在湖中的“倒影”距它_________米,该“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而形成的________像。
19、如图8所示是小华和小红合作做的两个力学实验,其中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________图,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的是________图(以上均选填“甲”或“乙”)。
甲图中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属于__________摩擦(选填“有益”或“有害”);乙图中钢球与桌面的摩擦属于__________摩擦(选填“滑动”或“滚动”)。
图7 甲 图8 乙指甲的宽度 母鸡的质量 图6 步幅 鸡蛋的质量测量值: 0.5米 1厘米 2千克 50克20、(4分)某小组同学为了探究“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受力情况之间的关系”,他们用小车、弹簧测力计等器材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摩擦忽略不计),做了如图9(a )、(b )、(c)所示的三次实验。
为了进一步探究,小组同学在第三次实验[如图(c)]的过程中,突然改变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又分别做了如图9(d )、(e )所示的两次实验。
请根据图中的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的结论。
(1)由图9(a )、(b )、(c )可初步得出:当物体受到的力平衡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9(c)与(d )[或(c )与(e )]可初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共10分)21、(4分)图10中画出了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图(a)、(b )中分别填入适当的透镜。
22、(3分)如图11所示,重8牛的小球静止在水平地面,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它受到的重力G。
23、(3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请在图12中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O)(b )B图10图11图12四、计算题(共18分)24、(6分)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340米/秒。
某轮船发出的汽笛声经5秒传到码头,则当时轮船和码头之间的距离为多少? 25、(6分)“飞人归来”——在第16届广州亚运会上,刘翔以13.09秒的成绩夺得110米栏冠军并打破亚运会记录,如果把110米栏跑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求:(1)刘翔在比赛中的奔跑速度约为多少米/秒? (2)小明同学进行110米栏跑时的速度为5.5米/秒,那么小明110米栏的成绩为多少?26、(6分)质量为0.5千克的实心铁球,从10米高处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若铁球在整个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的阻力为0.3牛(保持不变),求:(1)铁球受到的重力G 。
(2)铁球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合力F 合。
静止匀速向左匀速向右减速向右加速向右(a) (b ) (c ) 图9 (d) (e )狭缝光阳太三棱镜红紫板纸01m c 00203040506070809橙绿黄蓝靛光屏图16 图17五、实验题(共21分)27、(4分)如图14所示,A 图中的工具是测量___________的仪器;使用B图中的工具时,被测物体应放在_________盘中;C 图中的测量结果是__________厘米;D 图中测量工具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______牛。
28、(3分)某同学在室外做如图15(a )所示的实验,观察图中的实验情景,你认为该同学可能在测量凸透镜的____________;如图15(b )所示,小红和妈妈在合作调节冰箱的水平,根据图中的情景,你认为该冰箱__________水平(选填“已经”或“没有”);如图15(c )是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一个情景,放在“烛焰”上手指_________被烧痛(选填“会”或“不会”)。
29、(2分)如图16所示,太阳光穿过硬纸板的狭缝射到三棱镜上,能在右侧的光屏上形成一条包含七种颜色的光带,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______现象;在七种单色光中,我们把______________三种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
30、(4分)在图17中,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若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了在光屏中心找到像,应首先调整光屏的____________,然后将光屏向__________缓慢移动(选填“左”或“右”)。
当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时,该像的大小与物体相比是____________的(选填“缩小”或“放大”),此时光屏的位置在______________厘米刻度线之间(选填“50~60”、“60~70”、“70~80”或“80~90”)。
31、(2分)在探究二力平衡的实验中,应保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_________________状态时进行研究。
在图18中,符合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图[选填“(a )”或“(b )”]。
静止 静止(a ) (b )图15 (c )A B 图14 C D(a)图18(b)32、(6分)某小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弹簧测力计、钩码、沙袋等器材进行实验,探究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表一、表二是他们在实验中测量得到的数据。
(1)(1分)分析表一(或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可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分)分析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数据初步表明:当物体的质量相同时,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组成物体的材料无关。
(3)(4分)为了进一步探究,小组同学对表一、表二中的实验数据进行了适量运算,发现了其中的规律。
(a)请给表一和表二中的最后一列设计一个恰当的项目名称,并分别填上相应的数据。
(b)请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最后一列中添加的数据,可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