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教案)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教案)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这张图片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召开巴黎和会的“三巨头”——英、法、美,这三个国家操纵了整个会议。

这次会议是由列强操纵的分赃会议,现在让我们详细的学习下一战以后的世界。

二、知识讲解考点1.巴黎和会⒈背景(1)同盟国战败投降,成为战胜国宰割的对象。

(2)战胜的协约国之间,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

⒉时间:1919年初——6月28日⒋参加国:27个战胜国的代表。

⒌操纵国:美、英、法:英国劳合乔治、美国威尔逊、法国克里蒙梭⒍各国目的:(1)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会议,企图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建立国联,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2)英国奉行“势力均衡”政策,既要削弱德国海军力量,剥夺它的海外殖民地,勒索战争赔款,维护其庞大的殖民帝国及海上优势。

在欧洲联合美国遏制法国称霸,因此英国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

在东亚支持日本以牵制美国。

(3)法国为重建欧洲霸权,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索取尽可能多的战争赔款,坚决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乃至肢解德国。

(4)意大利希望落实参战时协约国的承诺,扩大领土。

(5)日本企图使它战时从德国手中夺取的太平洋岛屿和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合法化。

⒎主要问题:对德和约问题、中国问题(山东问题)、建立国联问题。

⒏性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⒐结果:签订《凡尔赛和约》(1)时间:1919年6月28日。

(2)内容:①领土:重新划分德国疆界;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15年;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占领15年,东岸划定非武装区。

②殖民地:德国放弃海外殖民地,由英法等战胜国瓜分;③军事:德国废除义务兵役制,只保留10万陆军;④赔款:德国要支付大量赔款给协约国(未确定总额)。

(3)性质: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基础上,宰割德国的掠夺性条约10.影响:(1)暂时调整了列强在西方的统治秩序,开始建立凡尔赛体系(2)严厉限制和削弱了战败国德国,引起德国的复仇情绪,埋下了产生罪恶的种子(3)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4)英法获利最大(5)美国受到抑制(6)民族自决权得到一定的肯定考点2.凡尔赛体系的构成⒈凡尔赛体系的构成:《凡尔赛和约》和对奥、保、匈、土的和约和国联盟约(已列入了《凡尔赛和约》)。

⒉影响:(1)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国际关系新秩序;(2)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上述地区的矛盾,使资本主义进入相对稳定时期;(3)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民族国家;(4)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欧洲地位削弱,美苏日崛起;(5)其中又隐含了很多矛盾,不能长久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考点3.国际联盟国际联盟:(1)背景:①一战的巨大损失使人们渴望建立能维护和平的国际体系;②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倡导建立国际联盟盟约,以此领导世界;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世界成为一个整体(2)时间:1919通过了国际联盟盟约,并被列入《凡尔赛和约》。

1920年生效正式建立(3)总部:瑞士的日内瓦(5)宗旨:“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并且声称要裁减军备,制裁侵略(6)评价:①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为以后联合国提供了多方面有益的经验;②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考点4.华盛顿会议⒈背景(1)巴黎和会留下遗缺,亚太地区的矛盾没有真正缓和;(2)战后美日英国在亚太地区的争夺发生了严重的利益冲突;(3)为争夺霸权,美、英、日三国的海军军备竞赛;(4)中国掀起反帝爱国运动⒊目的:为了缓和它们之间的矛盾和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平息中国反帝怒潮。

⒋时间:1921年11月—1922年2月。

5.内容:⑴《四国条约》:美、英、法、日。

内容:A缔约各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⑵《五国条约》:美、英、日、法、意①对美:它的海军力量同英国并驾齐驱,抑制日本势力膨胀②对英:丧失了海上霸权③对日:受到抑制,但英美不得在其附近建立海军基地,实际了日本在这一区域内拥有战术上的优势。

⑶《九国公约》:美英法日中意荷比葡九国。

内容:①形式上宣称“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②再次确认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6.影响:(1)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补充和继续,,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构成华盛顿体系。

(2)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它的海军力量同英国的海军力量并驾齐驱,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又达到抑制日本势力膨胀的目的。

(3)日本,英等国受到抑制。

(4)中国是最大的受害国。

考点5.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异同⑴相同点:①背景:在大国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召开的世界性会议。

②过程:会议都是由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的,充满矛盾和斗争。

③结果:会议签订了带有大国强权色彩的一系列条约;都涉及中国问题并侵犯中国主权;条约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民族自决原则,形成了大国主导下新的世界体系。

⑵不同点:巴黎和会是一战的战胜国宰割战败国的分赃会议,成立了新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主要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矛盾,形成了凡尔赛体系,英国和法国成为会议的胜利者;华盛顿会议遏制了日本在远东的侵略势头,主要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形成了华盛顿体系,美国成为会议的主导者和胜利者。

三、例题精析【例题1】【题干】《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惩罚和削弱包括①重新划分德国的疆界,削弱其领土②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③严格限制德国军备④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归还中国⑤德国必须对协约国支付赔款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答案】C【解析】巴黎和会无视中国的要求,将德国原在山东的权利转交给了日本。

【例题2】【题干】斯塔夫里阿诺斯论述道:“两次大战战后时期的另一个差别是,1945年以后殖民地人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革命,这与1918年以后帝国权力的强化形成了鲜明对照。

”“帝国权力的强化”指的是()A.战胜国展开军备竞赛 B.战胜国实施民族自决原则C.战胜国采取“委任统治”形式 D.法国寻求安全保障【答案】C【解析】“委任统治”制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战胜国所建立的通过国际联盟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和统治的一种制度。

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签署对德的《凡尔赛和约》,正式签订根据国联盟约规定的“委任统治”制度,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英、法、日、比等国加以瓜分,其中,非洲和中东的部分地区归英、法等国所有;太平洋上的岛屿大多被日本占有。

这一制度使帝国主义国家获得了新的殖民地,强化其在殖民地的权力,故答案选择C项。

四、课堂运用【基础】1、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是帝国主义互相勾结、相互妥协的产物,导致他们互相勾结、相互妥协的主要原因是( )A.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B.共同抵制日本在华势力的膨胀C.共同支配中国D.结成反苏反共同盟【答案】C【解析】帝国主义之间无论是矛盾斗争或勾结妥协都是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

2、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的组织有①国际联盟②联合国③巴勒斯坦民族解放组织④亚太经合组织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回答此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维护世界和平”,也就是说其组织应该是世界性的。

巴勒斯坦民族解放组织的地区性的一个组织,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地区性的经济组织,不符合题干“维护世界和平”的意思,排除③和④。

因此答案为A。

【巩固】1、20世纪20年代国际关系的中心是A、美日关系B、英法关系C、对德关系D、对苏关系【答案】C【解析】1918年一战结束,1919年召开巴黎和会,1921-1922召开华盛顿会议,美国、日本、法国等战胜国通过这两次主要会议,建立了一战后帝国主义的和平体系。

其中,巴黎和会的中心问题就是对德合约,因此在20世纪20年代的国际关系的中心应该是对德关系。

2、一战后,在重新瓜分世界的争斗中,对美国更为有利的条约①《凡尔赛和约》②《国际联盟盟约》③《五国条约》④《九国公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③④【答案】D【解析】组合型选择题,用排除法。

巴黎和会美国没有参加,《凡尔赛和约》和《国际联盟盟约》不利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而华盛顿会议是在美国的倡导下召开的,《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自然对美国更为有利。

【拔高】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根本原因是A.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成为战败国B.十月革命产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德、俄、奥匈、奥斯曼四大帝国被摧垮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世界政治格局的基础是实力的对比变化。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之所以不能长久维持主要是因为该体系 ( )A.暂时协调了世界各国间的矛盾B.建立在对战败国的严厉惩治上C.依据各国现有实力而确立D.实质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答案】C【解析】凡—华体系确立的基础是各国现有的实力,随着各国实力的消长,必将打破其平衡,难以长久维持。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日本没有进入美国的经济区域,而苏联有苏联的区域,英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

当时就是这种情况,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

鉴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中国东北)。

向白人世界的移民受到排斥,日本为了解决每年增加的 100万人口,自然要利用满蒙这一新天地。

日本人转而关注满蒙,是受周围国际形势所迫。

……满洲事变(九一八事变)还有很多其他原因。

满洲铁路由于受到了各种各样的阻碍,陷入危机。

……在二十一条问题上,日本虽然得到了在满洲从事农业和商业的土地,并获得和中国人联合开展经营,然而,这些几乎成了白纸空文。

正如刚才所说,各种各样的情况促成了满洲事变的爆发。

因此,满洲事变……就不能简单地断定为侵略。

—摘自日本中村粲《大东亚战争的起因》(2)德国垄断资本家面对上述情况,做出了什么决定?(2分)试分析原因。

(4分)材料三: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袭击下,美国公众关注于国内的经济复兴和就业问题,对国际事务普遍不感兴趣,这使国内早已存在的孤立主义势力乘机再次崛起。

……他们认为美国地大物博,与欧亚远隔重洋,是个安全的“世外桃源”,反对因过问英法与德意日的争夺而卷入战争,主张退守美洲堡垒,置身于欧洲和世界事务之外。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的对外政策,分析这一政策出台的原因。

材料四:《全球通史》记述意大利准备侵略埃塞俄比亚时写道:“墨索里尼在拿定主意后决定立即行动,因为他认为当时外交形势对他很有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