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版)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版)
毛泽东精神:将革命进行到底 国民党政权垮台
渡江战役
南京
人 间 正 道 是 沧 桑 。
天 若 有 情 天 亦 老 ,
不 可 沽 名 学 霸 王 。
宜 将 胜 勇 追 穷 寇 ,
《 人民解放军扯下国民党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人 天 虎 百 钟 民 翻 踞 万 山 解 地 龙 雄 风 毛 放 覆 盘 师 雨 泽 军 慨 进 过 起 东 占 而 胜 大 苍 领 慷 昔 江 黄 南 。 , 。 , 京 》
家口等孤立据点中,华北敌军成了“
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 傅作义
瓮中之鳖
”。于是,北平
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1月
31日,北平和平
解放。
1.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一个情节: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 村(中共中央所在地)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
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一情节
第三阶段
战略决战
战略决战
1948.9.—1949.2. 1949.4.—1949.12.
第四阶段
战略追击
战略撤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党中央、毛泽东的指挥下,从1946年6月内战开始到 1947
年2月,我军共与敌作战160次,消灭了国民党有生力量 69个旅,
71万余人。于是,从1947年3月起便被迫转入重点进攻。这样,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
(1946年6月——1949年4月)
考点1:重庆谈判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 以
蒋介石 为首的国民党,在(
和平 和 民主 ,但是, 美国 )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
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1.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 “表面目的”是: 商谈国内和平问题 三 个 目 的 : “真实目的”是: 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2.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目的: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揭穿 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的阴谋;
D
①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 ②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刘邓大军为什么将战略进
攻的目标选定为大别山呢?
大别山东摄南京,西逼武
汉,刘邓大军一旦占领大别山,
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中心南
京和武汉。
武汉
刘 邓 大 军 挺 进 大 别 山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简图)
陕北
精选习题:
山东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
3.平津战役
4.渡江战役
战场中心:沈阳
战场中心:北平
东 北 战 场
华 北 战 场
战场中心:徐州
华 东 战 场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三 大 战 役 示 意 图
辽沈战役
(1948.9.12--1948.11.2)
长春
辽沈战役
林 战役中心: 沈阳
战役名称
辽沈战役
关 门 打 锦 州 狗
发起时间
塔山
彪
A
) B.淮海战役
A.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淮海战役
(1948.11.7 -- 1949.1.10)
战场中心
海州
商丘
徐 陈 州
官 庄 双堆集
蚌埠
碾 庄
分 隔 歼 灭
中 间 突 破
淮海战役
战役名称 发起时间 1948.11. 淮海战役 1949.1. 参战部队 指挥者
刘伯承
邓小平 谭震林
4.革命力量团结一心;
5.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
4.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
5.国民党指挥失当
关键因素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再次说明:
得民心者得天下! 失民心者失天下!
共产党——毛泽东
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到达陪都重
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历史上称这个事件为(重庆谈判),国共 双方达成和平建国的 “双十协定” 。
中原解放区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
发
全面内战爆发
精选习题: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全面内战
1.时间: 精选习题:
1947年夏天
刘伯承、邓小平 2. 将领: 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消息传到陕北,毛泽东 刘 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这是因为( ) 邓 刘邓大军 3.部队名称: 晋冀鲁豫解放军 大 军 A. 解放战争打响 B.山东西南 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 4.渡河地点: 挺 进 C. 大决战开始了 D.大别山 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5. 挺进地区: 大 别 山 6.挺进大别山的意义:
沈阳
北平
本解放
平津战役
奠定了解放长 江以南各省的 徐州 基础
三 大 战 役 示 意 图
淮海战役
三 大 战 役 概 况
战役名称
精选习题:
时间
指挥者
参战部队
歼敌人数
意义
1. 三大战役中,同时进行的是( A.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辽沈战役 1948年9 月─ 11月 C.平津战役 辽沈战役
林 彪
东 北 解放了 B.淮海战役 47万 野战军 平津战役 罗荣桓 东北全境
注意知识点:
1.国共双方以徐州为中心进行的战役是 淮海战役 ; 淮海战役 ; 北平 (城市)
2.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的战役(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战役是 平津战役 ;
和平解放;同时进行的战役是
淮海战役 和
平津战役 。
3.平津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将国民党军队分割包围在北平、天津、张
战略战术
历史意义
中原解放军 华东解放军
陈 毅“中间突破”奠定了解放 粟 裕 “分隔歼 长江以南各
灭”
省的基础
平津战役
张家口
(1948.11.29--1949.1.31)
新保安
华北野战军
北平
天津
东北野战军
华北敌军成了“瓮中之鳖”
塘沽
平津战役
张家口
(1948.11.29--1949.1.31)
新保安
前后只用了8个月时间,国民党军来势汹汹的全面进攻,便被粉 碎了。此后,蒋介石不得不把进攻的重点置于山东和陕甘宁两个
解放区。
问题1: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后,改为哪一种进攻方式? 重点进攻 问题2:国民党重点进攻哪两个解放区? 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国民党重点进攻示意图 1947年3月——1947年6月
B
)
D.渡江战役
刘伯承
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 奠定了解放 2.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人民解放军主力是:( ) 邓小平 中原解放军 淮海战役 55万 长江以南各 陈 毅 华东解放军 粟 B. 裕 A.东北人民解放军 中原人民解放军 1949年1月 省的基础。
A
谭震林
C.西北人民解放军 1948年11月
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敌人对延安的进攻
C.取得了战略大决战的胜利
防御
C
)
B.实现了挺进中原的意图
D.解放了中国最大的城市
反攻
2.在1948年9月至949年期间,毛泽东经常不顾疲劳,彻夜不眠地工作。 对此、周恩来感慨道:“毛泽东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规 模最大的革命战争。”这里“规模最大的战争”是指(
跨台时间: 1949年4月年 23日
②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③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④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维护了国 家统一;
通过这幅日历提 供的时间,你能从中 发现什么历史信息?
历史上的今天: 1949年4月23日
1.南京解放 2.渡江战役
3.国民党政权垮台,
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爆发。内战的第一枪首先在哪里打响?(
中原解放区
A.中原解放区
C.东北解放区
B.山东解放区
D.陕甘宁解放区
A
)
1946年6月
全面内战爆发
人民解放战争
“人民解放战争”的四个阶段
阶 段 共产党 国民党 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
战略防御
战略进攻
1946.6.—1947.6.
第二阶段
战略反攻
战略防御
1947.6.—1948.9.
平津战役 1949年1月
D.华东人民解放军
东北解放军 华北野战军
52万
华北全境 基本解放
三大战役后: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9年1月)
军队名称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三大战役的胜利有什么共同意义? ①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②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总兵力 300万——400万人 115万人
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把这两 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 南
毛泽东说:夺取中原,
刀”指的是(
A 将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武
) A.千里跃进大别山
C.挺进大西南汉
大 别 B.百万雄师过大江 山 D.挥师大西北
京
考点2:战略大决战 国共主力决战时机为什么已经成熟? ①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英勇奋战,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两百多万; ②国民党军主力收缩到沈阳、北平、徐州等战略要地周围; 1.辽沈战役 ( 国 共 ) 战 略 大 决 战 2.淮海战役 三 大 战 役
渤
陕甘宁解放区
习题精选:
海
延安
西安 A. 攻占延安等战略要地
B.迅速结束战争
山东解放区
济南
郑州
黄
国民党之所以对陕甘宁解放区发动进攻,主要目的是(
D
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