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三知识要点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三知识要点
CHCl、VNaOH均为定值 VHCl为实验测定值
①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
CNaOH偏高
造成CHCl偏小, 消耗的VHCl偏大,
1、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C(H+)>C(OH-)
Kw =C(H+)·C(OH-) C(H+)=C(OH-)
2、PH值计算:
C(H+)<C(OH-)
酸性 中性 碱性
基本原理:PH=-lg c(H+) C(H+)=Kw/c(OH-) 计算方法:25℃时,Kw=c(H+)·c(OH-)=10-14 ①酸性溶液: c(H+)→PH=-lgc(H+) ②碱性溶液: c(OH-)→c(H+)→PH=-lgc(H+)
③中性溶液:25℃时,PH=7(1)单一溶液PH值计算:
(2)酸碱加水稀释后溶液的PH值计算:
总结:稀释10n时
强酸:PH’=PH+n 弱酸:PH<PH’<PH+n 不能>7
强碱:PH’=PH-n 弱碱:PH-n<PH’<PH 不能<7
(3)混合溶液的PH值计算:
①强酸+强酸 C(H+)= C(H+)1V1+C(H+)2V2 差100倍忽略
③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主要取决于第一步。(P68)
★ 四、水的电离: K1>>K2>>K3
1、水的电离: H2电O+离H平2O衡常H数3O:+K+O=H-C(H+H)×2OC(OHH+-)+OH-
2、水的离子积:
C(H2O)
一定温度:C(H+)·C(OH-)=Kw, 25℃时,Kw=1×10-14
Kw叫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b.加入消耗弱电解质离子的电解质 正向移动 5.电离平衡常数:
⑴弱酸电离常数用Ka表示,
CH3COOH
CH3COO - + H+Ka=
⑵弱碱电离常数用Kb表示。
C(CH3COO-)·C(H+) C(CH3COOH)
①K只与温度有关, 与浓度无关。T↑,K↑
②K用来表示弱酸的相对强弱(P67表) K越大,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
NaHCO3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达
到最大程度时,电离过成并没有停止。此时弱电解质分
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速率
相等,溶液中各分子和离子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2.特点:逆,等,定,动,变
3.电离度(α):
已电离的弱电解质的浓度
α=
弱电解质的初始浓度 ×100%
★ 4. 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
①温度:T↑,正向移动,电离度↑。 电离吸热 ②浓度:越稀越电离.
a.加水稀释:正向移动,电离度增大 b.增大浓度:正向移动,电离度减小
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大. 浓度越大电离度越小.
③外加电解质
a.加入含弱电解质离子的电解质 逆向移动
强酸、强碱、大部分盐、活泼金属氧化物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弱酸、弱碱、水: 【注】①导电能力决定于离子的溶度及离子所带电荷数
②强弱电解质的区分:
★ 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强等号,弱可逆。 2、多元弱酸分步电离。
3、酸式盐电离。 NaHSO4 4、多元弱碱一步电离。 三、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酸式滴定管用于盛装酸性、
中性、强氧化性溶液;
碱式滴定管用于盛装碱性溶液。
(2)标有:温度、容积、刻度
(3)读数:精确到0.01ml 注:量筒无“0”刻度精确到0.1ml
4、药品: 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
5、滴定:(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
(滴1)定滴C管酸=定:C前检碱VV的酸漏碱 准备或
(0.1MOL/L的HCl滴定20ML,的NaOH)
14 0, 13
12
10
8
6
4
2
0
0
10
19.98, 9.7
20, 7
20.02, 4.3
20
30
滴加HCl的体积
40, 1.48
40
50
6、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为例)
CNaOH= (1)洗涤不当
CHClVHCl VNaOH
C(OH-)1V碱-C(OH-)2V酸 V酸+V碱
C(H+)=Kw/c(OH-) PH=-lg c(H+)
二、酸碱中和滴定 1、定义: 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一定体积
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浓度的方法 2、原理: (一元酸、碱)H++OH-=H2O
n(H+)=n(OH-)
C酸V酸=C碱V碱
3、仪器: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
②强碱+强碱
V1+V2
C(OH-)= C(OH-)1V1+C(OH-)2V2
③强酸+强碱
V1+V2
C(H+)=Kw/c(OH-) PH=-lg c(H+)
混合后显中性:25℃时PH=7
混合后显酸性:C(H+)= C(H+)1V酸-C(H+)2V碱 PH=-lg c(H+)
混合后显碱性:
V酸+V碱
C(OH-)=
注:1、温度越高,Kw越大。 2、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
3、Kw取决于温度,不仅适用于纯水,还适用于其他溶液。
★ 4、①影升响高水温的度电促离进平水衡电的离因,素:Kw增大
②加酸、碱 抑制水电离, Kw不变
③盐 可水解 促进水电离,Kw不变 不水解 无影响, Kw不变
第二单元、溶液的酸碱性
一、溶液的酸碱性
左手:控制活塞
右手:摇动锥形瓶 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滴定终点的确定:
当最后一滴标准液恰好使指示剂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
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即为滴定终点
读数:V终 (3)重复2~3次
(4)数据处理
最终消耗酸的体积V=V终-V始
- V酸=
V1+V2+V3
3
(误差大的结果舍去)
溶液pH
酸碱中和滴定突变曲线
专题 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一单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一、强弱电解质相关概念及判断
1、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例:酸、碱、盐、金属氧化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注意】 例:蔗糖、酒精、SO2、CO2、NH3等
①都必须是化合物。(×单质、混×合物)
②导电离子必须是自身电离。 ③电解质固态时不导电。 2、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C碱=
C酸V酸 V碱
C酸,V碱是定值;只需测 定消耗的V酸
水洗
润洗 目的:滴定管内壁的蒸馏水有稀释作 用,待装液润洗2~3次可减少误差。
装液 0刻度以上2~3ml。
排气调液面 0或0刻度以下。
读数V始 取液或滴定使用 锥形瓶: 水洗→ 装液→ 滴指示剂 (酚酞)
只水洗,不润洗
取20ml待测碱液
(2)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