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系统规划简答题题目

物流系统规划简答题题目

1 系统的定义并将其用图形表示出来❑ 我国系统科学界对系统的定义是:系统是同类或相关事物按一定的内在联系组成的整体,具有一定的目的和功能。

用图形表示:2 系统分析中常用的5W1H 方法1 任务的对象是什么? 即要干什么?(What)2 这个任务何以需要? 即为什么这样干?(Why)3 它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样的情况下使用?即何时干? (When)4 使用的场所在哪里? 即在何处干?( Where )5 是以谁为对象的系统? 即谁来干?( Who )6 怎样才能解决问题? 即如何干?( How )3 如何理解物流系统中的目标冲突,产权冲突,运作冲突?一、目标冲突(一)要素目标冲突的原因❑ 物流要素目标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于子系统目标之间的冲突,以及为实现各子目标所采取的方法之间的冲突。

❑ 即对一个子目标有益的措施会对另一个子目标的实现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导致要素目标之间的冲突。

1.运输目标与存储目标之间的冲突❑ 运输目标:运输费用最低整车运输、铁路运输❑ 存储目标:库存水平最低、存储费用最低小批量、多频度2.包装目标与其他要素目标之间的冲突❑ 物流包装的目标:破损最小 vs 包装成本最低。

3.企业物流子系统的目标冲突❑ 市场部对物流系统的目标要求是:产品存货多、品种多、选址靠近客户、产量随订单而变,强调分拨系统;❑ 生产部对生产物流的目标要求则是:原料足、少品种、仓库位于供应商附近、产量稳定,强调物料的有效流动。

经济环境…自然环境❑ (一)物流要素载体的产权冲突❑ 作为物流基础设施的载体,大多是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投资兴建的,其产权状况十分复杂,如果是在高度发达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载体的产权都可以在发达和完善的市场上交换,并且通过在市场上购买载体一段时间、一定区域内的使用权来集成物流载体系统。

❑ 对于载体产权严重分割、且物流载体市场不发达的国家,忽略载体的产权状况就不可能建立一个能够进行商业运作的物流系统。

❑ (二)物流信息要素的产权冲突❑ 信息及信息处理几乎贯穿了物流系统运转的始终,跨越了供应链上的不同企业。

物流系统内信息共享不充分。

造成物流系统内交易成本的增加,降低了整个物流系统的反应速度和获利能力。

三、运作冲突❑ 物流要素都有各自的运作规律和标准,在没有建立统一的物流运作规范的情况下,各要素间可能会因为不适应对方的业务特征和流程、标准、制度、票据格式等而产生矛盾和冲突。

4 简述移动平均预测法中n 值的一般选择原则。

❑ n 值的一般选择原则是:(1)由时间序列的数据点的多少而定。

数据点多,n 可以取得大一些;(2)由时间序列的趋势而定。

趋势平稳并基本保持水平状态的,n 可以取得大一些;(3)趋势平稳并保持阶梯性或周期性增长的n 应该取得小一些;5 根据你的理解,简述第四方物流与物流咨询公司的异同。

❑ An integrator that assembles the resources, capabilities and technology of its own organization and otherorganizations to design, build and run comprehensive supply-chain solutions 。

❑ It refers to the evolution in logistics from suppliers focused on warehousing and transportation(third-party logistics providers) to suppliers offering a more integrated solution.❑ Among other services, fourth-party logistics providers includ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solutions,change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and value added services in their offering.❑ These companies are basically third-party logistics providers that either add these capabilities to theirservices or form alliances to provide the services.6 简述指数平滑预测法中阿尔法值的一般选择原则。

α的一般取值原则:(1)初始值的准确性小时,α 宜取大些,以强调重视现实状态;(2)初始数据中,只有一部分与预测值拟合较好而大部分不好时,说明历史状况不能较好地反映现实,α宜取较大的数值。

(3)时间序列虽有不规则摆动,但其长期趋势较为平稳时,α 宜取小些,以强调重视总的演变趋势;(4)时间序列摆动的频率和振幅都较大,α取值要大一些,以强调重视近期实际的变化状态;平均库存水平(5)时间序列摆动的频率相振幅较小, 取值要小一些,以强调用历史发展趋势预测。

7 简述车辆路线安排中节约法的基本原理。

节约法的目标是使所有车辆的行驶总里程最短,并且为所有站点提供服务的卡车数量最少。

该方法先假设每一个站点都有一辆虚拟的车辆提供服务,随后返回仓库,如图(a)所示,这时的路线里程最长。

下一步,将两个站点合并到同一条行车路线上,减少一辆运输车,相应地缩短路线里程,选择节约距离最多的一对站点合并在一起,修订后的路线如图(b)。

8 简述EIQ分析的基本思路和作用.EIQ的基本思想:在订单出库资料取样的基础上,运用柏拉图、次数分布图及ABC分析工具等,对其订单进行订单量(EQ)、订货品项数(EN)、品项数量(IQ)、品项受订次数(IK)等的统计分析,以获取规划信息。

1.可以了解物流特性❑(1)订单内容❑订单上的内容,即客户订购何种物品、多少数量,这些“种类”及“数量”为物流系统的基本要素。

❑(2)订货特性❑从客户处接收的订单,依客户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性。

统计分析这些特性,可得出客户的订货特性。

❑(3)接单特性❑从各个具有“订货特性”的客户而来的订单,加以搜集累积后,即成为一天的接单,长久分析后可看出配送中心的“接单特性”。

❑(4)物流配送中心特性❑除了接单特性外,再加上入库特性、保管特性,即构成物流配送中心特性。

❑(5)EIQ特性❑将客户订单(E)的内容中的种类(I)、数量(Q)加以收集,得到一日、一个月、一年中的接单特性,当业务状态稳定时即形成一定的特性,此特性即为EIQ特性。

2.得出配合物流系统特性的物流系统模块❑尽管物流配送中心的形态有许多变化,但它由许多子系统和模块组成,并按照一定规则运行。

❑子系统有:❑自动仓储系统、自动拣货系统、自动分货系统;❑子模块有:❑流动货架、旋转货架、输送机等;❑系统要素有:❑台车、叉车等。

❑从EIQ分析资料可以得到选择子系统、模块、要素的条件,再依据这些条件,即可选出候选的各个子系统、模块、要素。

3.选择物流设备❑事先建立物流设备选择时所需的条件,只要EIQ分析结果符合这些条件要求,即可得出所需的物流设备。

4.仿真分析❑EIQ资料为日常物流资料,可用以仿真分析系统所需作业人员数、作业时间。

9简述搬运系统分析概念和作用.搬运系统分析(System Handling Analysis,简称SHA)就是为了解搬运系统的合理化程度,减少搬运作业工作强度,为消除不必要的搬运作业活动、提高搬运活动的活性指数,对构成物料搬运系统的物料、人员、移动设备与容器(搬运单元)、移动的路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将各种移动图表化,为系统布置设计优化提供决策依据,以促进设施内部物流活动合理化。

作用:❑一是记录、描绘搬运系统现状,并将其图表化;❑二是分析搬运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三是采用一定的阶段程序模式形成系统设计方案,找到解决搬运问题的方法。

10 简述系统仿真的作用.❑什么是系统仿真系统仿真是利用系统模型在仿真的环境和条件下,对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和试验的方法。

其它关于仿真的定义:系统仿真是在数字计算机上进行实验的数字化技术,她包括数字与逻辑模型的某些模式,这些模型描述某一事件或经济系统在若干时间周期内的特征(雷诺(T.H.Naylor)于1966年提出的仿真定义)。

仿真就是模拟真实系统。

仿真就是用模型来做实验。

❑系统仿真的目的系统仿真的目的在于利用人为控制的环境条件,改变某些特定的参数,观察模型的反应,研究真实系统的现象或过程。

作用:❑便于重复进行试验,便于控制参数,时间短,代价小。

❑可以在真实系统建立起来之前,预测其行为效果,从而可以从不同结构或不同参数的模型的结果比较之中,选择最佳模型。

❑对于缺少解析表示的系统,或虽有解析表示但无法精确求解的系统,可以通过仿真获得系统运行的数值结果。

❑对于随机性系统,可以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获得其平均意义上的特性指标。

11 简述精益物流与敏捷物流思想的区别.成本主导战略:精益物流❑精益物流战略的目标是用较少的资源,如人力、空间、设备、时间来进行各种操作,有效组织物料的流动,杜绝浪费,使用最短的前置期,使库存和成本最小化。

❑精益战略寻找出消除浪费的途径,典型的方法是对目前的操作进行详细分析,然后取消不增加价值的操作,消除耽搁,简化过程,降低复杂性,提高效率,寻找规模经济,节省运输费用,除去供应链中不必要的环节。

敏捷物流战略的目标是对不同或变化的环境迅速作出反应,向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敏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反应的速度,敏捷的组织一直在检查客户的需求,对变化作出迅速反应;❑第二是物流根据不同客户需求而量身定做的能力12 简述多样化分拨战略.❑不对所有产品提供同样水平的客户服务,企业在同一产品系列内采用多种分拨战略。

❑在库存地点的选择上同样可实施多样化分拨,每个存储点都包含不同的产品组合。

13 简述物流系统集成的概念.集成(integration)就是一些孤立的事物或元素通过某种方式集中在一起,产生联系,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

物流要素集成化是指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对物流系统功能、资源、信息、网络要素及流动要素等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评价,通过要素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使所有要素能够像一个整体一样运作,从而实现物流系统要素之间的联系,达到物流系统整体优化的目的的过程。

14 简述贯通式仓储区布局与同端出入式仓储区布局的特点.❑贯通式(Flow-through configuration)Receiving and shipping on opposite sides of the warehouseMakes many storage locations of equal convenience.Conservative design: More reasonably convenient storage locations but fewer that are very convenient.More appropriate for extremely high volume.Preferable when building is long and narrowLimits opportunity for efficiencies by dual transactions❑同端出入式(U-flow configuration)Receiving and shipping located on same side of the warehouseMakes the most convenient locations still more convenient, less convenient locations even worse.Appropriate when product movement has strong ABC skew (that is, when very few skus account for most of the activity)Provides dock flexibility for both shipping, receiving: If one experiences a surge of activity, can make use of additional doors from other function.Permits more efficient use of fork lifts: When a forklift reports for an assignment, he may be given a put away and a retrieval, matched to reduce dead-heading.Minimizes truck apron and roadway15 简述交叉配送的含义和作用.❑What is crossdocksCrossdocks are high speed warehouses.If an arriving item has already been requested by a customer there is no need to store it as anticipation inventory;Hence, at a crossdock, incoming material is already assigned to a destination, and therefore, the only required functions are consolidation and shipping.crossdock may be nothing more than a slab of concrete with a roof and walls punctuated with doors for trailers.❑Why crossdockThe biggest reason to have a crossdock is to reduce transportation costs. This can be achieved by consolidating multiple shipments so that full truck loads can be sent.Less-than-Truck-Load(LTL) Truck Load (TL)❑ 1. Significant and steady product flow❑ 2.Easy to handle material / unit-loads❑3.Good and reliable information flow across the entire supply chai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