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中央商务区滨水区域景观
规划设计(没图)
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中央商务区滨水区域景观规划设计
说明
一、项目概况
1、项目背景
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原为大家洼镇,1958年及1986年,国家在境内分别兴建山东羊口盐场和山东潍坊纯碱厂两大国有企业,20世纪90年代,两大企业实行跨行业联合,1995年8月15日,以山东潍坊海洋化工集团总公司为依托,成立潍坊海洋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面积283平方公里(大家洼镇、海化集团总面积)。
2002年9月1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xx年12月,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评定为省级开发区,并定名为山东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
2021年3月,央子镇并入山东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陆域面积为616平方公里。
2、自然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
维坊中央商务区位于滨海经济开发区中央地带,南靠寒亭区,北面濒临渤海莱州湾,东以虞河为界与昌邑市接壤,西临寿光市,陆域总面积3平方公里。
2、地质地貌
规划区域地处潍坊市北部沿海,原为晒盐区;其地势较平坦,总的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南北方向平均坡度1/5000~
1/10000,东西方向在一条水平线上。
最高海拔3.5~3.7m,是第四系全新统的海积地层,属海岸地貌。
在3m等高线以上属近海浅平洼地,3m以下是滨海滩地,系高潮水位淹没地带。
1.2m以下为海岸线,为粉砂淤泥质海岸。
3、气候特征
地处北温带,又在东亚季风区内,西靠亚洲大陆,北临渤海莱州湾,形成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的大陆性季风气候。
其特点是春季温暖干燥、风多雨少,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风寒干冷。
3、设计范围、内容
本次方案规划范围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内容包括沿白浪河岸线景观设计、滨水区域景观规划、广场概念性景观设计。
- 1 -
4、现状分析与评价
目前,维坊中央商务区尚未开发利用,其地块原为大片晒盐区,均为填海整平区域;在对中央商务区进行实地考察的情况下,我们得出以下评价结论:
优势:
中央商务区自然生态景观资源的多样化特征显著,具有海洋特色的自然景观资源丰富,观赏性强。
主要表现有:海景、盐田、滩涂、池沼、海滨气候等基本类型;维坊人文景观别具特色,种类丰富;有代表当地民俗文化的龙王庙传说、风筝文化等。
劣势:
开发区景观资源尚欠有效组合、开发程度低,景区特色缺乏主题性。
其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尚处于待开发状态,倘若将自然生态景观资源和人文生态景观资源两者有机组合,相得益彰,将能极大的增强开发区及其周边区域的生态旅游价值。
二、设计依据、原则和构思
1、设计依据
(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2)《淮坊滨海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
(3)中央商务区滨水区域概念性景观方案设计征集文件(4)淮坊地形图、现状等基础资料(5)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规范
2、设计原则
(1)充分挖掘维坊文化元素及,深入分析人与文化、人与河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延伸场地的肌理与场所的回忆。
通过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创造有机的景观空间
(2) 以人为本,创造宜人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满足市民休闲,人际交往等各方面活动的需求,可以聚合市民休闲活动及市区级大中型旅游节活动。
(3) 建筑和园林小品力求风格新颖,富于时代感。
3、设计构思
(1).塑造自然与几何图形交会的独特环境
位于中央商务区的市民中心公园将成为新城中心的独特节点。
- 2 -
(2).塑造由水环绕的特色区域(3).塑造公共广场
于太阳岛、市民中心公园、市民广场、中央公园设置众多特色公共广场。
(4).塑造一个低至中高度的环境
打造一个与生态走廊相连的绿色生态岛屿。
三、规划功能结构
本方案规划设计共分为三部分功能区域:“一心、二轴、二带” “一心”——是指滨水娱乐活动区,包括太阳岛、月亮湾沙滩岸;
“二轴”——是指文化休闲活动区,包括市民中心公园、市民广场、中央公园、体育公园;
“二带”——是指“新开河、白浪河”生态滨河区;包括沙滩浴场、潮汐庆典广场、风之岛、帆之岛等。
四、景观系统规划设计 1、景观系统规划
遵循创造反映自然生态景观的沿河环境和提供方便于市民游憩活动的良好场所的原则,滨河带由内到外分为三个层次:外层次为景观控制层,以种植树木为主,给内部层次的滨河带形成一道天然的绿色背景屏障,也起到隔音防尘的作用:中间层次,根据不同的地形条件及地理位置,划分为若干以广场为主体的景区:内层次包括沿河堤面、开阔的河面和附近河滩广场等。
丰富多彩的景观小品也是景观设计的内容之一,它包括滨河带上的购物休息亭、廊、电话亭、垃圾箱、休息坐椅、盆栽、雕塑、茶庭、公厕和作为白浪河景观标志物的灯塔等。
小品的造型、体量、色彩力求得体、精致、优美,既是滨河带景色的观赏物,又是方便市民活动的功能物,并与城市自身特征相配、相衬,以增添城市特色。
2、重要景观设计
(1)“一心”——滨水娱乐活动区
太阳岛
在商务区的中心是太阳岛。
她与月亮湾海港微波鳞鳞的水面交相辉映。
作为金融商业圈的中心岛屿,太阳岛将以生态的形象呈现在市民面前。
于太阳岛内设置太阳广场,为中央商务区居民活动提供大型节庆场所,配置有三幢半圆型建筑,为太- 3 -
阳岛的节庆活动提供配套设施。
太阳岛四面环水,视线景观可达月亮湾沙滩、景观广场、商业区和建筑林立的次一级道路。
整个景观可分为三个层次:水景、广场和次一级人行街道。
月亮湾岸
月亮湾作为太阳岛与金融商业区的过渡水系,其沿岸地带可看作为商业区向外的延伸区域,通过运用“渤海之浪”曲线元素的设计手法,为整个海湾岸注入充满生机的活力,充分展现商业区的繁荣及更一步促进居民的交流活动。
(2)“二轴”——文化休闲活动区
市民中心公园
市民中心公园共由五大主题性空间组成:文化广场、音乐广场、风筝广场、花卉公园、水语公园;
文化广场——主要以表现“维坊历史文化名城”为主题进行设计,提取维坊从古至今的历史名人(虞舜(禅让制,尧舜禹)、韩熙载(五代十国南唐宰相,《韩熙
载夜宴图》主角)、刘统勋(清朝政治家)、刘墉(刘罗锅)、贾思勰(北魏农学家)、徐干(建安七子之一)、张择端(北宋画家)、赵明诚(北宋金石学家,诸城人,其夫人为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王尽美(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臧克家(当代诗人)
江青(毛泽东第三任妻子)、康生(中共政治人物))及其流传作品进行设计水上雕
塑长廊和文化墙,结合中间亲水广场、水上图腾的设计,为中央商务区举办文化节庆活动提供场所,既能丰富外来游客的休闲娱乐活动,还能使参与其中的游客及青少年更直观了解维坊传统文化及人文景观;
音乐广场——音乐广场以音乐为主调。
设置了“水上音乐喷泉、地面乐谱书和
全场背景音响”形成音乐广场的主题氛围。
人行甬道边,有序分布的琴键式坐凳,更加突出了广场的音乐特色。
广场照明灯具的造型也新颖别致,有高杆帆形灯、吊篮灯、锥形庭院灯折射埋地灯、草坪灯、效果射灯等近百盏。
每至夜晚,华灯齐放,五光十色,明暗相间,人们仿佛置身于梦幻之中。
广场绿化以花钵、草坪、模纹绿化带和树阵搭配,其排列、布局如音乐般流畅。
风筝广场——风筝广场设有各种风筝文化雕塑、灯光喷泉、嬉水栈道等特色景
点,将自然景观、风筝文化和各种娱乐项目融为一体,形成一系列地面与水上娱乐相结合的娱乐项目;拥有水岸广场、观望楼、嬉水栈道、亲水台阶、演绎广场…夜间灯光辉映,五彩霓虹照耀,将成为中央商务区活力时尚的不夜广场,改写维坊市- 4 -
民的夜生活方式。
花卉公园——打造一个以“花”为主题的公园;运用六个圆形区域空间进行种
植,结合维坊土生草本花卉及优秀引种花卉,培育各种杜鹃花,红星,黄星,栀子花,茶花,迎春花,幸运竹,君子兰,满天星,彩叶,海棠花,马蹄莲等众多草本花,形成六个不同种类草本花卉组合而成的主题性空间,通过一条园路把六个空间联系起来。
既带给维坊市民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让其在娱乐过程中学习野外草本知识。
水语公园——以“水”为主题进行设计,设置了水语广场、水中林廊、镜花水月、环形水墙等主要嬉水、亲水场所。
从平面构图看,水语广场平面呈三角形,于尖顶处设计环形水墙,整体呈现维坊日出的景象;广场旁边设“镜花水月、水中林廊”,二处以方格、条形设计风格为主,使其水与草地融为一体,使人行走于其中仿佛置身于是荡漾的碧波中。
市民广场
市民广场——将维坊文化内涵与生态理念相结合。
强调对广场的空间尺度在功能和形态之间的关系。
于广场中心打造一水上电影的空间格局,注重广场的空间景观、人文文化、亲水等方面的设计;围绕广场中心设置儿童沙滩、音乐喷泉、休闲茶室、名人雕塑长廊等适予不同年龄人休闲娱乐的功能空间,促使环境空间形态体现各体系之间相互渗透和结合,优化城市品质、提升城市活力和环境特色的塑造。
中央公园
中央公园——采用自然布局的手法完成全园的空间构图,以两条景观大道构成全园的骨架,根据设计原则,对公园的重要节点以及临水处进行重点景观处理。
巧妙的运用了新开河,于公园北部海源街引其河水汇入公园,以一条婉蜒起伏的小溪出现在公园里,于中央处留一独立岛屿,使溪水环绕而流,收尾于公园南端的海宁街处,形成一种园中有园的空间形态;中央公园以亲水、休闲、娱乐三位一体的形态呈现在游人面前。
于景观园路及溪水旁设计了对弈亭、听水阁、文化长廊、雕塑广场、钓鱼台、亲水平台、特色花架等景观空间。
使公园的建设为附近的居民提供一个很好的室外活动空间,更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小气候,为居民提供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
体育公园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