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烟气超低排放工程技术协议简述现有1台150t/h和1台9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装置,1台15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待建,燃烧介质为烟煤、造气炉灰的混合煤种,混合比例为:烟煤:造气炉灰=70:3。
随着国家环保要求标准的不断提高,原有脱硫装置已无法满足国家规定的烟气排放要求,为了NOX 、SO2排放达到区域标准及符合NOX 、SO2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以及国家有关法规、规和排放的要求,需对现有的1台150t/h和1台90t/h以及待建的1台15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装置配套建设相应的烟气脱硫脱硝装置。
一期建设一套氨法脱硫装置(包括脱硫、硫酸铵后处理、氨区)和两套SNCR脱硝装置(现有锅炉),二期预留一套氨法脱硫装置(硫酸铵后处理和氨区共用一期装置)以及一套SNCR脱硝系统(待建锅炉),单套氨法脱硫装置烟气负荷按照3台锅炉满负荷同时运行烟气量进行设计,即按照三炉两塔方式进行配置,锅炉考虑三台同时运行,脱硫塔为一用一备运行;本工程围为三炉一塔。
根据国家发改委《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的要求,东部地区11 省市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 mg/m3)。
、等沿海发达省份,当地政府已发文要求燃煤发电机组达到超低排放。
超低排放就是燃煤发电机组(燃煤锅炉)的排放达到天然气锅炉及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5、35、50 mg/m3)。
同时,为做好省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支撑,根据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省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升级改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相关单位开展编制并发布了省关于征求《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全文),同时该标准已申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立项,不日实施。
为适应环保新形势的需要,解决当前脱硫脱硝后尾气夹带雾滴及细微颗粒等问题,达到超低排放要求,在对湿式电除雾器除雾机理论证其可行性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湿式电除雾器应用于燃煤锅炉尾气进行深度净化的成功案例,本项目确定采用高效湿式电除雾器对本项目燃煤锅炉脱硫脱硝净化后烟气进行深度净化治理。
本项目烟气脱硫脱硝后烟气进行深度净化处理采用“一塔一器”流程,即1台脱硫吸收塔配套1台湿式电除雾器。
湿式电除雾器安装于脱硫吸收塔顶部,钢结构操作平台方式。
本次锅炉烟气超低排放工程的基本流程为:3台循环流化床锅炉经SNCR脱硝装置处理后出来的烟气进入汇总烟道,再通过汇总烟道挡板门切换进入单套氨法脱硫装置,经脱硫后的净烟气再通过塔顶湿式电除雾器进行深度净化后,经顶部直排烟囱超低排放。
其中,氨法脱硫装置同时配套建设一套硫酸铵处理系统,本工程生产合格品固体硫酸铵,生产能力按照设计工况下硫酸铵产能的150%进行设计。
氨法脱硫和SNCR脱硝共用一套吸收剂储存系统,吸收剂原料采用20%氨水,由厂区管道接入。
本工程三台锅炉总烟气量为810000m3/h,折合标况烟气量约556049Nm3/h,其中SO2浓度为5500mg/Nm3,SNCR入口NOX浓度≤150mg/Nm3,水含量为6.1%,氧含量6.8%,烟气温度≤130℃。
本工程经氨法脱硫、SNCR脱硝、湿式电除雾深度净化后的烟气出口SO2≤35 mg/m3,烟尘含量≤5 mg/m3,NOX ≤50mg/m3,NH3逃逸量≤7.6 mg/Nm3,达到超低排放的要求。
此项目建成后能够对集团公司的发展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工程建设期分为两个阶段:一期工程包括现有锅炉对应的两套SNCR脱硝装置、一套氨法脱硫装置(包括脱硫、硫酸铵后处理、氨区)、一套湿式电除雾装置;二期工程包括待建150t/h锅炉对应的一套SNCR脱硝装置、一套氨法脱硫装置(包括脱硫,硫酸铵后处理及氨区共用一期工程)、一套湿式电除雾装置。
其中单套氨法脱硫装置及湿式电除雾装置烟气负荷考虑三台锅炉满负荷运行时的最大烟气量进行设计,本装置为一期工程。
目录一、概述 (4)1.1 工程围 (4)1.2 设计围 (4)二、技术总则 (4)三、设计条件和环境条件 (6)四、技术要求 (9)4.1 脱硫部分 (9)4.1.1 技术要求 (9)4.1.2 脱硫装置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应遵循的标准原则 (9)4.1.3 工艺技术 (10)4.1.4 技术要求 (10)4.2 脱硝部分 (14)4.2.1 技术要求 (14)4.2.2 性能保证值 (17)4.3 湿式电除雾部分 (18)4.3.1 工艺流程简介 (18)4.3.2 主要设计参数、标准规、设计容及设计原则 (18)4.3.3湿式电除尘器设备主要结构 (19)4.3.4设备性能参数表 (21)4.3.5电气系统 (22)4.3.6责任围 (23)4.3.7湿式电除尘器设备制造标准、技术及质量要求 (23)4.4脱硫塔、储罐防腐玻璃鳞片 (24)4.4.1设计、施工、检验和验收规和标准 (24)4.4.2性能保证 (24)4.4.3防腐分段设计要求 (25)4.4.4防腐材料要求 (26)4.4.5施工工序要求 (27)4.5第三方供货设备选择 (25)4.6 电气 (26)4.6.1 设计原则 (26)4.6.2 设计围 (26)4.6.3 装置供电电压规定 (26)4.6.4 允许电压降 (27)4.6.5 电气设备的的基本要求 (27)4.6.6 电气设备要求 (28)4.6.7 设备材料选型要求 (29)4.6.8 照明 (31)4.6.9 检修系统 (32)4.6.10 接地 (32)4.6.11 滑线 (33)4.7 测量、调节、保护和控制 (33)4.7.1 适用围 (33)4.7.2 目的 (33)4.7.3 一般要求 (34)4.7.4 控制系统 (34)4.7.5 仪表选型要求 (36)4.7.6 仪表选型 (38)4.7.7 控制系统的要求 (38)4.7.8 I/O卡件、系统接口要求 (40)4.7.9 火灾报警系统 (40)4.7.10 技术服务•••• (40)4.7.11 设计、供货围 (42)4.7.12 标准规 (44)4.7.13 计量单位 (45)4.7.14 仪表安装 (45)4.8 供方的质保期限 (45)五、供货围 (45)5.1 一般要求 (45)5.2 供方工程围 (46)5.3 设备制造及供货 (47)5.4设备及系统安装 (48)5.5土建工程 (48)5.6 设备清单 (48)六、技术资料和交付进度 (53)七、交货进度 (54)八、监造、检验和性能验收试验 (55)九、技术服务和设计联络 (57)十、现场施工基本要求 (61)十一.其它 (66)一、概述1.1 工程围本协议为锅炉烟气超低排放工程,设计原则必须满足烟气出口SO2≤35 mg/m3,烟尘含量≤5 mg/m3,NOX ≤50mg/m3,NH3逃逸量≤7.6 mg/Nm3的排放要求。
工程围包括本工程的氨法脱硫装置、SNCR脱硝装置、湿式电除雾装置以及所属的工艺、设备、土建(设计及施工由需方负责)、电气、控制、防腐保温、消防、照明、采暖通风、给排水(除工艺系统部分其余设计及施工由需方负责)等设计、设备制造及供货、施工安装及调试、人员培训等。
1.2 设计围设计围包括本工程的氨法脱硫装置、SNCR脱硝装置、湿式电除雾装置以及所属的工艺、设备、土建(设计需方负责)、电气、控制、防腐保温、消防、照明、采暖通风、给排水(除工艺系统部分其余设计由需方负责)、通讯工程、消防及火灾报警等设计。
装置设计围包括:(1)SNCR脱硝装置设计围:从脱硝还原剂输送至锅炉炉膛喷枪;(2)氨法脱硫装置设计围:从锅炉引风机出口旁路烟道预埋件至直排烟囱烟气排放;(3)湿式电除雾装置设计围:从吸收塔出口界面至直排烟囱界面;供方提出所需公用工程消耗量(包括生活水、工艺水、除盐水、低压饱和蒸汽、消防水、仪表空气、压缩空气、采暖等)及接口尺寸要求;用电负荷(装机容量、备用容量、最高负荷等);以及清净下水、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废渣、废气等排放量及去向。
本次工程的电源、汽/气源、水源等由需方接入装置界区外1m。
二、技术总则2.1 本协议适用于锅炉烟气超低排放工程,采用氨法脱硫、SNCR脱硝、湿式电除雾深层净化工艺,保证系统出口SO2≤35 mg/m3,烟尘含量≤5 mg/m3,NOX≤50mg/m3(在SNCR入口NO X≤150mg/Nm3时),NH3逃逸量≤7.6 mg/Nm3。
脱硫效率的计算界面为脱硫塔入口及出口。
工程容包括:氨法脱硫装置、SNCR脱硝装置、湿式电除雾装置以及所属的工艺、设备、土建、电气、控制、防腐保温、消防、照明、采暖通风、给排水等系统。
2.2 脱硫系统与锅炉房相对独立,自成体系。
为了便于脱硫与不脱硫运行两种工况之间的切换、以及脱硫塔的检修,在吸收塔进口烟道和旁路烟道分别设置挡板门。
本工程采用总承包方式,即整个脱硫系统的设备、电气、控制、设备及材料供货、施工、安装、调试、性能试验、培训等全部由供方负责(土建设计、施工由需方负责,供方提供详细设计条件)。
2.3 脱硫装置应能保证在锅炉负荷变动较大时(包括负荷变化速度、最小负荷)稳定、可靠运行。
2.4 脱硫系统须保证脱硫后排入烟囱的烟气温度不小于50℃。
2.5 本规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的条文,供方应保证设计、制造、安装符合本规和相关的工业标准。
2.6 在签订合同之后,需方有权提出因规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要求,具体项目由双方共同商定。
2.7 本规所使用的标准如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2.8 设备技术规1)本工程采用氨法烟气脱硫工艺,其脱硫装置技术规如下:处理标况烟气量 556049 Nm3/h处理工况烟气量 810000 m3/h入脱硫塔烟气含尘量≤50 mg/Nm3入脱硫塔烟气温度≤130 ℃系统总阻力≤2800 Pa脱硫塔出口烟气硫含量≤35 mg/Nm3脱硫塔出口烟气含尘量≤5 mg/Nm3NH3排放浓度≤7.6 mg/Nm3硫酸铵品质符合DL/T808-2002硫酸铵产品要求脱硫塔顶部增设湿电除雾器及直排烟囱,烟囱顶部标高90米。
2)现场布置2x150t+90t锅炉脱硫脱硝平面布置,预留备用脱硫系统位置。
2.9 公用工程工艺水、氨水、蒸汽、循环冷却水、电气、仪表空气、消防等系统及土建安装设计等相关共同工程余量考虑。
2.10 脱硝系统和设备至少满足以下总的要求:● SNCR脱硝不增加烟气阻力;● 脱硝装置设计在锅炉负荷30%-110%BMCR负荷围有效地运行;● 采用SNCR烟气脱硝技术,采用20%质量浓度稀氨水作为SNCR烟气脱硝系统的还原剂;浓度●在锅炉30%~110%BMCR负荷围,SNCR入口浓度不高于150mg/Nm3时,出口NOX不高于50mg/N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