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六 数字钟实验

实验六 数字钟实验

综合性实验
数字电路实验
实验六多功能数字钟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常见进制计数器的设计。

2.掌握秒脉冲信号的产生方法。

3.复习并掌握译码显示的原理。

4.熟悉整个数字钟的工作原理。

5.熟悉使用Multisim进行模拟仿真。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要实现的数字钟的功能是:
○1准确计时,以数字形式显示时、分、秒的时间;
○2小时计时的要求为“12翻1”,分与秒的计时要求为60进制;
○3具有校时功能;
○4模仿广播电台整点报时(前四响为低音,最后一响为高音)。

数字钟一般由晶振、分频器、计时器、译码器、显示器和校时电路等组成,其原理框图如下:
图6-1数字钟的原理框图
该电路的工作原理为:
由晶振产生稳定的高频脉冲信号,作为数字钟的时间基准,再经分频器输出标准秒脉冲。

秒计数器计满60后向分计数器进位,分计数器计满60后向小时计数器进位,小时计数器按照“12翻1”的规律计数,到小时计数器也计满后,系统自动复位重新开始计数。

计数器的输出经译码电路后送到显示器显示。

计时出现误差时可以用校时电路进行校时。

整点报时电路在每小时的最后50秒开始报时(奇数秒时)直至下一小时开始,其中前4响为低音,最后一响为高音。

分别为51秒,53秒,55秒,57秒发低音,第59秒发高音,高音低音均持续1秒。

1.晶体振荡器
晶体振荡器是数字钟的核心。

振荡器的稳定度和频率的精确度决定了数字钟计时的准确程度,通常采用石英晶体构成振荡器电路。

一般说来,振荡器的频率越高,计时的精度也就越高。

在此实验中,采用的是信号源单元提供的1HZ秒脉冲,它同样是采用晶体分频得到的。

2.分频器
因为石英晶体的频率很高,要得到秒信号需要用到分频电路。

由晶振得到的频率经过频器分频后,得到1Hz的秒脉冲信号、500Hz的低音信号和1000Hz的高音信号。

3.秒计时电路
由分频器来的秒脉冲信号,首先送到“秒”计数器进行累加计数,秒计数器应完成一分钟之内秒数目的累加,并达到60秒时产生一个进位信号,所以,选用一片74LS90和一片74LS92组成六十进制计数器,采用反馈归零的方法来实现六十进制计数。

其中,“秒”十位是六进制,“秒”个位是十进制。

图6-2秒计时电路图
4.分计时电路
“分”计数器电路也是六十进制,可采用与“秒”计数器完全相同的结构,用一片74LS90和一片74LS92构成。

5.小时计时电路
图6-3小时计时电路图
“12翻1”小时计数器是按照“01——02——03——……——11——12——01——02——……”规律计数的,这与日常生活中的计时规律相同。

在此实验中,小时的个位计数器由4位二进制同步可逆计数器74LS191构成,十位计数器由D触发器74LS74构成,将它们级连组成“12翻1”小时计数器。

计数器的状态要发生两次跳跃:一是计数器计到9,即个位计数器的状态为Q03Q02Q01Q00=1001,在下一脉冲作用下计数器进入暂态1010,利用暂态的两个1即Q03Q01使个位异步置0,同时向十位计数器进位使Q10=1;二是计数器计到12后,在第13个脉冲作用下个位计数器的状态应为Q03Q02Q01Q00=0001,十位计数器的Q10=0。

第二次跳跃的十位清0和个位置1信号可由暂态为1的输出端Q10,Q01,Q00来产生。

6.译码显示电路
译码电路的功能是将“秒”、“分”、“时”计数器中每个计数器的输出状态(8421码),翻译成七段数码管能显示十进制数所要求的电信号,然后再经数码管把相应的数字显示出来。

译码器采用74LS248译码/驱动器。

显示器采用七段共阴极数码管。

7.校时电路
当数字钟走时出现误差时,需要校正时间。

校时控制电路实现对“秒”、“分”、“时”的校准。

在此给出分钟的校时电路,小时的校时电路与它相似,不同的是进位位。

图6-4校时电路图
8.整点报时电路
图6-5整点报时电路图
当“分”“秒”计数器计时到59分50秒时,“分”十位的01014444Q
Q Q Q D C B A =,“分”个位的10013333Q Q Q Q D C B A =,“秒”十位的01012222
Q Q Q Q D C B A =,“秒”个位的00001111
Q Q Q Q D C B A =,由此可见,从59分50秒到59分59秒之间,只有“秒”个位计数,而4433221C A D A C A Q Q Q Q Q Q ======,将它们相与,即:443322C A D A C A C Q Q Q Q Q Q =,每小时最后十秒钟1C =。

在51、53、55、57秒时,“秒”个位的11A Q =,10D Q =;在59秒时,“秒”个位的11A Q =,11D Q =。

将C ,1A Q ,1D Q 相与,让500Hz 的信号通过,将C ,1A Q ,1D Q 相与,让1000Hz 的信号通过就可实现前4响为低音500Hz ,最后一响为高音1000Hz ,当最后一响完毕时正好整点。

9.报时音响电路
报时音响电路采用专用功率放大芯片来推动喇叭。

报时所需的500Hz 和1000Hz 音频信号,分别取自信号源模块的500Hz 输出端和1000Hz 输出端。

三、实验设备与器材
1.双踪示波器,脉冲源(可以使用实验箱所带信号源)。

2.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箱。

3.万用表等实验室常备工具。

四、实验内容
1.设计实验所需的时钟电路,自己连线并用multisim 调试。

2.设计实验所需的分频电路,自己连线并用multisim 调试,用示波器观察结果。

3.设计实验所需的计数电路部分,自己连线并用multisim 调试,将实验结果填入自制的表中。

4.设计实验所需的校时电路和报时电路,自己连线并用multisim 调试,记下实验结果。

5.根据数字钟电路系统的组成框图,按照信号的流向分级安装,逐级级联,调试整
个电路,测试数字钟系统的逻辑功能并记录实验结果。

五、实验步骤
1、秒计时电路:将“秒计时脉冲”接信号源单元的1HZ 脉冲信号,此时秒显示将从
00计时到59,然后回到00,重新计时。

在秒位进行计时的过程中,分位和小时位均是上电时的初值。

2、分计时电路:将“分计时脉冲”接信号源单元的1HZ 脉冲信号,此时分显示将从
00计时到59,然后回到00,重新计时。

在分位进行计时的过程中,秒位和小时位均是上电时的初值。

3、小时计时电路:将“小时计时脉冲”接信号源单元的1HZ 脉冲信号,此时小时显
示将从01计时到12,然后回到01,重新计时。

在小时位进行计时的过程中,秒
位和分位均是上电时的初值。

4、数字钟级连实验:将“秒计时脉冲”接信号源单元的1HZ脉冲信号,“秒十位进位
脉冲”接“分计时脉冲”,“分十位进位脉冲”接“小时计时脉冲”,此时就组成
了一个标准的数字钟。

进位的规律为:秒位计时到59后,将向分位进1,同时秒
位变成00,当分位和秒位同时变成59后,再来一个脉冲,秒位和分位同时变成
00,同分位向小时位进1,小时的计时为从01计时到12,然后回到01。

5、校时电路:拆掉上述级连时的连线。

再将“秒计时脉冲”,“校时脉冲”,“校分脉
冲”接信号源单元的1HZ秒脉冲信号,“秒十位进位脉冲”接“秒十位进位位”,
“分十位进位脉冲”接“分十位进位位”,“分校准”接“分计时脉冲”,“时校准”
接“小时计时脉冲”,此时就可以对数字钟进行校准。

S601校准分位,在校准分位
的过程中,秒位的计时和小时位不受任何影响,S602校准小时位,同样在校准小
时位时,秒位和分位不受影响。

6、报时电路的:保持步骤5的连线不变,将“报时输出”接扬声器的输入端(实验
箱右下角),“报时高音”和“报时低音”分别接信号源单元的1KHZ,500HZ信号。

将分位调整到59分,当秒位计时到51秒时,扬声器将发出1秒左右的告警音,
同样在53秒,55秒,57秒均发出告警音,在59秒时,将发出另外一种频率的告
警音,提示此时已经是整点了,同时秒位和分位均变成00,秒位重新计时,小时
位加1。

7、以上均是先连线,然后上电做实验。

六、实验预习要求
1.复习计数器、译码器及七段数码管的的原理及使用。

2.绘出实验各组成部分的详细电路图。

3.准备好实验用的表格等。

4.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弄清楚每一部分的实验原理。

七、实验报告要求
1.绘出整个实验的线路图。

a)分析、总结实验结果。

b)思考:若将小时电路改为“24翻1”,则应作什么修改?若要给电路加上整点报时
功能,几点则报几声,电路又该如何修改?
c)级连时如果出现时序配合不同步,或尖峰脉冲干扰,引起逻辑混乱,试思考如何
消除这些干扰和影响。

d)显示中如果出现字符变化很快,模糊不清,试思考如何消除这种现象。

八、元件分布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