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幼儿园)(201 /201 学年初)制定机关:教育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1】 33 号基础基111学校(机构)基本情况基础基112学校(机构)基本情况一、指标解释1.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指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中,面向少数民族学生实施的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活动。
包括一类模式、二类模式、三类模式。
一类模式:是指除汉语文(汉语)学科外,其他学科用民族语授课,使用民族文字教材的双语教学模式。
二类模式:是指除民族语文学科外,其他学科用汉语授课,使用汉语文(汉语)教材的双语教学模式。
三类模式:是指部分学科用民族语授课,部分学科用汉语授课的双语教学模式。
2.双语教学学生:是指接受双语教学的少数民族学生。
双语教学专任教师:是指面向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在双语教学岗位上从事双语教学工作的教师。
二、填报说明1.附属学校(园):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独立填报,在基础基111学校(机构)基本情况表中填写所附属高等学校(机构)的名称和代码。
2.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班: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12省(自治区)填报本项。
3.网管供水:即通常说的自来水,指市政供水部门通过管网将水输送至学校内。
4.自备水源:是指利用学校内的水窖、手压井、引泉水、大口井和机井等提供学校日常所需的饮用水。
5.卫生厕所:是指厕所有墙、有顶,贮粪池不渗、不漏、密闭有盖,厕所清洁、无蝇蛆、基本无臭,粪便必须及时清出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包含如下类型:①三格化粪池厕所,②粪尿分集式厕所,③三联沼气式厕所,④水冲式厕所(完整下水道水冲式)等。
6.安全保卫人员:包括从事安全保卫工作的校内职工、临时工、外聘保安公司等人员。
7.幼儿园填报本表。
基础基211幼儿园、幼儿班班数一、指标解释教学班:是指学校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二、填报说明1.幼儿班:是指在幼儿园不能满足需要的地区,依托其他学校举办学前教育(包括学前班)的组织形式。
在填报时,按照托班、小班、中班、大班进行填报。
对于小学附设的学前一年的教育形式,在填表时,请将幼儿数据填入大班,若存在混龄班的情况,也将数据填入大班,使用数据时,可按照年龄进行分类。
2.幼儿园填报本表。
三、校验关系表内关系列1=列2+列3+列4+列5基础基311幼儿园、幼儿班分年龄幼儿数一、填报说明1.离园(班)人数:是指完成学前教育,离开幼儿园(幼儿班)的幼儿人数。
幼儿班:是指在幼儿园不能满足需要的地区,依托其他学校举办学前教育(包括学前班)的组织形式。
在填报时,按照托班、小班、中班、大班进行填报。
对于小学附设的学前一年的教育形式,在填表时,请将幼儿数据填入大班,若存在混龄班的情况,也将数据填入大班,使用数据时,可按照年龄进行分类。
2.幼儿园填报本表。
二、校验关系表内关系列1=列2+列3+列4+列5列6=列8+列9+列10+列11列6>=列1列6>=列7行01=行04+行05+行06+行07+行08行01>=行02行01>=行03(行02,列6)=(行01,列7)基础基332在校生中死亡的主要原因一、填报说明1.打架斗殴:是指由于学生之间发生矛盾造成的死亡。
2.校园伤害:是指由于学校教职工对学生伤害造成的死亡。
3.刑事案件:是指由于外来人员入侵,在校园及校园周边实施犯罪造成的死亡。
4.幼儿园填报本表。
二、校验关系1.表内关系列1=列2+列3+列4+...+列23+列24行01=行02+行03基础基311幼儿园、幼儿班分年龄幼儿数单位:人基础基341在校生中其他情况及外国籍学生情况一、指标解释1.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
二、填报说明1.外国籍学生:是指在我国基础教育学校(机构)注册接受基础教育的外国籍儿童少年。
(该指标数据不计入在校生数中)2.幼儿园填报本表。
三、校验关系1.表内关系行01>=行022.表间关系[基础基341].(行01,列3)~[基础基341].(行01,列5)<[基础基311].(行01,列7)[基础基341].(行02,列3)~[基础基341].(行02,列5)<[基础基311].(行02,列7)基础基411幼儿园教职工一、指标解释1.教职工数:是指在各级各类学校(机构)全职工作,并由各级各类学校(机构)支付工资的编制或聘任制人员数。
编制人员:是根据原人事管理制度,人事关系和档案均在学校的人员。
聘任制人员:人事制度改革后,学校(机构)招聘录用的长期、全时工作人员,其人事关系在学校但档案不在学校。
基础教育教职工包括:园长、专任教师、保健医、保育员等。
2.专任教师:是指具有教师资格,专职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
3.保健医:是指在幼儿园(幼儿班)中从事幼儿医护工作的人员。
4.保育员:是指在幼儿园(幼儿班)中辅助教师负责婴幼儿保健、养育和协助教师对婴幼儿进行教育的人员。
5.代课教师:是指基础教育学校(机构)因专任教师缺编或专任教师因产、病假等原因,聘请代课一年以上的教师。
6.兼任教师:是指基础教育学校(机构)聘请校外具有教师资格、聘期在一年以上、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
二、填报说明幼儿园填报本表。
三、校验关系1.表内关系列1=列2+列3+列4+列5+列6行01>=行02行01>=行03行01>=行042.表间关系[基础基411].(行01,列2)=[基础基4211].(行01,列1)[基础基411].(行01,列3)=[基础基4211].(行02,列1)[基础基411].(行01,列2)=[基础基4212].(行01,列1)[基础基411].(行01,列3)=[基础基4212].(行02,列1)[基础基411].(行02,列2)=[基础基4212].(行01,列2) [基础基411].(行02,列3)=[基础基4212].(行02,列2)基础基411幼儿园教职工单位:人基础基4211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分学历、分专业技术职务一、指标解释1.专业技术职务: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的有明确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需要具备专门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才能担负的工作岗位。
2.高中阶段毕业:是指获得普通高中、成人高中、职业高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毕业文凭。
二、填报说明幼儿园填报本表。
三、校验关系1.表内关系列1=列2+列3+列4+列5+列6=列7+列8+列9+列10+列11+列122.表间关系[基础基411].(行01,列2)=[基础基4211].(行01,列1)[基础基411].(行01,列3)=[基础基4211].(行02,列1)基础基4212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分年龄一、填报说明幼儿园填报本表。
二、校验关系1.表内关系列1=列3+列4+列5+列6+列7+列8+列9+列10+列11列1>=列22.表间关系[基础基411].(行01,列2)=[基础基4212].(行01,列1)[基础基411].(行01,列3)=[基础基4212].(行02,列1)[基础基411].(行02,列2)=[基础基4212].(行01,列2)[基础基411].(行02,列3)=[基础基4212].(行02,列2)基础基4211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分学历、分专业技术职务单位:人基础基4212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分年龄单位:人基础基4411教职工其他情况一、填报说明1.幼儿园、小学、小学教学点、初级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职业初中、完全中学、高级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填报本表。
二、校验关系1.表内关系行01>=行022.表间关系[基础基4411].(行01,列1)~[基础基441].(行01,列4)<=[基础基411].(行01,列1)+[基础基412].(行01,列1)+[基础基413].(行01,列1) [基础基4411].(行02,列1)~[基础基441].(行02,列4)<=[基础基411].(行02,列1)+[基础基412].(行02,列1)+[基础基413].(行02,列1)+基础基4412专任教师其他情况一、填报说明1.幼儿园、小学、小学教学点、初级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职业初中、完全中学、高级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填报本表。
2.九年一贯制学校、完全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专任教师分开填报。
二、校验关系1.表内关系行01>=行02 行03>=行04行05>=行06 行07>=行08行09>=行102.表间关系[基础基4412].(行01,列1)~[基础基4412].(行01,列4)<=[基础基4211].(行02,列1)[基础基4412].(行02,列1)~[基础基4412].(行02,列4)<=[基础基4211].(行02,列1)基础基4411教职工其他情况单位:人基础基442专任教师接受培训情况一、填报说明1.教师进修培训:统计上学年教师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的,或经教育行政部门认可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组织的各类培训的人数。
一般由中央部委组织或认定的培训归类为国家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认定的培训归类为省级,地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认定的培训归类为地市级,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认定的培训归类为县级,学校组织的校本研修认定为校级。
2.幼儿园填报本表。
二、校验关系表内关系列1=列2+列8列2=列3+列4+列5+列6+列7行01=行03+行04+行05+行06+行07行01>=行02行08=行10+行11+行12+行13+行14行08>=行09行15=行17+行18+行19+行20+行21行15>=行16行22=行24+行25+行26+行27+行28行22>=行23基础基511幼儿园校舍情况一、指标解释1.校舍建筑面积:是指学校拥有产权,已交付使用的校舍建筑面积。
不包括尚未竣工的在建工程或已竣工未交付使用校舍、租借用校舍、临时搭建棚舍的建筑面积。
2.危房:是指结构已严重损坏,或承重构件已属危险构件,随时可能丧失稳定和承载能力,不能保证居住和使用安全的房屋。
3.生活用房:是指学校(教学点)拥有产权的为教职工和学生提供生活服务的用房。
不包括房改中已售给教职工个人的全产权房屋面积。
4.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组成的能承受垂直和水平荷载的结构称为框架结构。
框架按所用材料分为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框架等。
5.砖混结构:是指墙、柱等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砖、木、石或砌块砌体建造,楼盖和屋盖等水平承重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建造的房屋称为砌体结构房屋,也称为混合结构或砖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