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树分析法
2)最小径集在事故树分析中的应用
①表示系统的安全性:每一个最小径集都是保证事 故树顶上事件不发生的条件,是采取预防措施, 防止事故发生的一种途径。
②选择确保系统安全的最佳方案:每一个最小径集 都是防止事故发生的一个方案,可以根据最小径 集所含的基本事件个数的多少,技术上的难易程 度、耗费的时间以及投入的资金量,来选择最经 济、有效的控制事故的方案。
若B恒等于“1” A·1=A
1·0=0
1·1=1
• 逻辑非 • 设A是任何一个逻辑变量,逻辑变量A的逻辑非
确定另一个逻辑变量Z • A’=Z • 0’=1 • 1’=0
• 二、逻辑代数运算的基本性质 • 1.逻辑运算的基本性质 • 1)逻辑或 • 交换律:A+B=B+A • 结合律:A+(B+C)=(A+B)+C • 同一律:A+0=A • 0-1律:A+1=1 • 等幂律:A+A=A • 2)逻辑与 • 交换律:A·B=B·A • 结合律:A·(B·C)=(A·B)·C • 同一律:A·1=A • 0-1律:A·0=0 • 等幂律:A·A=A
• 建造对偶树的具体做法:只要把原事故树中的与 门改为或门,或门改为与门,其他的如基本事件、 顶上事件不变,即建造对偶树。根据相互对偶系 统的性质,则事故树的最小割集就是对偶树的最 小径集。
• 建造成功树:在对偶树的基础上,再把基本事件 及顶上事件改成它们的补事件。
• 德摩根的两种形式:
事故树、 成功树变 换示例
n
n
QT qi 1 (1 qi )
i 1
i 1
(四)事故树定量分析
• 如图所示的事故树, 各基本事件的概率分 别是:
• q1=q2=0.01 • q3=q4=0.02 • q5=q6=0.03 • q7=q8=0.04 • 求顶上事件发生的概
率?
(四)事故树定量分析
• 画出成功树,求原 树的最小径集。
3. 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在事 故树中分析中的作用
1)最小割集在事故树分析中的作用
①表示系统的危险性:最小割集越多,说明系统的 危险性就越大。由最小割集的定义可以看出,每 一个都表示事件发生的一种可能;事故有几个最 小割集,顶上事件的发生就有几种可能。
②表示顶上事件的原因组合:掌握了最小割集,对 于掌握事故发生规律、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很 大帮助。
2)最小割集的求法 布尔代数化简法
逻辑(布尔)代数的一般知识
•一、逻辑代数的一般知识 •1.逻辑值和逻辑变量
逻辑代数中的量只有两个不同的逻辑值“0”、“1” -逻辑值;在逻辑代数中表示相反的状态,两种相互 对立的方面,它没有数字含义。
逻辑变量:在某一过程中可取不同的量称为变量, 只能取0和1两个值的变量称为逻辑变量。
此外,使用、维修状况也要考虑周全。这就要求 广泛地收集有关系统的设计、运行、流程图、设备 技术规范等技术文件及资料,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 析研究。
2.选好顶上事件:建造事故树首先要选定一个顶 上事件,即系统不希望发生的故障事件。选好顶上 事件有利于使整个系统故障分析相互联系起来。
一般考虑的事件有:
对安全构成威胁的事件—造成人身伤亡、或导致设 备财产重大损失(火灾、爆炸、中毒、严重后果);
妨碍完成任务的事件—系统停工或丧失大部分功能; 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的事件—通讯线路中断、交通停 顿等妨碍提高直接受益的因素。
3.合理确定系统的边界条件 所谓边界条件是指规定所建造事故树的状况,表示 事故树建到何处为止
1)确定顶上事件; 2)确定初始条件:与顶上事件相适应的; 3)确定不许可事件—建树时不允许发生的事件; 4.调查事故事件是系统故障事件还是部分故障事件。 5.准确判明各事件间的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 6.避免门连门。
2)利用最小割集计算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
r
Q(T ) qi qi ... (1)r1 qi
j1 xiK j
1 jsr xiK j Ks
xiK j
3)利用最小经集计算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
p
p
Q(T ) 1 (1 qi ) (1 qi ) ... (1) p (1 qi )
➢ 熟悉系统。它是事故树分析的基础和依据。 ➢ 调查系统发生的事故。
2.事故树的编制
确定事故树的顶上事件:顶上事件是不希望发生的事件、 易于发生且后果严重的事件。
调查与顶上事件有关的所有原因事件。 编制事故树。
3.事故树定性分析:
依据事故树列出逻辑表达式,求得构成事故的最小割 集和防止事故发生的最小径集,确定出各基本事件的 结构重要度排序。
• 2.逻辑运算
• 1)逻辑或(逻辑加)“+”或“∪”
Z=A+B或(A∪B)
0+0=0 如果B恒等于“1” A+1=1
0+1=1
若B恒等于“0” A+0=0
1+0=1
1+1=1
• 2)逻辑与(逻辑乘) “-”或“∩”
Z=A·B或(或A×B、AB、A∩B)
0·0=0 如果B恒等于“0” A·0=0
0·1=0
事故树应用数理逻辑方法,可以对系统中各种危 险进行分析以及预测和评价,它还可以借助计算 机进行分析、计算。
一、事故树分析方法的特点
是故障事件在一定条件下的逻辑演绎推理方法,可以就某 些特点的故障状态作逐层次分析,分析各层次之间的各要 素的相互联系与制约关系,应用专门的符号标注出来;
能对导致灾害或功能事故的各种因素及逻辑关系作出全面、 简洁的形象描述,为改进设计、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提供依 据;
1)最小割集在事故树分析中的作用
③为降低系统啊危险性提出控制方向和预防措施: 每个最小割集代表了一种事故模式。由最小割集 可直观地判断哪种事故模式最危险、哪种次之、 哪种可以忽略、以及如何采取措施使发生的概率 下降。为了降低系统的危险性,对含基本事件少 的足以小割集应优先考虑采取安全措施。
④可以判定事故中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和方便计 算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
(三)事故树定性分析
主要工作:计算事故树的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
主要目的:分析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
1.最小割集 1)最小割集的概念 割集: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也就是 说,事故树中,一组基本事件能够引起顶上事件发生, 这组基本事件就称为割集。
最小割集: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基本事件 的集合。
它不仅可以分析元部件故障对系统影响,而且可以分析对 导致这些元部件故障的特殊原因(人、环境)进行分析;
它可作定性评价,也可定量计算系统的故障概率及可靠性, 为改善评价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定量分析依据。
它是图形化的技术资料,具有直观性。
二、事故树分析程序
1.准备阶段
➢ 确定所要分析的系统。合理地处理好所要分析系统与外界 环境及其边界条件,所分析系统的范围、明确影响系统安 全的主要因素。
• 2.逻辑或和逻辑与还有如下性质 • 乘对加的分配律: A(B+C)=AB+BC • 加对乘的分配律: A+BC=(A+B)(A+C) • 3.逻辑非有如下的基本性质 • 互补律:A+A’=1 A·A’=0 • 双重否律:A’’=A • 三、逻辑代数的两个基本定理 • 1.吸收律: A+AB=A A(A+B)=A • 2.得摩根定理(反演律)
事故树分析法
(Fault Tree Analysis)
事故树分析是安全系统工程的重要分析方法,事 故树也称故障树,它从一个可能的事故开始一层 一层地逐步寻找引起事故的触发事件、直接原因 和间接原因,并分析这些事故原因之间的相互逻 辑关系,用逻辑树图把原因以及它们的逻辑关系 表示出来。事故树分析是一种演绎分析方法,即 从结果分析原因分析方法。
一种是求结构重要系数,以系数大小排列各基本 事件和重要顺序;此种方法精确,但系统中基本 事件较多时就显得特别麻烦,繁琐。
另一种是利用最小割集或最小径集判断系数的 大小,排出顺序。
A.最小割集或最小径集排列法,采有此法时,可 遵循以下原则处理:
a.当最小割集中基本事件的个数相等时,在最小 割集中重复出现的次数越多的基本事件,其结 构重要度就越大。
其得分,按其得分多少,排出结构重要度的顺序。
例:某事故树最小割集:K1={x5,x6,x7,x8}; K2={x3,x4}; K3={x1}; K4={x2},试确定各基本事件的结 构重要度。
j1 xiPj
1 jsr xiPj Ps
j 1 xip j
(四)事故树定量分析
4)近似计算方法
在事故树分析中,若系统包括的逻辑门和基本事件达到数 百个或更多,其分析和计算都较困难,此时,可使用近似 的计算方法。近似算法有多种,现概要介绍3种:
(1)首项近似法 (2)平均近似法
r
Q(T ) F1 qi j 1 xiK j
4.事故树定量分析:
依据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求解顶上事件的发生概 率。在求出顶上事件概率的基础上,求解各基本事件 的概率重要度及临界重要度。
5.制定安全对策:
依据上述分析结果及安全投入的可能,寻求降低事故 概率的最佳方案,以便达到预定概率目标的要求。
事 故 树 分 析 流 程 图
常用事件及其符号
常用逻辑门及其符号
事故树分析法
建造事故树时的注意事项:
事故树反映出系统故障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 同时能使人一幕了然,形象地掌握这种联系与关系, 并据此进行正确的分析。
1.熟悉分析系统:建造事故树由全面熟悉开始。必 须从功能的联系入手,充分了解与人员有关的功能, 掌握使用阶段的划分等与任务有关的功能,包括现 有的冗余功能以及安全、保护功能等。
Q(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