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主任对初中新生入学教育的注意事项

班主任对初中新生入学教育的注意事项

班主任对初中新生入学教育的注意事项总体上:新生入学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教育:一是要从生活上来关心;二是从思想上去引导;三是从学习上去强化。

把学生的生活放在第一位是有其原因的。

每个学生刚来到一个新的生活学习环境,他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必然是生活上的问题,班主任应该是他们入学后最先认识的老师。

同时,基本上每个学校(除了一些城镇学校及山区学校)都要求新生进行为期几天的军训。

在这个基础上,作为班主任要及时地关心学生的生活问题,尽量第一时间为学生解除生活上的不良反应。

生活问题解决了,班主任对每个学生也应该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时班主任要注意思想方面的教育,端正学生迈入初中的学习目标、人生目标。

这时可以采取班会课的形式给学生进行整体的教育,发现有个别情况时,再找时间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最后是学习问题。

端正学生的思想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来到初中进行学习的目标,可是初中和小学有很大的不一样。

首先是课程多了,作业多了,肩上的担子也重了——要考重点高中啊!其次是同学都是来自不同地区的,不再是像小学那样相对集中在某个地区。

人际交往也成了新生的问题之一。

因此,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一有问题,要进行深入的调查并调解。

初中新生思想教育谈沈仕平初中一年级是中学的起始年级,学生在学习态度、思想品德、纪律观念、行为习惯、身体素质等方面能否朝好的方向发展,直接影响着他在整个中学阶段能否健康成长。

因此,初一是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年级。

怎样抓好这个关键年级呢?我认为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严。

抓入学教育,严格开端。

初一学生告别小学母校上中学,每个学生都带着抱负和理想,希望和追求,雄心壮志,打算在新学校勤奋学习,刻苦竞争,鹤立鸡群,得到老师的赏识,同学们的赞扬,显示自己的价值。

到新学校,对一切都有新鲜感,但他们对新学校还不够了解,也不知怎样做才能适应新环境、新要求。

因此,要抓住这个契机,一方面,向学生介绍新学校的光荣校史,校风、学风、教风“三风”建设,教育教学质量成果,带领学生熟悉学校环境;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全校各种规章制度、纪律要求。

学生一入校就进行严格管理,提出严格要求,加强严格教育,进行严格训练,要求严格遵守,违反严肃批评,让学生认识和体会到,教师严管理,“严师才能出高徒”,从而在思想品德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二、诱。

抓心理疏导,诱导引路。

小学生进入中学,一开始就从严要求,无可非仪。

但学生年龄较小,知识水平、心理和生理状况都还没脱离小学生特点,因此,对学生,必须抓心理诱导,教师不能简单粗暴,老是扳着面孔强迫学生守纪,一味责备、训斥学生这也不懂规矩,那也不合要求,一次闲话,一次不守纪律就下结论是调皮学生,一次考试成绩不高就说是低差生,教师要尊重学生,喜爱学生,信赖学生,平等真诚地对待学生,要在诱导疏通方面多下功夫,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给他们讲道理,教育启发,开导劝告,鼓励引导,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解决学生心理矛盾、失调和不平衡,消除心理障碍,减轻心理负担,使他们正确对待学校的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消除抵触情绪,逆反或畏手畏脚,无所适从心理,并理解、支持学校工作,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三、灌。

抓《思想政治课》教学,灌输培育。

《思想政治》课是中学的一门主要学科,是中学德育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认识,培养学生品质。

训练学生行为,以“知”导“行”。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真正发挥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

每个政治教师都应当教育家,不当“教书匠”。

四、范。

抓隐形教育,示范导向。

学生都具有向师性,在他们心目中,老师最有“权威”,“师者,人之模范也”。

老师一言一行都会给他们的影响,象春雨润物一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无形的熏陶和感染学生。

因此,每一个教师要为人师表,在工作、学习、品德、思想修养、仪表衣着、待人接物等方面每时每刻给学生以示范作用,言传身教,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得到活生生的榜样。

在新生入学教育会上的讲稿七年级的全体同学: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全校老师真诚的祝贺在座的200多名新同学光荣地成为我们横水一中的学生!又迈出自己迅速成长的一步,但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初中生,不会像转变称谓一样简单,初中不是小学的简单继续,而是一种转折和爬坡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当迅速行驶的汽车在转弯或上坡时,缺少心理准备的乘客很容易站立不稳而摔倒,同样在初中新生活开始的时候,如果我们缺乏心理准备,不能及时调整的话就会出现不适应,所以,今天我们把大家组织在一起要说的就是如何迈好中学第一步。

为了让同学们迈好初中第一步, 第一我给同学们提出四点希望:一、重新定位打造自己在初中这个新起点上,首先要重新定位自己,调整好心态。

也许你是踌躇满志的来到新学校,希望能展现自我的风采,但中学招生范围扩大,新集体里人才济济,以前出色的你不再拔尖,还可能评不上班干部,成绩不尽如人意,名次下滑……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这些挫折,但你千万要记住:不能就此心灰意冷、一蹶不振,我们要用不懈的努力一点点证明自己。

也许你在小学时表现一般,入学成绩比别人低,但不能就此盲目断定自己不行而自暴自弃,因为入学或摸底成绩只是代表过去,证明不了现在和将来,新的竞争刚刚开始,孰胜孰负还看今朝。

我们是一起迈入初中大门的,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不管小学是否优秀那都已成为过去,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都会困住前行的脚步,新的生活面前需要我们重新定位自己,打造自己。

二、课程增加改变学法小学主要是语文和数学两门课,而中学,初一就增加了英语、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初二将增加物理,初三还将增加化学,而且学习内容增多,难度加大,进度加快,猛增的学习量往往让我们应接不暇,颇有点狗咬刺猬,不知从何下口之感。

初中的学习状况改变了,再沿用小学的学习方法和方式显然无法适应,到了中学要注意哪些学习方法呢?第一要主动适应学校的教学方式。

中学改变了小学那种事无巨细式的教学方式,老师往往集中讲解难点、要点,并且讲过就不再重复,我们要主动去适应老师的授课方式,包括语音、板书、思路、要求以及某些教学习惯。

而在我们学校,我们实施是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教学方式,想做到这一点有几个诀窍:一是结构化预习,拿着书本随便翻看不是预习,预习是把第二天的内容利用导读单尽可能看懂,并找出不懂的地方,在课堂上做为重点解决,这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培养自学能力。

二是多请教,主动把自己的学习状况向老师介绍,有问题就大胆发问,积极交流,千万不要碍于面子而把听不懂的知识留到明天,从一开始就不能欠学习账,否则学习中的漏洞越来越多,到了高年级就难以弥补了。

第三是要做好复习评价,它是搞好学习的重要保证,就是在学习完了以后,坚持写学习反思日记,做好学习模块的归纳总结同学之间小组里面做好复习评价,从而来巩固我们的学习效果,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才能大幅得到提升。

第二要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

要解决科目多学习量大的问题,最好方法就是制定学习计划。

包括长期计划,新学期我的目标是什么,到期中期末我要达到什么水平,还可以找个竞争对手来激励自己;此外还有短期计划,也就是周计划、天计划,比如:我怎样安排这一天的学习和玩耍时间,利用什么时间做哪门作业,何时预习,何时做系统复习等等。

只要这样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小目标,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习,达到长远目标。

三要注意摸索适合自己的学法。

在初中阶段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体现的尤为突出,因为学习的难度加深、灵活性加大,不能单凭死记、死学,要讲究记忆的方法,注意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

而且各学科的特点不同,学法也有区别,我们在新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不断反思和调整,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法,做到事半功倍。

第三点建议: 学会适应学会交往适应学校环境的变化。

到了初中人际交往范围发生了较大变化,大家来自不同学校,彼此陌生,这时很多人会感到孤独,想念过去的同学,这都是正常的心态。

要摆脱这种不良状态,就要积极主动去熟悉新的班级和同学。

初来乍到,也许一个熟人也没有,你会感到孤立无援,但想一想大家不都一样吗,都没有朋友又都渴望交友,我们可以主动一些,大胆和同学搭话,热情为班级做事,比如问问同学叫什么,然后把你介绍给他;同学缺少什么,可以借给他;老师要发新书了,积极去帮忙;值日表还没有排好,主动去清扫卫生……无形之中你就和同学、老师“混”熟了,越来越融入这个新集体,朋友多了起来,陌生感自然会逐渐消失。

四、以新的行为规范要求自己到了中学阶段,许多行为规范发生了变化。

一进入中学校门,你就要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知道作为一名中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努力进行行为规范的训练。

这些行为规范看上去都很细小,对于你来说只要用心都会作得很好,养成良好习惯,迈好中学生活第一步。

第二、学生的素质和形象要求五会、五自、五相、五习惯、五能力“五会”:会做人、会学习、会健体、会劳动、会竞争1、学会做人。

以“博爱”为基础,以“修德”为核心,培养良好思想品行。

做到:(1)爱班级、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由小到大,树立爱国主义思想。

(2)爱父母、爱亲人、爱同学、爱老师、爱民族,由具体到一般,树立热爱人民,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3)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热爱科学,反对迷信;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环境。

(4)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团结协作,自重、自律、自信、自强、自立。

(5)有立志报效社会主义祖国的远大理想,有耐受挫折,战胜危难的顽强意志;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2、学会学习。

以“博学”为前提,以“育能”为中心,掌握“双基”,发展能力;具有广博知识,具备自学能力(走向社会后不断更新,不断发展的重要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实践能力(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学会健体。

掌握锻炼方法,养成锻炼习惯,保持身体健康;懂得生理、心理特点和卫生常识,加强自我调控,保持健康心态,形成健康人格。

4、学会劳动。

做家务、做农活,生活自理,养成勤劳品质;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具备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劳动技能。

5、学会竞争。

懂得“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不仅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人类社会的规律;具备竞争意识和能力,直面社会,直面人生,敢于竞争,善于竞争。

“五自”:自尊、自重、自信、自律、自强。

这是情商的主要内容,要求大家做到自尊而不自大,自重而不自负,自信而不自恃,自律而不自失,自强而不自狂。

“五相”:站相、坐相、听相、说相、吃相。

这是大家人格品位,人格修养的外在表现。

“五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工作习惯,良好的心理习惯。

“五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实践能力、生存能力、创新能力。

生活就是一方沃土,你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动;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