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章8.《货币供求及其均衡》习题

章8.《货币供求及其均衡》习题

第八章《货币供求及其均衡》习题一、判断题1.()货币需求量系一国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流量。

2.()货币需求量系流量概念。

3.()货币需求是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部门愿意而且能够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资产总量,所以货币需求量系流量概念,而不是存量概念。

4.()货币需求量是一定时点上和空间范围内资产的总量,所以属存量概念。

5.()货币需求主要研究的是一国一定时期内对现金货币的需求。

6.()货币需求量既包括现金货币的需求量,也包括存款货币的需求量。

7.()货币需求量反映的是一国一定时期内人们愿意以现金形式保有的财富量。

8.()货币需求是能力与愿望的统一。

9.()货币需求的测算主要分析的是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需求。

10.()其实金融学所研究的货币需求问题主要就是研究一定时期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有财富的数量。

11.()货币需求量并非为实测值。

12.()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

13.()货币需求量可看作是宏观管理当局的一个预测值。

14.()根据凯恩斯的解释,交易性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存在着稳定的正相关关系。

15.()投机动机分析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最具特色的内容。

16.()为满足投机动机而保有的货币量相当于储蓄的货币。

17.()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不同于预防性货币需求,而类同于交易性货币需求,为收入的递减函数。

18.()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假设中,货币资产是非生息资产。

19.()投机性货币需求与金融资产收益率成正相关关系。

20.()不管是交易性货币需求还是投机性货币需求,其均为市场利率递减函数。

21.()交易性货币需求与金融资产收益率成负相关关系。

22.()金融资产收益率与预防性货币需求成负相关关系。

23.()按照凯恩斯的解释,投机性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

24.()金融资产预期收益率的上升,必然会推升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增加。

25.()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投机性货币需求是现行利率的递减函数。

26.()不管是交易性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还是投机性货币需求,它们都是收入的递增函数。

27.()根据凯恩斯分析,预期利率上升,债券价格就会下跌,持币需求会增加。

28.()预期利率上升,债券价格就会下跌,投机性货币需求就会减少,所以现行利率水平与投机性货币需求呈正相关关系。

29.()预期利率趋降,债券价格就会推升,持债冲动会促使投机性货币需求上升,所以说利率是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减函数。

30.()根据凯恩斯分析,当利率降至足够低的水平时,由于持币机会成本的降低,货币需求就会变得无穷大,货币当局的货币供给会被无限膨胀的货币需求所吸收,货币政策将失效。

31.()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又称为流动性偏好理论。

32.()由于流动性陷阱的存在,所以央行试图通过货币供应量调节的措施其实是徒劳的。

33.()通胀预期往往会促使人们增加现期消费而减少持有现金货币的意愿,所以物价与交易性货币需求成逆向关系。

34.()财政收支也被认为是影响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变量。

一般认为预算收入有盈余,货币需求会减少。

35()收入分配结构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在二元经济国家国民收入在地区结构和人群结构方面存在严重的不平衡。

36()由于信用卡、支票等现代支付结算工具的广泛被应用,加大了商品交易的规模,所以那种认为信用的发达程度会大大降低货币需求水平的说法其实是没有依据的。

37.()在物价总水平有明显波动的情况下,区分并研究名义货币需求对于判断宏观经济形势和制定并实施货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38.()现代金融学主要从宏观的视角研究货币需求问题,几乎不涉及微观货币需求问题。

39.()现代西方经济学已基本摒弃了古典经济学家基于宏观视角的货币需求研究,而将研究的致力点放在微观视角的货币需求问题上。

40.()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是以完全的金币流通为假设前提的。

41.()现金交易数量说与收入货币数量说统称为现金余额数量说。

42.()现金余额学说是最早是由费雪提出的。

43.()现金余额学说在货币需求理论和方法方面都比现金交易说有了很大进步。

44.()托宾的最佳资产组合思想认为,当投资人全部资产为证券时,为了使风险的边际负效用递减,收益的边际效用递增,必然会抛售部分证券。

45.()在货币需求函数方面,弗里德曼提出了恒久性收入或永久性收入的概念,并强调该因素对货币需求的决定性作用。

46.()在货币需求理论上,弗里德曼与凯恩斯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恒久性收入对货币需求的决定作用,认为利率对需求的影响并不明显。

47.()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对利率其实并不敏感。

48.()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即为现金余额,是人们以货币形式保持财富的数量。

49.()货币供给是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放、创造、扩张的货币量。

货币供给量反映的是一个时期的变量,故其为流量而非存量概念。

50.()货币供给量系存量概念。

51.()货币供给量强调的是一国某一时点上金融机构的现金货币存量。

52.()货币供给量既是外生变量,又是内生变量。

53.()所谓货币供给量的外生变量,也就是市场变量。

54.()所谓货币供给量的内生变量,也就是国内政策性变量。

55.()货币供给在本质上具有内生性。

56.()中央银行是一国货币供给的唯一主体。

57.()其实商业银行也是一国货币供给的主体之一。

58.()中央银行是一国货币供给的源头。

59.()基础货币是只有中央银行才能创造的一种独有的负债形式。

60.()每个现金通货的持有人实际上都是商业银行的最终债权人。

61.()现金通货是由一国央行和其商业银行共同创造的。

62.()在现代信用制度下,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一样,各自创造着相应的货币。

63.()中央银行策源的货币供给渠道就是再贴现和再贷款。

64.()中央银行策源的货币供给渠道分别是信贷渠道和公开市场渠道。

65.()基础货币是商业银行在承担中央银行负债的同时获得的一笔资产。

66.()对黄金外汇储备的增加,意味着中央银行资金来源的增加。

67.()现金通货是一国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负债。

68.()存款货币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负债。

69.()人民币投放有别于其他央行的是强化再贷款渠道的唯一性。

70.()控制了基础货币就等于控制了全社会的货币供应量。

71.()所谓货币均衡即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

72.()那种将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基本相适应的状况当成货币均衡的理解其实是不准确的。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货币需求概念理解不正确的有( ) 。

A. 以一定时期为前提B. 以一定时点为背景C. 既定的经济和技术条件D. 特定部门为对象(注意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的区别)2.下列哪一项是对货币需求量概念的错误理解。

( )A. 理论上的预测值B. 仅指对现金货币的需求C. 能力与愿望的统一D. 存量概念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决定和影响货币需求量的因素。

( )A. 金融资产收益率B. 公务员规模C. 利率D. 刷卡消费比率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决定和影响货币需求量的因素。

( )A. 农业劳动力人数B. 财政收支状况C. 货币流通速度D. 高速铁路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发达程度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决定和影响货币需求量的因素。

( )A. 商品和劳务的可供量B. 企业家对利润的预期C. 货币流通速度D. 边际消费倾向6. 通常认为()与货币需求总量呈反方向变动。

A. 收入B. 价格C. 财政赤字D. 货币流通速度7. 通常认为()与货币需求总量呈正相关关系。

A. 利率B. 收入分配结构C. 财政盈余D. 货币流通速度8. 根据凯恩斯的解释,下列哪一项为非生息资产。

( )A. 货币B. 存款C. 债券D. 股票9. 根据凯恩斯的解释,()是投机性货币需求的递减函数。

A. 价格B. 收入C. 利率D. 金融资产收益率10. 凯恩斯分析投机性货币需求时所指的利率是()。

A. 现行利率B. 既往利率C. 预期利率D. 全不是11. 下列哪一项不是凯恩斯提出的货币需求动机。

()A. 预防动机B. 投机动机C. 交易动机D. 生产动机12. MV=PT是()A. 剑桥现金余额方程 B 凯恩斯货币需求公式C.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公式 D 费雪的现金交易方程13. ()是现代货币需求理论分析的基础。

A. 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学说 B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C.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D 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学说14. 资产选择理论是由()最早提出的。

A. 弗里德曼 B 凯恩斯C. 托宾 D 鲍莫尔15. 根据托宾的最佳资产组合思想,当投资人全部资产为证券时,为了使风险的边际负效用递减,收益的边际效用递增,必然会选择()。

A. 增持证券 B 抛售部分证券增持货币C. 抛售全部证券 D 都不是16. 提出货币需求不仅是利率的函数,且是所有资产预期收益率函数观点的是()。

A.马克思 B 凯恩斯C. 托宾 D 弗里德曼17. 下列哪一项对货币供给概念的理解不正确。

()A. 以一定时期为前提B. 存量概念C. 注资行为D. 央行系全社会货币资金投放的源头。

(注意区分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的关系)18. 下列哪一项对货币供给量概念的理解不正确。

()A. 流量概念B. 存量概念C. 名义货币供给量D. 既是外生变量又是内生变量。

19. 在整个货币供应过程中,哪个机构始终处于领导和核心地位。

()A.中央政府B.中央银行C.商业银行D.非银行金融机构20. 下列哪个机构不是货币供给的主体。

()A. 兴业银行B. 中国人民银行C. 中国农业银行D. 国家开发银行21. 现金漏损率(提现率)的提高,意味着()。

A. 基础货币投放增加B. 存款准备金的增加C. 超额准备金增加D. 商业银行存款总额的减少22. 超额准备率的提高,意味着()。

A. 存款准备金增加B. 法定存款准备金增加C. 现金漏损减少D. 商业银行存款总额的减少23. 超额准备率的提高,意味着()。

A. 基础货币投放增加B. 货币乘数放大C. 现金比率上升D. 商业银行存款总额的减少24. 在原始存款量不变的条件下,()导致商业银行存款总额增加。

A. 法定存款准备金增加B. 超额准备金率提高C.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D. 现金漏损率降低25.货币均衡的自发实现主要依靠()。

A.价格机制B.央行宏观调控C.利率机制D.汇率机制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货币需求概念理解不正确的有( )。

A. 流量概念B. 存量概念C. 能力与愿望的统一D. 仅研究宏观货币需求E. 以特定时点为前提F. 个体对现金资产的保有需求(注意区分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的关系)2.下列关于货币需求量概念理解正确的有( )。

A. 以一定时期为前提B. 存量概念C. 能力与愿望的统一D. 宏观总量概念E. 以特定时点为前提F. 特点时点上现金货币需求量3. 下列哪些属于货币需求量测算的外延范围(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