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车县第七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一、本册教学内容:本册教学内容包括负数、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1、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
2、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鸽巢问题”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鸽巢问题”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力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教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经历对“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7、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本册教学重点: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的教学。
四、本册教学难点:圆柱与圆锥、比例的教学。
五、教学建议1、依据《标准》划分的学习领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归类,依次进行整理和复习。
2、精简内容,突出整理和复习的重点,为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整理提供空间。
3、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注重所学知识的应用,发展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基础练习的基础上,提供具有综合性、挑战性的练习题,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
六、具体教学措施1、认真做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向课堂要质量。
2、多阅读与数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
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5、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数学。
6、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7、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8、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及时给学生提醒,及时纠正,逐步提高。
七、课时安排1、负数………………(3课时左右)2、百分数(二)……………(6课时左右)3、圆柱与圆锥………………(8课时左右)⑴、圆柱………………4课时左右⑵、圆锥………………3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4、比例………………(11课时左右)⑴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3课时左右⑵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2课时左右⑶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5、数学广角………………(3课时左右)6、整理和复习………………(20课时左右)⑴、数与代数………………7课时左右⑵、图形与几何………………6课时左右⑶、统计与概率………………1课时左右⑷、数学思考………………… 2课时左右⑷、综合与实践………………4课时左右第一单元教材分析负数(主备课人:陈晶)一、教学内容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整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来初步认识负数的。
主要内容包括:负数的认识和在直线上表示数。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在数轴上正确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
过程与方法:1、感受相反意义的量,提高对数的概念的认知能力。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培养学生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和负数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
2、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让学生体会正负数在实际中表示相反的含义。
2、强调正数前面可以加上“+”号,通常可以省略不写,负数前面的“-”号则必须写。
3、让学生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4、给出规定:数轴上的数,从左到右就是从小到大。
难点: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培养学生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有条理的思维习惯,运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教学结合。
五、单元教学课时:本单元建议用3课时第一单元负数(主备人:陈晶)第一课时负数的认识教学内容认识负数(教材2——4页的例1、例2、做一做及练习一1、、2、3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时课型:新授课 1课时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1、游戏: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②向前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③在银行存入了500元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
④零上10摄氏度2、谈话:(旅游,天气预报)二、教学例1: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1)出示温度计,观察:一小格表示多少摄氏度?5小格呢?10小格呢?(2)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氏度吗?你是怎么知道的?(3)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4)北京又是多少摄氏度呢?与南京的0℃比起来,怎样了呢?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5)观察、比较: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一样吗?教师介绍零上4摄氏度、零下4摄氏度的读写(6)小结: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为界线,用+4或4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4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
2、试一试: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并读一读。
3、听一段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记录下来。
4、小结:以0℃为界线,零上温度用正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
三、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P4第2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
(教师出示简单的文字介绍)。
2、看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3、你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记录一下这两个地方的海拔吗?(1)交流:珠穆朗玛峰—— +8844.43米或8844.43米。
吐鲁番盆地的海拔—— -155米。
(2)小结:以海平面为界线,+8844.43米或8844.43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155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四、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1、学生分类2、学生交流、讨论。
3、提出疑问:0到底归于哪一类?4、小结:0就象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但它谁都不属于。
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是必不可少。
我们把象+4、4、+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象-4、-155等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五、联系生活,巩固练习:1、练习一的第2、3题2、你知道吗: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____。
地球表面的最低温度是。
3、讨论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1)存折上的-800表示什么意思?(2)电梯里的1和-1表示什么意思?老师现在要到33层应该按几?要到地下3层呢?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七、作业:完成大练习册第1页八、板书设计:负数+4℃(4℃)0℃ -4℃+8844.43米(8844.43米) -155米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在数轴上表示数(主备人:陈晶)教学内容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教材5——7页的例3、例4及做一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教学重点、难点:负数与负数的大小比较。
课型与课型:新授课 1课时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8 5.6 +0.9 -39%+70 0 -82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摄氏度。
二、新授:(一)教学例3: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2、出示例3:(1)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
学生画完交流。
(3)教师在黑板上画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再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