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景观天桥方案

景观天桥方案

第一章标题1(三号黑体字加粗、1.5倍行距、居中、段前段后6磅)第一节标题2(四号黑体字加粗、1.5倍行距、居中、段前段后6磅)一、标题3(宋体四号字加粗、居中、1.5倍行距)1、标题4(宋体小四号加粗、居左、1.5倍行距)1.1、标题5(宋体小四号,居左、1.5倍行距)1.1.1、标题6(宋体小四号,居左,缩进1字符,1.5倍行距)(1)标题7(宋体小四号,居左、缩进2个字符、1.5倍行距)图片居中,且图片中文字大小不要超过正文文字大小正文(宋体小四号,两端对齐、首行缩进2个字符、1.5倍行距、段前0、段后0)标题未编至标题7时,正文文本中如需分条叙述时按照(1)、①的级别顺序进行编号。

在使用模板时应尽量按如下标准操作:1、定制各标题时,应按层次进行分级,不要随意设置,造成格式混乱;制定标题时尽量不使用自动编号,以免合稿时相互影响造成混乱。

2、在拷贝其它方案的文字时,采用无格式粘贴,再使用格式刷进行排版。

3、万一出现模板误操作,格式混乱时,不要保存文件、关闭文件后再进行操作。

4、页面设置,A3纸张,横向设置,页边距上下左各2.5厘米,右为3.0厘米,装订线1.0厘米,装订线位置左。

5、页眉页脚空白,页眉1.5厘米,页脚1.0厘米。

6、表格宽度为16.5厘米,居中。

7、页码暂不进行编辑。

8、CAD插图尽量采用黑灰红三色,尽量避免出现青色、紫色、黄色等打印后看不清楚颜色,CAD中字体均采用黑体,CAD所绘平面布置图、分区图、交通线路图等均需使用CAD2010以上版本进行全色彩填充。

图片文字采用五号宋体。

9、方案编制时,先进行文字内容的编辑,后插入相关章节背景图片(见附件)。

第二节景观天桥及多塔连接结构安装一、结构概况1、景观天桥支座景观天桥的26个隔震支座分别安装在塔楼T2、T3S、T4S、T5屋面,其中T2、T3S、T5各6个,T4S各8个,隔震支座预留空间为不小于2.5m*2.5m的矩形区域,具体安装要求待确定产品供应商之后确定。

1、景观天桥桁架景观天桥桁架结构主要分为三层,从上至下依次是主层结构、机电夹层以及避难层。

主体结构的主桁架为3组东西向连续桁架跨越4个塔楼,截面形式为箱型,主要截面尺寸为□1000x1000x65x65、□800x800x45x45、□600x600x35x35、□500x800x30x45、□300x600x18x35等。

垂直于主桁架方向,每4.5米安装一梯形次桁架连接3组主桁架,截面形式为箱型、H 型和圆管,主要截面尺寸为□800x800x50x50、□600x250x25x30、H600x350x25x30、Φ360x16、Φ550x18等。

1、景观天桥楼板景观天桥楼板为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楼板,组合楼板采用闭口型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楼板厚度为200mm。

1、围护结构景观天桥围护结构位于天桥桁架上方,由圆管构件组成半圆弧形的空间网架,围护结构高度约16m,跨度31m。

1、通往T4N连桥结构连桥结构主要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矩形框架结构,下层为桁架结构,主要截面尺寸有H600x400x12x30、H300x150x8x12、H400x400x12x25、□500x800x30x45、Φ400x18等。

二、安装方法1、安装方法概述根据景观天桥的平面布置,将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塔楼上方天桥,塔楼之间天桥和悬臂段天桥。

各部分天桥平面分布如图所示。

根据天桥结构的分布位置,选择最为合适的安装方法。

塔楼上方天桥结构拟采用高空原位散件拼装的方法进行安装,部分跨度较大位置设置胎架临时支撑。

塔楼之间天桥结构拟采用地面拼装,整体提升的方法进行安装。

悬臂段天桥拟采用自延伸散件高空原位拼装的方法进行安装。

屋顶围护结构安装概述顶部围护结构采用胎架支撑,分块吊装的方法进行安装底部围护结构:随次桁架下弦杆件一起安装。

1、分段计划根据景观天桥结构特点,分为主桁架、次桁架以及屋顶围护结构三个部分对天桥分段计划进行阐述。

1.1、主桁架分段1.1、屋顶围护结构分段1.1、次桁架分段整体流程考虑以A标段安装为主线,B标段区域连桥根据塔楼施工进度适时插入施工。

T4S塔楼上方连桥施工→T5塔楼上方连桥施工→T4S~5塔楼之间连桥整体提升→T5悬臂段连桥施工→T3S及T2上方连桥施工→T3S~T4以及T2~T3S塔楼之间连桥整体提升→T2及通往T4N连桥悬臂段施工→延迟构件施工三、工况分析1、拼装工况分析整体提升的结构地面拼装工况分析1、吊装工况分析塔楼上方及悬臂段天桥结构吊装工况分析1、提升工况分析提升钢结构的工况分析四、现场准备1、施工条件(施工前现场应该具备条件)1、场地布置(群楼屋面构件堆场布置、拼装场地布置、设备站位布置;屋面区域的场地布置)1、支座复测1、设备准备五、安装工艺1、支座安装支座大梁安装→隔震支座安装天桥位于四栋塔楼的顶部,支座安装测量必须建立统一的轴线控制网,精确测量全部26个摩擦摆式隔震支座的轴线位置,标高,并与T4N塔楼的衔接端进行闭合校正,确定最终的支座定位坐标。

同时,支座之间的相对位置会受到塔楼摆动的影响,需要结合监测数据作相应的调整。

(可以先临时固定,在提升合拢后最终固定)支座安装工艺1、塔楼上方天桥安装使用塔吊原位散件安装1、悬臂段天桥安装1、塔楼之间天桥安装1.1、整体提升概况景观天桥的安装难点主要在于天桥位置较高,底标高有193.15米,且纵横向跨度较大,结构杆件众多,自重较大。

若采用常规的分件高空散装方案,将会有大量高空悬空施工,不但高空吊装、焊接工作量巨大,而且存在较大的质量、安全风险,施工的难度较大,并且对整个工程的施工工期会有很大的影响,方案的技术经济性指标较差。

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的成功经验,将连体钢结构在安装位置的正下方楼面上拼装成整体后,利用“超大型构件液压同步提升技术”将其整体提升到位,将大大降低安装施工难度,于质量、安全、工期和施工成本控制等均有利。

本项目三个提升单元结构形式相似,提升安装工艺也相同,下面以提升单元一做具体介绍。

连体钢结构提升单元一在裙楼顶板进行拼装,同时,在连体钢结构两侧的主楼结构上,利用楼顶连体结构预装部分设置提升平台(上吊点),每榀主桁架设置2组提升平台,共计6组提升平台,每组提升平台上设置1台YS-SJ-180型液压提升器。

在已拼装完成的连体钢结构上弦结构处设置提升下吊点,并安装提升专用吊具,下吊点与上吊点间通过专用钢绞线连接。

1.1、总体流程(1)连体钢结构提升单元在其安装位置的投影面正下方裙房顶层的楼面上,拼装成整体提升单元;(2)在塔楼楼顶利用已拼装完成的连体结构设置提升平台(上吊点),对应每榀钢桁架设置2组,共计6组提升平台;(3)在提升平台上安装液压同步提升系统设备,包括液压泵源系统、提升器、传感器等;(4)在连体钢结构提升单元钢桁架上弦的两端与上吊点对应的位置安装提升下吊点提升临时吊具;(5)在提升上下吊点之间安装专用钢绞线及专用底锚;(6)调试液压同步提升系统;(7)张拉钢绞线,使得所有钢绞线均匀受力;(8)检查连体钢结构提升单元以及液压同步提升的所有临时措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9)确认无误后,按照设计荷载的20%、40%、60%、80%、90%、95%、100%的顺序逐级加载,直至提升单元脱离拼装平台;(10)提升单元提升约150mm后,暂停提升;(11)微调提升单元的各个吊点的标高,使其处于水平状态。

(12)再次检查连体钢结构提升单元以及液压同步提升临时措施有无异常;(13)确认无异常情况后,开始正式提升;(14)整体提升连体钢结构提升单元至距离安装标高约1000mm左右暂停提升;(15)测量钢桁架各点实际尺寸,与设计值核对并处理后,继续提升至连体钢结构接近设计位置,各提升吊点通过计算机系统的“微调、点动”功能,使各提升吊点均达到设计位置,满足对接要求;(16)连体钢结构提升单元与预装结构对接,形成整体;(17)连体钢结构对接工作完毕后,液压提升系统各吊点同步分级卸载,使连体钢结构自重转移至两侧主楼结构上,达到设计状态;(18)拆除液压提升设备,连体钢结构整体提升安装完成。

1.1、提升方案优点本工程中连体钢结构采用整体液压同步提升技术进行吊装,具有如下优点:(1)连体钢结构主要的拼装、焊接及油漆等工作在楼面的拼装胎架上进行,可用塔吊进行散件吊装,施工效率高,施工质量易于保证;(2)钢结构的施工作业集中在地面上,对其它专业的施工影响较小,且能够多作业面平行施工,有利于项目总工期控制;(3)连体钢结构上的附属次结构件等可在地面安装或带上,可最大限度地减少高空吊装工作量,缩短安装施工周期;(4)采用“超大型构件液压同步提升施工技术”吊装大跨度钢结构,技术成熟,有大量类似工程成功经验可供借鉴,吊装过程的安全性有保证;(5)通过连体钢结构的整体提升安装,将高空作业量降至最少,加之液压提升作业绝对时间较短,能够有效保证连体钢结构安装的总体工期;(6)液压提升设备设施体积、重量较小,机动能力强,倒运和安装方便,适合本工程的使用;(7)整体提升过程中,连体钢结构提升单元可利用液压提升系统设备长时间在空中精确悬停,有利于本方案的实施;(8)提升上下吊点等主要临时结构利用主体结构设置,加之液压同步提升动荷载极小的优点,以及提升平台的重复利用,可以使提升临时设施用量降至最小,有利于施工成本控制。

1.1、施工措施1.1.1、提升结构连接处分段连体钢结构主弦杆为连续结构,采用整体提升工艺吊装需将塔楼顶部结构预装到位,再对需要提升安装的连体钢结构桁架进行合理的分段,使之满足施工要求。

塔楼楼顶连体结构与支座直接安装到位;中间分段在地面上散件拼装,整体成型;分段接口处节间的部分斜腹杆影响主桁架的提升就位,根据提升安装所需尺寸预留后装段,在上下弦杆对接完成之后安装由于连体钢结构整体提升过程中,结构单元需从下至上通过各层钢牛腿。

为保证已安装牛腿结构不影响结构单元的提升过程,并从方便对口尺寸精确调整的角度出发,桁架的上下弦杆分段位置应错开;部分斜腹杆设置后装段,斜腹杆后装段长度预制时应放长至少50mm。

待现场主桁架提升到位,上下弦杆定位焊接后,根据实测长度对后装段现场下料后安装。

以上分段接口处根据安装对口、焊接工艺要求预留对口间隙,并应考虑设置对口工装件。

提升单元一桁架分段如下图所示。

1.1.1、提升吊点选择采用液压同步提升技术整体吊装大跨度连体钢结构,必须事先选择好合适的提升吊点。

吊点的选择应首先充分考虑到被提升结构的受力体系特点,以尽量不改变结构受力体系为原则,使得提升吊装过程中,结构的应力比以及变形情况均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提升吊点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

1.1.1、提升临时措施的设置采用液压同步提升设备吊装大跨度连体钢结构,需要设置合理的提升上下吊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