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生物实验室建设

中学生物实验室建设

10
(4)实验室的一般设置 见河北省中学实验室建设方案
11
2.中学生物教学仪器配备目录
中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说明(物理、化学、 生物、地理、文史、音乐、美术)
网址: /jyzb/jypb/zxjy. htm
12
四.中学生物实验室的管理
1。实验室组织管理 中学实验室管理实行分管校长负责制、实验
5
二、实验室工作内容
中学实验室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①实验室建设 ②实验室管理 ③辅助实验教学。 实验室工作体现在四个方面: ①仪器设备的全过程管理 ②仪器设备的质量管理 ③提高实验的开出率 ④实验室的全面管理。
6
三. 中学实验室建设
中小学校实验用房建设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国标GBJ99-86)1986年国
但它与教室又有所不同,应相对独立。 2 实验室应尽量南北向采光,门厅及主楼梯应靠近学校
主通道,便于与教学楼相连 3 当建筑地形受限时,应充分保证学生实验室的尺寸
和面积,中学实验室面积每间不少于(11.7×7.8) 平方米学生实验室应尽量保持长方形,避免使用扇性或 多边形,如需要造型变化,可通过楼梯、卫生间、仪器室 等功能用房实现。
第八讲 中学生物实验室建设
1
内容
一.实验室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二.实验室工作内容
三.中学生物实验室建设 1。实验室建设 2。中学实验仪器配置 四.中学生物实验室的管理
2
一.实验室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1.实验室工作的地位
在实验室采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还原、模拟、探究这 些现象中的基本过程,成为分析研究自然现象的基本手 段,也是学习自然科学的一种基本方法。学生可以在实 验教学中了解科学发展过程,掌握科学 的思维方法, 养成良好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从感性认 识角度增加自然科学知识。
室主任(实验组长)的工作职责 2。实验室人员素质 (1)素质要求 (2)队伍建设
13
3.设施设备管理(013) (1)仪器橱柜的管理 (2)实验室桌凳的管理 (3)实验室水电设施的管理 (4)其他同样设备的管理
14
4.仪器管理(重点) (1)仪器添置 (2)仪器验收 (3)仪器编号 (4)仪器分类与存放 (5)仪器维护与保养
家计划委员会制订;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996〕640号)
国家建设部、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制 订; 《中小学理科实验室建设规范》(教基 [2006]16号)教 育部制订。
上述标准和规范可登录:网站查询
7
三. 中学实验室建设
1. 实验室建设的通用要求 (1)、实验室的规划设计要点 1.学校实验室属于学校教学用房,应规划建设在教学区.
实验室将会全面向学生和社会开放,在开展课外实验和 科技活动或走向社会的实践中,让学生有机会施展自己 的才能,提高实践能力。
3
2.生物实验室的任务
(1)生物实验室是生物实验教学基地 (2)生物实验室可作为生物教学的专用教室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态度 (4)生物课外活动小组的活动基地之一
构建基于WEB的中学生物实验室 /Article. asp?id=722
17
实验室的管理
1.实验器具、药品、标本的管理 2.实验室的日常管理
18
五。生物园
1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9
(3)、实验室的确技术设计规范(006) 1.实验室的使用面积:90-110平方米/间,生均不小
于1.80平方米. 2.实验室平面 设计要求:①生均所占面积不小于
1.80平方米 ②实验桌面尺寸:1200mm×600mm ③ 第一排实验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500mm ④第一排边坐的学生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小于 30°⑤末排实验桌后沿与黑板距离不大于11000mm ⑥最后一排实验桌的后沿距后墙不应小于1200mm⑦ 前后两排实验桌间的净距离不小于600mm.
8
(2)实验室的功能分布原则 1、化学、生物这类需带水、通风等设施的实验室
应尽量放在低层。 2、同一学科实验室应尽量安排在同一或邻近层。 3、大小、开间、上下应基本对应,便于结构处理。 4、仪器室、准备室应与同学科实验室相连或相近。 5管理人员办公室应设在靠近主楼梯处,尽量使用
采光、通风条件较好的房间。
15
5.实验室帐册管理(重点) 建立健全实验室的财产帐是仪器在管理中保
持数量平衡的依据。实验室要建立“三本 帐”:总帐、分类帐、低值易耗品帐。 一、建立教学仪器帐 实验室应建立教学仪器分类帐、低值易耗品 帐、教学仪器总帐
16
四.中学生物实验室的管理
中学生物学实验室管理初 探 /article.as p?id=721
4
3.实验室工作的新要求
新课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将学习知识与学习 求知的 方法并重。将“过程与方法”列为课程目标之一,倡导 发挥学生能动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因此,实验教 学在新课程中受到普遍重视,地位得到空前提升。实验 内容大大增加,实验教学形式更加丰富,教教学学,学 学做做,做做想想,探究想学习贯穿在课程改革的全过 程。实验室越来越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