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牛郎织女

13牛郎织女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体会牛郎的悲惨命运和勤劳、善良的本性。
2.体会牛郎与老牛的亲密关系,进一步体会牛郎的心地善良。
一、谈话导入
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织女的故事。
专制、凶狠、残暴。
4.用一句话概括这部分的内容。
写牛郎一家被王母娘娘拆散和牛郎织女勇敢的抗争。
四、复述故事
1.练习复述故事,想想怎样复述得更有条理?
[让学生自己总结按照提纲复述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2.小组里复述故事,推荐代表在全班复述。
[一定注意让每个同学都有练习的机会,老师要参加到小组中倾听学生的复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理清层次。
2.体会牛郎与织女之间的感情。
3.认识“王母娘娘”的性格特征。
四、练习复述故事
1.明确方法:按照提纲练习复述。
2.同桌之间练习。
五、巩固延伸
1.对课文进行总结。
2.交流其它民间故事,拓宽文化视野。
一、复习导入
教师板书课题后,请学生简述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对牛郎的初步印象。
二、分析第二部分。
1、文中第十段是插叙,有何作用?
交代了织女的身世、遭遇和向往。
2、课文是怎样描写织女对人间生活的喜欢?有何作用?
明确:课文有一个排比句,渲染织女对劳动、家庭和乡村景物的喜欢,表明她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和满足,这样写与织女在天上没有自由、没有幸福的遭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三、分析第三部分。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13.牛郎织女
共几课时
共2课,第1课时
课型
讲读
第几课时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理清课文思路。
3.初步感受牛郎勤劳、善良的性格特点。





1、重点: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理清结构。
2、难点:对民间故事特点的理解。


三、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第一部分讲了什么?第二部分讲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概括,梳理提纲:
牛郎身世——照看老牛——老牛说话——织女下凡——相识织女
辛勤劳动——老牛留言——织女被抓——牛郎追赶——隔河相望
四、讲读第一部分。
1、牛郎的哥嫂是怎样虐待牛郎的?
明确:叫牛郎吃剩饭、穿破衣裳、夜里在牛棚里睡;哥嫂独占父亲留下的家产,把他赶出了家门。
默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以下问题(幻灯出示)。
1.这一部分作者写了哪四层意思?
先写王母娘娘下凡捉拿织女;次写牛郎披上老牛的皮上天追赶;再写被王母娘娘画下天河阻隔,最后写牛郎织女争得“鹊桥相会”的权利。
2.牛郎听说织女被抓走,采取了哪些做法?
急赶回家,披上牛皮,挑着孩子,追上天去。
3.王母娘娘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二、初读课文
1.画出不认识的字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2.小组内分自然段轮流朗读,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3.了解民间故事及特点:
民间故事是一种立足于现实而又富有幻想的口头文学作品,由于它反映劳动人民的要求和愿望,所以就广泛地流传在人民群众之中。
特点:它一般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语言口语化,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五、总结本课教学。
作业
设计
1.完成《习字册》。
2.完成《补充习题》一至三题。
3.完成《练习册》一至二题。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13.牛郎织女
共几课时
共2课,第2课时
课型
讲读
第几课时




1.初步学会阅读、分析和复述民间故事,分析人物形象,注意叙述语言的正确运用。
2.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并为之斗争的精神。


教学课件、民间传说故事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词。
3.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随着教师语言描述进入学习情境。
二、初读课文
1.学习字词。
2.练习朗读课文。
3.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4.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三、默读课文
1.尝试概括事的主要内容。
2.给故事的每个部分列小标题,从而理清故事的脉络。
3.会复述“牛郎织女”的故事。





教学重点:阅读故事,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复述故事。




教学课件




1.练习复述故事。
2.搜集其它的民间故事。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回顾上一课学习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了解插叙的作用。
2.体会织女对人间生活的向往之情。
从牛郎被歌嫂虐待的情节中,可以看出态度的丑恶和人情的淡薄。
2、牛郎和老牛的亲密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吃的草干净,喝的水干净,牛身上干净、牛棚里干净”,对牛精心饲养、关怀备至。
老牛对牛郎明白理解,对牛郎的哼曲、说话、商量事情等都能了解。
写老牛和牛郎的亲密关系,既反衬了牛郎孤苦无依的苦闷,突出牛郎命运的不幸,又表现了牛郎善良、勤劳的品质,为下文牛郎与织女的结合得到老牛的帮助埋下伏笔。
五、巩固延伸
1.你喜欢牛郎织女的故事吗?这个故事为什么能流传下来,家喻户晓?
[感悟到课文赞扬了牛郎织女勤劳、善良的品质和他们真挚的感情,它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和追求。]
2.交流其它的民间故事的资料。
作业
设计
1.把牛郎织女的传说讲给别的小朋友听。
2.完成《补充习题》剩下的题目。
3.选做《练习册》剩下的题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