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对比阅读
虽有嘉肴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兌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乙)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兌命》曰:“念终始典于学。
”其此之谓乎?
(《学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___________
也___________
(2)知困,然后能自强
..
(3)玉不琢.,不成器___________
古之王者
(4)是故
..
2.翻译下列句子。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3.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谈谈你对学习有什么新的认识?
玉石如果不加琢磨,就不会成为可用之器;人如果不通过学习,就不会明白人生宇宙的各种道理。
因此古代的君主在建立国家、统治百姓的时候,总是把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
《尚书》的《兑命》篇说:“要始终如一地注重学习。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四)阅读下面两段文言,完成26—30题。
(17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选自《礼记·学记》)
【乙】子夏①问曰:“‘巧笑倩②兮③,美目盼④兮,素以为绚⑤兮’。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⑥。
”曰:“礼后⑦乎?”子曰:“起⑧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⑨矣。
”(选自《论语·八佾》)
【注释】①子夏:孔子的学生卜商,字子夏。
②倩:笑得好看。
③兮:啊。
④盼:眼睛黑白分明。
⑤素以为绚:素粉来打扮。
⑥绘事后素:先有白底然后画画。
⑦后:后起,在仁德之后产生。
⑧起:发,启发。
⑨诗:指《诗经》。
26.用“/”划分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
(2分)
(1)然后能自强也(2)起予者商也
2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4分)
(1)不知其旨.也()(2)故.曰教学相长也()
(3)何.谓也()(4)子.曰:“绘事后素。
”()
28.把下边两句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29.用文中语句填空。
(4分)
甲文中的句子“”运用生活事例论述了实践的重要性;乙文所述之事印证了甲文中的句子“”。
30.读过甲乙两文,你在学习方面得到了什么启发?(3分)
【译文】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
’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
”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
【评析】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
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
礼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没有直说,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
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
26.(1)然后/能自强也(2)起予者/商也 27.(1)甘美(2)所以(3)什么(4)先生,即孔子 28.(1)感到理解不了,然后才能反省自己。
(或: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
)(2)启发我的人是卜商,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
29.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教学相长也(每空2分) 30.提示:围绕“重视实践(或学以致用)”“不懂就问(或
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勤于思考)”“博览群书(或多读书,读好书)”之一来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