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电与磁复习课件ppt+flash
电与磁复习课件ppt+flash
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及部件作用
静触点 衔铁
A
B
构造
电磁铁
返回弹簧
S
C
主要部分的作用:
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吸下衔铁
动触点
衔铁:和动触点组成一个绕支点转动的杠杆,带动动触点上下运动 返回弹簧:电磁铁磁性消失时,带动衔铁弹离电磁铁 触点:相当于被控制电路的开关(A、C静触点,B:动触点)
扬声器
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的一种装置。它主要由固定的 永久磁体、线圈和锥形纸盘构成。当线圈中通过电流时,线圈 受到磁铁的吸引向左运动;当线圈中通过相反的电流时,线圈 受到磁铁的排斥向右运动。由于通过线圈的电流是交变电流, 它的方向不断变化,线圈就不断地来回振动,带动纸盘也来回 振动,于是扬声器就发出了声音。
电磁铁
如果把一根导线绕成螺线管,再给螺线管 内插入铁芯,当有电流通过时,也可以像 永久磁体那样。这种磁体,在有电流通过 时有磁性,没有电流时就失去磁性。我们 把这种磁体叫做电磁铁。 即:内部带有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叫电磁铁
电磁铁的特点
1、磁性有无可以由通断电流来控制 2、磁性强弱可以由电流大小来控制 3、磁极极性可以电流方向来控制
磁场方向
电路中电流方向
电路中:从电池正极到负极 电池内部:从电池负极到正极 磁体外部:从N极出发,回到S极 磁体内部:从S极到N极
地磁场
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地磁场 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并不重合,稍 有偏离。世界上最早记述这一现象的人 是我国宋代学者沈括。
例题:在地球表面的某位置,发现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沿竖 直方向,且S极向下,则该位置是( ) A.地理北极附近 B.地理南极附近 C.赤道附近 D.无法判断
瓮安县银盏学校——任永富
磁体和带电体的区别
磁体 带电体
两种电荷(正、负) 两个磁极(N、S极) 吸引铁、钴、镍等 吸引轻小物体
同名磁极相斥 异名磁极相吸
同种电荷相斥 异种电荷相吸
磁极不能单独存在 电荷可以单独存在
磁
场
磁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物质,能使磁针偏 转。这种物质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把 它叫做磁场。 我们把小磁针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用 一些带箭头的曲线画出来,可以方便、 形象的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 线。
电生磁
电流的磁效应: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 发现: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它旁边的磁针发 生了偏转。 通电导线的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 方向有关。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通电螺线管的两端相当于条形磁体的两个极, 它的极性可以从小磁针的指向来确定。 改变电流方向,通电螺线管的N、S极正好对调。 这说明: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的 电流方向有关。 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 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 是螺线管的N极。
电动机
电动机的原理: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电动机的基本构造:
{
1.转 子:能够转动的线圈 2.定 子:固定不动的磁体
那么电动电流方向从而使线圈不停的转动
磁生电
电磁感应
由于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 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闭合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 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 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感应电流。
发电机
1、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物理学家是( ) A、奥斯特 B、焦耳 C、法拉第 D、安培
2、下列设备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的是:( ) A.电磁铁 B.电磁继电器 C.电动机 D.发电机
3.发电机的构造主要由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组成,电能是由_________转化得 来的. 4. 在研究电和磁的关系方面,有两位著名历史 人物及其重要发现需要铭记:奥斯特用实验的 方法发现了___________,法拉第用实验的方法 发现了__________.
5、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 ) A 导体在磁场中运动
B 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C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 割磁感线运动 D 闭合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交流电是指方向不变,大小发生改变的电 B 从电池中得到的是交流电 C 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的频率是60赫兹 D 交流发电机发出的电流是周期性变化的
电磁铁的应用
电磁起重机 电话 电磁继电器 电铃
电磁继电器
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衔铁、簧铁、弹簧、触点 组成。其工作电路由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 路两部分构成。 电磁继电器是电铃、电话和自控电路装置中的重要部 件,其实质是由电磁铁控制的一种开关,在电路中起 着类似于开关的作用。 电磁继电器是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 间接地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装置。电磁继电 器 就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