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控科工作计划

质控科工作计划

质控科工作计划篇一:XX年医院质控科工作计划XX年质控科工作计划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工作。

XX年质控科要在院领导及医务部主任的领导下,按照二级甲等医院评审细则要求,结合XX年质控工作的经验对医疗质量进行有效管理,现制定XX年工作计划如下:一、健全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医院医疗质量控制体系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质量管理职能部门、科室质控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的四级管理体系。

(一)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长负责,成员由业务副院长、质量控制科、医务科、护理部、门诊及临床、医技、药剂科等相关科室主任组成。

职责:主要是负责制定全院医疗质量控制目标、任务,并建立和不断完善关于医疗质量控制的规章制度和医疗质量考核标准;组织、实施全院医疗质量检查工作。

(二)质量管理职能部门:质控科牵头,组织医务科、护理部、门诊、医院感染科等对各科室质控情况进行及时全面监督管理;定期进行医疗质量的检查评比并提出奖惩意见;并对医疗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要求及整改意见。

质控科每周二参加科室早交班,每周三组织业务查房,发布质控报告,提出医疗质量改进的建议并追踪落实;每周一发放学习资料,每月一次“三基”考核。

以上结果均与绩效工资挂钩。

不定期聘请上级医院高年资、高级职称人员来我院讲课,对我院新进人员进行培训,组织我院业务学习,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我院整体业务水平。

(三)科室质控小组:各临床、医技科室设立质控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师、护士、药师等人组成。

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对质控小组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室质量管理目标、任务、措施及评价方法,对本科室医疗质量工作进行自查、总结、上报;督促落实各项医疗法规、规章制度,发现医疗安全隐患及时纠正;完善科室质控工作的记录及登记,对各种质量指标做好统计、分析、评价;结合本专业特点及技术水平,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技术操作规范、急救预案。

(四)个人质量管理:临床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等医务人员是医疗行为的具体操作者,是质量管理的第一道关口,是质量管理的重要保证。

职责:规范执行疾病诊疗常规和各项技术操作规范,认真规范填写各种医疗文书,确保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并为此负责。

二、明确职责,切实负责,履行岗位职责及工作制度让各类人员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范围、义务、权利、权限。

将工作职责分发给各类工作人员手中,并组织进行学习,使每个医务人员明白在自己的岗位上必须尽什么样的义务,工作权限是什么,什么时候该请示、汇报等,准确定位, 将责任明确到人。

三、建立、健全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以保证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落实,并根据质量管理要求完善落实其他相关制度。

(一)首诊负责制度。

(二)三级医师査房制度。

(三)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四)会诊制度。

(五)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六)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七)术前讨论制度。

(八)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九)分级护理制度。

(十)查对制度。

(十一)病历基本书写规范与病案管理制度。

(十二)交接班制度。

(十三)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十四)新技术准人及医疗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四、以病历质量为抓手,加强环节质量控制各级医务人员要做好本职工作,科室质控小组成员要履行职责,切实负起责任,保证病历质量和医疗安全。

五、加强我院医务人员梯队建设为从根本上提高我院医疗质量,使我院医疗质量得到持续发展,按照我院制订的相关制度,加强“三基三严”培训,加强临床导师制度的督察落实,加强我院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规范化培训。

六、建立、健全考核体系根据医院实际,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将对全院医疗质量负责;医务部对医疗质量进行检查、考核;质控科对医疗质量的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对考核结果和科室的绩效工资挂钩进行奖罚。

以上任务艰巨,工作量大,不是通过某个人的努力所能完成,在新的一年里,质控科希望得到院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得到临床各科室主任及全体医务人员的积极配合,通过医务科全体同仁的齐心协力,质控科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篇二:XX年质控科工作思路XX年质控科工作思路按照医院院新领导班子一年做准备、两年打基础、三年争取跨越式发展的部署,XX年是湖南省中医院很关键的一年,在本年度除了尽快完成新住院综合楼的封顶及周边门面拆迁的任务外,打基础、调结构、促改革,早日突破业务规模3个亿,这是全院上下努力奋斗的共同目标。

质控科在XX年的工作整体思路将围绕医院本年度共同目标,本着职能部门服务临床的基本要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力争为临床科室提供更优质的质控服务,确保医院XX 年发展目标的实现。

具体计划如下:一、明确质控目标本年度质控目标是严防丙级病历的出现、努力提高甲级病历率(至少超过90%),各种病历文书书写符合医院各级主管部门的其它要求。

二、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全院质控意识及质控能力1、本年度将利用各种机会(如科室交班、病历质控专题培训、医院内刊文章等)与全院各部门尤其是临床医务人员加强沟通、让大家真正认识到医疗文书质控的目的及意义、从而提高质控意识。

2、本年度将利用各种机会(如科室交班、病历质控专题培训、医院内刊文章等)对各级医务人员在医疗文书书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指导、逐步提高我院医疗文书质控的整体能力。

三、借鉴现代先进管理模式、引进科学管理方法本年度质控科将参照北京协和医院质控管理经验,把PDCA的管理模式引入我院质控管理工作,P(Plan)即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D(Do)即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Check)即检查,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明确效果,找出问题;A(Action)即处理。

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认可或否定,总结经验教训。

协和医院的做法:病房病历由住院医师书写,他们是住院病历质量的执行者;主治医师负病房病历质量的总体责任,是住院病历质量的计划者;总住院医师抽查运行病历质量,是住院病历质量的检查者。

检查内容在每周科主任、主治医师会议上由科主任总结,并在每月总结后全科宣讲,反馈给主治医师,科室还举办相应的病历书写方法讲座、定期业务学习,督促主治医师修改,形成了一个PDCA循环。

运行病历检查是指对在院病历进行的质量控制和检查,对运行病历进行抽查,变终末监控为事前、事中监控,能提高病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师的病历书写和临床思维能力,所以,每周的病历抽查是我科病历质控的关键环节。

我科共有病床66张,每周由总住院医师随机抽检10%的运行病历。

总住院医师查病历后,会根据病历的不同错误情况进行总结并定期在全科宣讲。

我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全国重要的内分泌学术和研究机构,外院内分泌科常见的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在我科住院病人中仅占30%左右。

结合这一特点,我科为住院医师和进修医师提供了系统的内分泌代谢病课程,内容涵盖各类内分泌疾病诊疗常规、各种疾病临床及基础研究进展等,并长期坚持每周三的文献汇报、每周五的全科查房等制度,而且相关专科教授和病房主治医师也对住院医师的工作给予尽心指导,使住院医师在专业技能方面取得进步,以减少病历错误。

我科还承担为全国内分泌代谢领域培养高端人才的重任,每年都有大量的专科培养医师、轮转医师、临床研究生和进修医师担任住院医师的工作。

因为进修医师、轮转医师水平参差不齐,且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需要一定适应过程,所以,我科在进修医师进病房担负住院医师责任之前,准备了1个月的实习期,以期让进修医师及早适应我科的病历管理,并逐步提高。

虽然我科的门诊量很大而且一直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我科也从未放松对门诊病历质量的要求,由科主任和门诊组长实施定期抽查,并于全科大会时适时讲评。

在指出病历缺陷的同时,我科还开展各种各样的优秀病历表彰、病历书写讲座等活动进行病历书写教育。

病历,不仅是患者疾病的记录,还是科学研究的依据和法律证据。

所以,优秀的病历应该像好的研究一样,有求精的设计、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

我科有良好的科研传统,刘士豪教授开启的内分泌科研之路正在薪火相传。

在纪念刘士豪教授百年诞辰时,科室展出了刘教授当年管理过的第一例胰岛素瘤病历,其流畅的书写、严谨的绘图、认真的分析和详尽的文献复习,都使后辈们获益匪浅。

科室还组织了多次参观医院优秀病历展览,让大家充分领略了刘士豪、张孝骞、林巧稚、史轶蘩等医学大家的病历风采,使大家对优秀病历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目前,我科的优秀病历呈现以下特点;1、采用多种表述方式对病史的详尽记录,不仅采用文字记录患者患病过程,而且采用示意图、表格的方式进行表述,使内容更加直观、清晰。

2、辅助检查和临床实验、临床有意义检查均需结合病人分析,有助于更深入地分析患者病情。

3、遇到临床问题,积极进行文献检索并寻找相关循证医学依据,并一一列举记录在病历上,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总之,科室病历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与医院的病历传统、医院职能部门的工作,科室的定期学习、科主任的及时反馈、专科教授的悉心指导、主治医师的自查督促、总住院医师的认真纠核和住院医师的辛勤劳动密不可分。

内分泌科正是通过定期业务学习、运行病历抽查、及时反馈整改、优秀病历展示等方法综合控制病历质量,使我科的病历质量长期保持了较高水平。

相信通过PDCA管理的引入,将不断提高我院医疗质控水平。

四、完善我院质控体系、持续改进我院质控组织机构1、根据医院人事新变化及新时代对医院的新要求、及时调整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病案质量管理考核小组成员及机构职能,最关键的是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及医院发展需要,推动医院切实履行各相关机构职能并积极开展卓有成效的相关工作。

2、完善我院组控、科控、院控三级质控体系,配合医院总住院制度、责任组长制度及科室综合绩效考核的改革,质控科争取尽快在今年进一步完善我院组控、科控、院控三级质控体系,改变以往医院质控就质控科一个部门参与的被动局面为全面参与、各负其责。

基本思路是每个科室设总住院1名(由主治医师或高年质住院医师担任、对科主任负责),责任组长1-3名(由副高或高年质主治担任,下面带主治、主治下面带住院医生,组成一个治疗组,治疗组对科主任负责),医疗质量的控制首先由治疗组完成组控,第二步由科主任及总住院完成科控,最后由质控科在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完成院级质控。

五、完善医院质控模式打破以往基本只有终末质控的格局,引入全程质控概念,不但要重视终末质控,更要重视环节质控和基础医疗质量的问题。

1、在做好终末质控的同时,加强重点科室、重点人员、关键环节的环节质控(主要是既往医疗质控中的问题较多科室、问题较多人员、问题较多环节)。

2、在做好形式质控的前提下(及时性、完备性),努力推动医疗文书的内涵质量(合理性及准确性)提高,首先是做没做,其次是做的怎么样?如何让病历体现患者到我院治疗过程的合理性及准确性,这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必须医院相关部门加强医务人员业务培训,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参照行业公认的最新诊断治疗标准为患者提供规范化医疗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