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学习体会感悟(精选多篇)师德学习体会教师是清贫的,然而是最富有的,教师是辛劳的,却又是最幸福的,教师的职业往往最容易被人忽略,但作为教师的社会价值,却是无与伦比的,教师用她的智慧与心血,去摆脱人类的愚昧无知,让孩子成为创造未来世界的能工巧匠,豪迈地走向绚丽多彩的明天。
--李吉林这段话,一直默默地照亮着我的心。
我体会到,为什么我身边有那么多的老师放弃休息时间给孩子补课,那么多的老师抱着病痛来上班,那么多的老师能无怨无悔地付出自己,燃烧自己,那是因为他们抱有一份责任心,对孩子负责,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以及对自己这份职业深深的热爱,对自己这份职业发自内心的浓浓的自豪感。
而我,在几天的师德培训中,也更加坚定了这样的信念--做个有责任心的好老师。
做个有责任心的好老师,我热爱着我的孩子。
每一位孩子都是一朵与众不同的小花。
有的小花绚丽,芬芳,有的小花朴素、无华,毫不起眼,但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好老师就必须像一个好园丁,对每一朵小花都细心呵护。
每一个孩子都是敏感的,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孩子,容易形成特别的性格,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来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
小骆原本是班级中一个比较开朗的孩子,体育成绩很不错,每次运动会都有出色的表现,平时爱玩爱笑,可是这几天好象有些不太对劲,坐在座位上闷声不响。
我很担心,问问他的好朋友,也都不清楚是怎么回事,问问他也不说。
抽空我打了电话给他的爸爸,才知道他的爸爸妈妈离婚了,他跟着爸爸,对于这件事孩子还不太能接受。
了解了实情的原委,我利用中午的时间,和他一起聊天,给他讲了几个故事,慢慢打开了他的心扉,他终于也愿意和我谈了,我告诉他,虽然爸爸妈妈离婚了,但他们还是会一样爱他。
我也打电话,让他的妈妈多关心关心他,给他打打电话。
在他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我也会像妈妈一样关心他,提醒他按时吃药,多问问他感觉怎样,终于,他又慢慢地露出了开朗的笑容,还回了原来那个健康阳光的男孩。
做个有责任心的好老师,我信任着我的孩子。
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优点,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想上进。
因此我也相信,只要老师悉心教导,每个孩子都能改好。
当孩子强烈地感受到这种信任,他会信心倍增,他会把自卑一扫而光,他会向教师期望的方向努力。
美国一名着名的教育家说过“赞美犹如阳光”,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便会成为其积极向上的原动力。
我教过的小聪同学,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接受能力比别人慢得多,别的孩子马上记住的知识点,他怎么也记不住,成绩落后了,慢慢地在同学面前他显得很自卑,同学们也有点看不起他,不愿意和他一起玩。
看到这种情况,我觉得这对孩子性格形成很不利,暗暗着急。
在随后的几次的劳动中,我发现他劳动非常积极,我也下意识地安排任务给他做,他都欣然接受。
在一次班会中,我特意表扬了他,以后他劳动更积极,同时,由于老师对他的表扬,上课也比以前认真多了,所以成绩进步不小,成绩有了进步,同学们也对他有了改观,愿意和他一起玩了。
这就是信任对孩子 * ,就像阳光对花儿是多么重要一样。
做个有责任心的好老师,我时时以身作则。
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孩子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孩子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孩子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 * 。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孩子们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
所以,教师需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
“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
”要孩子刻苦学习,自己就必须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孩子认真劳动,自己必须热爱劳动;要孩子讲文明礼貌,自己必须谈吐文雅,远离粗俗。
记得带一年级的时候,孩子们才上学不久,有几个孩子卫生意识不是很强,纸头乱扔,对一年级孩子,说很多道理也没有用,在平时,我的言传身教显得更为重要。
当我看见地上有纸就捡时,当我时常为班里绿色角的植物浇浇水,孩子们都看在眼里,慢慢地,他们也能主动这样去做,在别的一些事情上也一样,我用我的言行,对孩子潜移默化,让他们明白什么是正确的言行,让他们成为健康成长的花儿。
做个有责任心的好老师,我虚心好学。
学而不厌是教师的美德。
教师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人生引路人,首先自己必须要有广博的学识,因此,在平时,我也经常多看书,充实自己。
我还特别愿意和孩子们共读一本书,然后我们就会挑选其中感兴趣的一起讨论,谈谈自己的感受,让自己与孩子一起成长。
或许我们成不了伟人,或许我们的一生会平平淡淡,但这不要紧,当我们尽了自己的责任,教好自己的孩子,做好自己的工作时,让我们的孩子像每一朵花儿一样欣然绽放得的时候,我们的人生价值就得到了体现,生命意义也得到了延续。
师德学习学习感悟作为教师,首要的任务是教好书、育好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我们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
学习中我认识到我们老师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地更新教学方式。
但是以前我却认为:新的教学方式要使用多媒体,制作课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实际效果不一定有传统的“一块黑板两只粉笔”来得实在,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学方式相对比较传统化。
另外我也曾经错误地认为参加教研活动要牺牲许多休息时间,还有可能耽误上课影响学生成绩,所以近两年我虽然参加教研活动的次数算多的,但主动性不是很高。
今后我还要在教研科研上做领头人,和老师们一起走科研兴校,教研提质量的发展道路。
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不要遇难而退,要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
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
师德师风建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
* 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
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
在我的身边,许多老师敬业爱生的事迹常常感动着我,尤其是那些,他们是真正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的,这样的老师怎能不赢得学生的爱戴!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无类”,“同在一片蓝天下,孩子们应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虽然我们无法象太阳一样,将自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我们却可以象母鸡爱护小鸡一样,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
但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老师对学生如此关爱,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可?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那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
”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最重要特征。
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更喜爱前者。
青少年学生特别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
让我们时常想想教育家们的谆谆告诫:“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新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其主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
学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被平等对待是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是极大的精神激励。
尊重学生的实质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 1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孩子们的*和朋友”。
在学生心灵中栽下一棵尊重的幼苗,用爱心去浇灌,必将伴随其生命的成长竖起人格的参天大树。
“万紫千红随风去,冰心一片载玉壶”,这就是一位普通教师的高风亮节!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我想,教师所从事的就是这种叶的事业——平凡而伟大。
“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
师德 ,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其实,在日常的教育中,许多教师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
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我的师德学习感悟通过师德专题学习,我受益匪浅。
我反思自己,有些方面还做的不够,还有待于继续提高。
通过对专题的学习,我认为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注意自己提高师德修养。
从以下个方面努力: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
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
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
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
教师的具体工作不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还在于对学生师品 * 。
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懂得、各种事理。
这就要求我们应具有“学而不厌,悔人不倦”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