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动机的性能一、解释术语1、指示热效率2、平均指示压力3、有效燃料消耗率4、平均有效压力5、有效扭矩二、选择题1、通常认为,汽油机的理论循环为()A、定容加热循环B、等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多变加热循环2、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
在膨胀过程中,工质()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D、又吸热又放热3、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4、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A、定容加热循环B、定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多变加热循环5、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
在压缩过程中,工质()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D、又吸热又放热6、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用指示指标表示,因为指示指标以()A、燃料具有的热量为基础B、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C、气体对活塞的做功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7、表示循环热效率的参数有()。
A、有效热效率B、混合热效率C、指示热效率D、实际热效率8、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定中,假设燃烧是()。
A、定容过程B、加热过程C、定压过程D、绝热过程9、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
A、绝热过程B、吸热过程C、放热过程D、多变过程10、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
A、绝热过程B、吸热过程C、放热过程D、多变过程11、通常认为,低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加热循环。
A、定容B、定压C、混合D、多变12、汽油机常用的压缩比在()范围内。
A、4 ~ 7B、7 ~ 11C、11 ~ 15D、15 ~ 2213、车用柴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理论循环相似。
A、混合加热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C、定压加热循环D、卡诺循环14、非增压发动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缸内压力最低出现在()。
A、膨胀结束B、排气终了C、压缩初期D、进气中期15、自然吸气柴油机的压缩比范围为()。
A、8 ~ 16B、10 ~ 18C、12 ~ 20D、14 ~ 2216、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设燃烧是加热过程,其原因是()。
A、温度不变B、工质不变C、压力不变D、容积不变17、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原因是在膨胀过程中,工质()。
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D、又吸热又放热18、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原因是在压缩过程中,工质()。
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D、又吸热又放热三、填空题1、P-V图上曲线所包围的面积表示工质完成一个循环所做的有用功,该图称为_____________。
2、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复杂的_______________过程。
3、四冲程发动机的四个冲程为:进气冲程、_________________、作功冲程、排气冲程。
四冲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由进气、压缩、燃烧、_____________、和排气五个过程组成。
4、一个实际循环中,工质对活塞所做的有用功称为_________________。
5、升功率用来衡量发动机________________利用的程度。
6、同样排量的两种汽油机,其功率大小可能并不相同,说明强化程度和技术先进程度不同,衡量指标是 ________________ 。
7、同样排量的两种汽油机,在转速相同时,其功率大小可能并不相同,说明容积利用程度不同,衡量发动机单位气缸容积所发出有效功的指标是 ________________ 。
8、具有相同标定功率的两种柴油机,如果其质量不同,说明材料利用程度和技术先进程度不同,衡量指标是 ________________ 。
四、判断题1、比质量是指发动机的干质量与所给出的标定功率之比。
[ ]2、升功率是指发动机的标定功率与其质量之比。
[ ]五、简答题1、解释发动机的指示指标和有效指标的联系和区别。
2、什么是发动机的机械损失?它由哪些损失组成?3、发动机的指示指标有何作用?4、机械损失的测定方法有哪几种?分别适用于哪种机型?六、计算题1、测量得到某柴油机的有效功率P e= 130 (kW ),每小时消耗柴油量B= 35(kg / h),求该柴油机的有效燃料消耗率b e 。
2、某汽油机在转速n= 5000 (r / min)时,测量出其有效功率P e= 120 (kW ),求该汽油机的有效扭矩T eq。
3、有效燃料消耗率——单位有效功的耗油量(或,发动机在1小时内发出1 kW功率所消耗的燃油质量)。
二、发动机的换气过程一、解释术语1、配气相位2、气门重叠3、充气效率二、选择题1、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是指()A、进气过程B、排气过程C、进排气过程D、气门开启时期2、发动机的换气损失是指()A、进气损失B、排气损失C、进排气损失D、机械损失3、为了评价发动机进、排气过程中所消耗的有用功,引入的参数是()A、泵气损失B、传热损失C、流动损失D、机械损失4、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中存在气门叠开现象的原因是()A、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早开B、进气门晚关和排气门早开C、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晚关D、进气门晚关和排气门晚关5、充气效率用于评价发动机实际换气过程完善程度,它的物理意义是反映()A、机械效率B、流动效率C、换气效率D、容积效率6、为了利用气流的运动惯性,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以后,才关闭气门。
从上止点到气门完全关闭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A、排气提前角B、进气提前角C、排气迟闭角D、进气迟闭角7、在发动机超临界排气阶段,排气流动速度是()的。
A、低于音速B、等于音速C、高于音速D、亚音速8、为了增加流通面积,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之前,就开启气门。
从气门开始打开到上止点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A、排气提前角B、进气提前角C、排气迟闭角D、进气迟闭角9、在发动机强制排气阶段,排气流动速度是()的。
A、低于音速B、等于音速C、高于音速D、和音速无关10、为了利用气流的运动惯性,在活塞运动到下止点以后,才关闭气门。
从下止点到气门完全关闭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
A、排气提前角B、进气提前角C、排气迟闭角D、进气迟闭角11、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是指()。
A、进气过程B、排气过程C、进、排气过程D、气门开启过程12、发动机实际换气过程完善程度的评价参数有()。
A、机械效率B、热效率C、进气马赫数D、充气效率13、从发动机是能量转换装置角度,()也是发动机换气过程完善程度的评价参数。
A、燃烧损失B、传热损失C、换气损失D、机械损失三、填空题1、评价发动机换气过程的指标主要是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
2、进气损失与排气损失之和称为 __________ ,排气损失包括 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
3、一般将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分作自由排气、___________、进气和气门叠开四个阶段。
将进、排气门开关角度以及相对上、下止点的位置画出所得到的图称为____________。
4、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进、排气门开、闭的四个时期中,_________________的改变对充气效率的影响最大。
四、判断题1、在进、排气门开、闭的四个定时中,排气提前角对充气效率的影响最大。
[ ]2、从排气门打开到气缸压力接近排气管压力的这个时期,称为强制排气阶段。
[ ]3、在超临界排气期间,排出的废气量由缸内和排气管内的压力差来决定。
[ ]4、排气终了时,排气管内废气压力高,说明残余废气密度大,残余废气系数上升。
[ ]5、充气效率总是小于1的。
[ ]6、发动机进气终了的温度T a低于进气状态温度T s 。
[ ]五、简答题1、何谓气门叠开?增压发动机为何可以有较大的气门叠开角?2、引起工质进气终了温度T a高于进气状态温度T s的原因是什么3、分析发动机进、排气门提前开启和迟后关闭的原因。
4、泵气损失的含义是什么?与换气损失有何不同?5、提高发动机工作转速,从换气方面会遇到哪些阻碍因素?如何克服?六、综述题1、充气效率的定义是什么?试述影响发动机充气效率的主要因素。
七、分析题1、提高充气效率的技术措施有哪些?4、泵气损失的含义是什么?与换气损失有何不同?三、车用发动机的废气涡轮增压一、解释术语1、增压度2、增压比二、选择题1、发动机采用增压后易出现()。
A、机械负荷下降和热负荷上升B、机械负荷上升和热负荷下降C、机械负荷和热负荷均下降D、机械负荷和热负荷均上升2、恒压增压系统宜采用()。
A、低增压B、中增压C、高增压D、视情况而定3、下列几种增压系统中,增压后油耗反而增加的是()。
A、废气涡轮增压B、气波增压C、机械增压D、复合式增压4、脉冲增压系统宜采用()。
A、低增压B、中增压C、高增压D、视情况而定5、离心式压气机的进气道截面是()。
A、逐渐收敛B、逐渐扩大C、不变D、视情况而定6、径流式涡轮机的进气涡壳截面是()。
A、逐渐收敛B、逐渐扩大C、不变D、视情况而定7、表示发动机增压后使功率得到提高程度的概念是()A、增功度B、增功比C、增压度D、增压比8、发动机采用增压措施的目的是()A、减少供油B、提高功率C、提高转速D、减少噪声9、废气涡轮增压器中,涡轮机的作用是()A、压缩空气B、增加进气C、快速排气D、利用废气能量10、废气涡轮增压器中,压气机的作用是()A、快速进气B、增加进气C、快速排气D、增加排气三、填空题1、增压是将空气压缩并供入气缸,用以提高空气_____________,增加进气量的一项措施。
2、在发动机中应用最普遍、最有效的是_________________增压系统。
3、在低负荷区,由于涡轮增压器的能量转换不好,所以增压柴油机的_____________没有明显改善。
4、涡轮增压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轴流式涡轮两类。
5、废气能量利用的两种基本形式是恒压增压系统和_________________系统。
6、在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联合工作时,彼此没有机械联系,它们是通过__________来传递能量的。
四、判断题2、增压对发动机的噪声污染有改善作用。
[ ]4、增压对发动机的排气污染有改善作用。
[ ]1、增压后发动机的排气污染和噪声均有所改善。
[ ]2、选用增压器时,应使发动机的特定工况点落在压气机特性曲线的高效率区。
[ ]3、增压器的涡轮机是一种将发动机的废气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动力装置。
[ ]4、与恒压增压系统相比,脉冲增压系统的加速性能较好。
[ ]5、在低增压时宜采用恒压增压系统,而在高增压时宜采用脉冲增压系统。
[ ]四、燃料与燃烧一、解释术语1、过量空气系数2、空燃比3、着火方式二、选择题1、柴油的十六烷值反映其()A、着火性能B、抗爆性能C、安全性能D、点火性能2、一般说来,提高汽油机的压缩比,要相应提高所使用汽油的()A、热值B、点火能量C、辛烷值D、馏程3、极其细小油滴群的燃烧,可以看作是()A、预混燃烧B、扩散燃烧C、喷雾燃烧D、混合燃烧4、颗粒粗大的油滴的燃烧,应该看作是()A、预混燃烧B、扩散燃烧C、喷雾燃烧D、混合燃烧5、以下燃料中,已经作为汽车燃料得到实际使用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