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MATLAB的2ASK调制与解调设计

基于MATLAB的2ASK调制与解调设计

目录目录 (1)第一部分 (2)1.设计任务及要求 (2)1.1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技术指标 (2)1.2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2)2.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2)3.课程设计提交的成果 (3)第二部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前言(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设计题目 (4)2.1 课程设计内容 (4)2.2 课程设计要求 (4)3.2ASK调制与解调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1 2ASK的调制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2 2ASK的解调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设计内容与步骤 (7)4.1 2ASK调制与解调及相应的仿真图 (7)4.2 基于simulink的调制电路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5.结论 (19)6.结束语 (20)7.参考文献 (20)附录 (21)第一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任务及要求1.1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技术指标现代通信系统要求通信距离远、通信容量大、传输质量好。

作为其关键技术之一的调制解调技术一直是人们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从最早的模拟调幅调频技术的日臻完善,到现在数字调制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信息的传输更为有效和可靠。

二进制数字振幅键控是一种古老的调制方式,也是各种数字调制的基础。

本课程设计主要是利用MATLAB集成环境下的Simulink仿真平台,设计一个2ASK调制与解调系统.用示波器观察调制前后的信号波形;用频谱分析模块观察调制前后信号频谱的变化;加上各种噪声源,用误码测试模块测量误码率;最后根据运行结果和波形来分析该系统性能。

通过Simulink的仿真功能摸拟到了实际中的2ASK 调制与解调情况。

1.2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用MATLAB软件编程实现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调制与解调;2)给出对应的时域波形和频谱图;3)使用simulink建立2ASK频带传输模型,用示波器显示结果;4)列出本次课程设计的Matlab的代码。

2.课程设计进度安排第一阶段 2013年6月 23日- 2013 年6月 25日收集资料、查阅相关书籍第二阶段 2013年6月26 日 - 2013 年6月27日确定方案、软件设计第三阶段 2013 年 6月27 日 - 2013年6月29日软件调试、写作初稿第四阶段 2013 年 6月9日 - 2013年7月3日修改、定稿、打印、答辩3.课程设计提交的成果1)设计说明书2)图样资料a) 2ASK调制解调的图;b) 对应的时域波形和频谱图;c) simulink仿真图;3)具体内容4)查阅文献第二部分正文1. 前言(绪论)本课程设计主要是深入理解和掌握振幅通信系统的各个关键环节,包括调制、解调、滤波、传输、噪声对通信质量的影响等。

在数字信号处理实验课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掌握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原理及实现方法。

掌握 2ASK 解调原理及其实现方法,了解线性调制时信号的频谱变化。

理解2ASK 的调制和解调原理并用 Simulink软件仿真其实现过程,用 Simulink 分析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频谱的变化。

认识和理解通信系统,掌握信号是如何经过发端处理被送入信道然后在接收端还原。

会画出数字通信过程的基本框图,掌握数字通信的2ASK调制方式,学会运用MATLAB来进行通信系统的仿真;学会2ASK传输系统的二级调制解调结构,测试2ASK传输信号加入噪声后的误码率,分析2ASK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2.设计题目基于MATLAB的2ASK调制与解调设计2.1课程设计内容利用MATLAB集成环境下的Simulink仿真平台,设计一个2ASK调制与解调系统.用示波器观察调制前后的信号波形;用频谱分析模块观察调制前后信号频谱的变化;加上各种噪声源,用误码测试模块测量误码率;最后根据运行结果和波形来分析该系统性能。

2.2课程设计要求1.熟悉MATLAB环境下的Simulink仿真平台,熟悉2ASK/2ASK系统的调制解调原理,构建调制解调电路图。

2.用示波器观察调制前后的信号波形,用频谱分析模块观察调制前后信号的频谱的变化。

并观察解调前后频谱有何变化以加深对该信号调制解调原理的理解。

3.在调制与解调电路间加上各种噪声源,用误码测试模块测量误码率,并给出仿真波形,改变信噪比并比较解调后波形,分析噪声对系统造成的影响。

4.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求独立完成课程设计的全部内容。

3. 2ASK 调制与解调原理3.1 2ASK 调制原理2ASK 二进制振幅调制就是用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控制正弦载波的幅度,使载波振幅随着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而变化,而其频率和初始相位保持不变。

信息比特是通过载波的幅度来传递的。

其信号表达式为:0()()cos c e t S t t ω=⋅,S(t)为单极性数字基带信号。

由于调制信号只有0或1两个电平,相乘的结果相当于将载频或者关断,或者接通,它的实际意义是当调制的数字信号“1”时,传输载波;当调制的数字信号为“0”时,不传输载波。

2ASK 信号的时间波形e 2ASK (t)随二进制基带信号S(t)通断变化。

所以又被称为通断键控信号。

典型波形如图3-1所示。

图 3-1典型2ASK 波形e 2ASK (t)为已调信号,它的幅度受s(t)控制,也就是说它的幅度上携带有s(t)的信息。

由于二进制的随机脉冲序列是一个随机过程,•所以调制后的二进制数字信号也是一个随机过程,因此在频率域中只能用功率谱密度表示。

2ASK 信号功率谱密度的特点如下:(1)由连续谱和离散谱两部分构成,连续谱由信号g(t)经线性调制后决定,离散谱由载波分量决定;(2)已调信号波形的带宽是基带脉冲波形带宽的二倍。

在二进制数字振幅调制中,载波的幅度随着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实现这种调制的方式有两种:(1)模拟相乘法:通过相乘器直接将载波和数字信号相乘得到输出信号,这种直接利用二进制数字信号的振幅来调制正弦载波的方式称为模拟相乘法,其电路如图3-2所示。

在该电路中载波信号和二进制数字信号同时输入到相乘器中完成调制。

(2)数字键控法:用开关电路控制输出调制信号,当开关接载波就有信号输出,当开关接地就没信号输出,其电路如图3-3所示。

图3-2模拟相乘法图3-3数字键控法3.2 2ASK解调原理2ASK/OOK信号有两种基本的解调方法:非相干解调(包络检波法)和相干解调(同步检测法),相应的接收系统如图3-4、图3-5所示。

图3-4非相干解调方式图3-5相干解调方式抽样判决器的作用是:信号经过抽样判决器,即可确定接收码元是“1”还是“0”。

假设抽样判决门限为b,当信号抽样值大于b时,判为“1”码;信号抽样值小于b 时,判为“0”码。

当本实验为简化设计电路,在调制的输出端没有加带通滤波器,并且假设信道时理想的,所以在解调部分也没有加带通滤波器。

图3-62ASK 信号非相干解调过程的时间波形4. 设计内容与步骤4.1 2ASK 调制与解调与相应仿真图通过编写M 文件程序(见附录),产生随机信号,对每一模块编程后。

程序中注有需注意语句及解释。

运行程序,实现2ASK 的调制与解调过程。

本次设计采用模拟调制法(相乘器法)和相干解调法。

本次仿真使用相干解调方式:2ASK →带通滤波器与→与载波相乘→低通滤波器 →抽样判决 →输出4.1.1产生信源a=randi(1,10,2);%生成的(1,10) 矩阵的随机二进制数字,标量为正,取值为[0,2-1]11111abcd4.1.2产生载波f=150;carry=cos(2*pi*f*t);进行2ASK调制st=m.*carry;(m=a(ceil(15*t+0.01)); %保证在t=0, 0.999之间的时候,每次t的跳跃都会产生整数倍的“增益”可以清楚的看到,2ASK实现了频谱的搬移,将基带信号搬移到了fc=150hz的频率上而且若只计频谱的主瓣则有:B2ask=2fs=10,fs=1/Ts=5其中Ts为一个码元宽度即:2ask信号的传输带宽是码元传输速率的2倍4.1.3 加高斯噪声nst=awgn(st,70);4.1.4相干解调之乘以相干载波(带通滤波器省略)nst=nst.*carry;利用相干载波作用,得到最初的数字基带信号,并且将高频信号搬移到100hz的频率上。

4.1.5低通滤波器wp=2*pi*2*f*0.5;%通带截止频率ws=2*pi*2*f*0.9;%阻带截止频率Rp=2;%Rp是通带波纹,As是阻带衰减As=45;[N,wc]=buttord(wp,ws,Rp,As,'s');%计算巴特沃斯滤波器阶次和截至频率[B,A]=butter(N,wc,'s');%频率变换法设计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h=tf(B,A); %转换为传输函数dst=lsim(h,nst,t);%画出系统h对由nst和t描述的输人信号的时间响应通带截止频率50hz,阻带截止频率90hz。

4.1.6抽样判决k=0.25;pdst=1*(dst>0.25);抽样判决过程中会产生延时是因为判决标准为0.25,只有当输入信号>0.25时才判决为1。

仿真结果:4.2基于simulink的 2ASK调制电路分析4.2.1 Simulink模型的建立通过Simulink的工作模块建立2ASK二级调制系统,用频谱分析仪观察调制前后的频谱,用示波器观察调制信号前后的波形2ASK调制电路设计首先启动Matlab,输入Simulink并回车启动Simulink模块,然后添加模块。

本电路需要的模块如下:正弦波源,这里使用的是Signal Processing Blockset\DSP Sources\Sine Wave,设定其幅度为2V,频率为2Hz。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