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制作中音视频素材
管理规定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后期制作中音视频素材管理办法
非线性编辑系统是目前较理想的后期节目制作环境,它提供了编辑的方便性、随意性和多代复制画质无损失等优点。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感到非线性编辑系统有不尽人意之处,出现了如素材的存贮时间受硬盘等条件的限制,上载耗时、对素材的管理不直观、系统运行慢和死机等现象。
我司霞之诺科技视频制作处理团队在使用DY3000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经验是:一个方便、灵活、可靠的系统,加上一套科学的组织和管理素材办法,可以大大提高非线性编辑的效率,发挥系统自身的优势。
素材的录入管理
素材是节目制作的基础,素材录入的有效管理能够大大降低上载时间。
素材录入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保证素材有连续完整的时码。
把素材上载到硬盘有3种方法:手动、遥控和批采集。
其中遥控和批采集能够依据时码自动精确采集相关素材。
批采集能把所有素材一次全部录到硬盘,大大降低了废品素材量和上载时间。
如果素材带中间有断磁,计算机就无法根据登录进去的TC码来录找磁带上的素材。
没有时码的素材只能手动采集.2.对素材带标名和素材内容做详细的场记,有特征信息的名字便于寻找和唯一确定素材带源,场记便于编导选择和精确采集素材。
场记内容包括:镜头内容,镜头运用,入、出点时码等。
素材的管理
通常制作节目,编导总想尽可能多地采入素材。
大量的无用素材会占据宝贵的硬盘空间。
采入素材越多,素材小画面很快充满整个显示屏,制作人员不得不靠滚动条来阅读素材。
同时,对素材精确找入、出点需花大量时间。
且这些小画面会占用大量计算机
内存,使运行速度下降。
对素材的管理,我们原则上要做到,能够有效利用硬盘资源,素材画质较高,易于寻找。
1.设定完备的素材采集信息。
素材采集信息一般包括:素材名、节目类型、磁带号、标识等。
有特征的信息便于素材寻找和节目编辑。
2.选择素材的采集压缩比。
影响素材存贮量大小的因素是硬盘容量和压缩比。
我们可根据使用机的硬盘大小,素材多少,尽量选择低压缩比以保证画质。
同时防止因空间不够而出现的诸多麻烦。
比如制作几分钟的MTV或几十秒种的广告节目,素材少、节目质量要求高,我们可以选用低压缩比或者不压缩。
3.素材的剪裁。
有时已经采入的原始素材太长,包括的镜头信息复杂,寻找和编辑不方便,这时可以利用“素材剪裁”功能,将大段素材分成几个片段,分别处理。
同时可去掉无用素材段。
4.素材窗口的管理。
素材窗口是系统根据用户需要对素材库信息作的映象。
对素材的操作,非线性编辑系统一般都提供了添加、删除、排序、查找等功能。
对于不同的故事板文件,我们可以使用同一个素材窗口;对于同一个故事板文件也可使用多个素材窗口。
比如,我们近期完成的25分钟专题片《师魂》,素材内容多,我们就以节目的自然段落来划分,把素材存入五个素材窗口,分段编辑。
操作素材也很容易。
故事板文件引用素材管理
1.将故事板上的几段素材合成一个素材。
利用系统提供的素材重采功能,可将一个已确定的故事板段落重采集于硬盘,而将有关的原始素材删除。
在大段原始素材只用一小部分时,这样可释放不少空间。
2.保留故事板引用素材。
在一段节目制作完成后,我们保存故事板文件素材采集信息,全部释放原始采集素材,然后按照采集信息重采素材。
这样故事板引用素材就按使
用长度或采集长度保留下来,而将多余素材删除,以节约硬盘空间,还可保留对完成节目修改的灵活性。
3.节目素材的备份。
非线性编辑设备的记录媒体主要是硬盘,价格比较昂贵。
因此,节目成品片仍是录制在磁带上保留并播出的。
而素材和成品片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已被删除。
当我们修改节目时,如果简单省事直接将成片上载,就会发现,这种级联的压缩和解压缩使图像信号严重劣化。
我们录两盘节目带,当需要做大段修改时,可以利用一盘作为工作带上载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