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自然灾害的久救援与救助【教学目标】1.结合救灾情景的回忆和感觉,归纳灾前、灾中和灾后的救灾重点。
2.基于灾害应急预案的基本目的,理解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应对某一种自然灾害,可以使灾害救助得到保障。
【教学重、难点】重点: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的主要任务及措施【基础知识】(一)灾前准备1.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储备救灾物资2.灾前准备涉及的两个方面:一是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二是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1)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救灾的物质基础,由各地的主要灾种及灾情大小决定。
(2)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由灾区的主要集中地区及储备地的交通状况决定,关系到灾害发生过程中救援物资的到达时间。
我国10个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天津、哈尔滨、沈阳、合肥、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成都和西安。
3.承担救灾任务的主要人员:各地政府领导下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近年出现专业救援队。
(二)灾中应急1.概念:灾中应急是指在灾害发生和灾情形成过程中立即采取的行动和对策,2.主要目的:尽可能地挽救生命,保护财产安全,并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3.灾害应急的范围:非常广泛,一般应包括对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输油等生命线工程采取紧急防护措施;对可能因灾害引发水灾、火灾、爆炸等的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质储存设施、水坝、堤岸等次生灾害源进行检查加固等,以此来维护交通、通信系统的安全,确保救灾通信的疏畅,确保抢险救灾人员、物资输送和灾民疏散的畅通等。
4.“灾中应急行动”中最关键的环节:应急交通线是否畅通5.救灾应急预案——政府应对灾害的纲领性紧急行动方案,关系到各个部门能否快速高效地投入救灾工作,使灾情减到最少。
目的:①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高速高效。
②对于不可准确预测的突发性灾害,应急预案就显得更为重要。
(三)灾后恢复1.灾后恢复的目的:减轻灾害损失和增强抵抗能力2.救济灾民的形式:政府救济、民间救济和国际救济等3.我国的防灾抗灾、救灾工作方针及我国的救灾管理体系防灾抗灾工作方针:“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救灾方针:“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我国的救灾管理体系:我国减灾以民政部为主要管理部门,形成了政府无偿救济、军队与民众合作救灾,以及全国与地区救灾调配的管理体系。
【巩固强化】读“我国主要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2008年初京珠高速广东粤北段沿线受灾,从图中调运救灾物资最近的基地是( ) A.a B.b C.c D.d2.图中b、c两个救灾物资储备基地中,应大量储备的物资是( )A.救生圈 B.外伤用药 C.破拆工具 D.棉衣3.救灾应急预案( )①主要目的是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②应急预案主要是在灾中应急时发挥作用③对于不可准确预测的突发性灾害,应急预案也毫无办法④各应急机构应职责分明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国际减灾战略”倡导的科学减灾观念是( )①减少灾害②战胜灾害③杜绝灾害④减轻灾情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汶川大地震后,各地减灾部门重新审视本部门工作,加紧防抗救灾的筹备与演练。
据此回答5~6题。
5.关系到灾害发生过程中救灾物资到达时间的是( )A.救灾物资的种类 B.救灾物质的数量C.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 D.救灾物质的生产6.新疆是地震多发区,为应对地震,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将救灾物资储备到西安 B.准备大量的救灾食物和救生衣C.灾中应急时对陇海——兰新线实行交通管制D.灾后组织募捐活动,恢复生活、生产秩序7.下列交通线一般不作为自然灾害主要应急交通线的是( )A.公路 B.高速公路 C.航空 D.水运8.对灾民的救援形式主要有( )①政府救济②民间救济③国际救济④个人救助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9.读“中国地震灾害应急预案的内容体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C分别表示的是应急预案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一旦发生灾害,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救灾应急预案是政府应对灾害的纲领性紧急行动方案,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______________的突发性灾害,应急预案就显得更为重要。
(4)有无应急预案结果大不相同。
若无应急预案会使灾区失去最宝贵的抢救时间,如________;有应急预案,伤员会得到及时救治,灾民会得到很好安置,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训练]下面是世界最大的再保险公司——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对全球20世纪后50年的特大自然灾害作出的统计,根据表格判断1~3题。
年代1950-1959 1960-1969 1970-1979 1980-1989 1990-1999 重大自然灾害次数20 27 47 63 82经济损失(亿美元,折385 690 1242 1929 5385 算为1998年水平)1.关于20世纪后50年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正确的叙述是()A.由于战争和自然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B.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大,死亡的人数也越多C.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和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增大D.发展中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增大,发达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2.20世纪后50年的自然灾害中,危害范围最大的是()A.暴雨造成的水灾 B.台风形成的风暴潮C.全球变暖造成的干旱 D.地壳运动造成的地震3.关于20世纪后50年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正确的论述是()①人类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增加了自然灾害发生机率②沿海人口稠密地区经济发展快,气象灾害对这类地区造成的危害程度也因此增大③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增多,诱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④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有时会诱发地质灾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李同学为撰写有关地质灾害分布的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到网络查资料,他发现下表所列国家都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
请回答4题。
代号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国家冰岛伊朗土耳其墨西哥美国印度印尼新西兰中国日本4.表中哪些国家位于环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A.①② B.③⑩ C.④⑧ D.⑥⑦从2006年4月16日夜间开始,受蒙古气旋南部偏西风的影响,我国内蒙古地区中西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和华北北部部分地区出现了大范围浮尘天气。
这是自2003年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最大范围的强浮尘天气。
其中5次是强沙尘暴。
据此回答5—8题:5.沙尘暴属于()A.气象灾害 B.海洋灾害 C.地质灾害 D.天文灾害6.本次浮尘天气大都出现在夜间,原因是()A.风力较大,沙尘容易吹起 B.夜间湿气大,沙尘容易被吸附在地面附近C.建筑工地大都在夜间施工,导致浮尘扩散D.夜间上升气流少,主要是下沉气流,使沙尘从高空降落7.吸入沙尘量过多容易引起肺部疾病,特别是对儿童危害最大。
主要原因是()A.儿童抵抗能力差 B.儿童个子矮,吸进去的都是大颗粒的扬尘C.沙尘对成年人几乎没有影响,但对儿童影响非常强烈D.儿童贪玩,在野外停留的时间长,吸入的浮沉多8.浮尘天气期间,下列做法正确的是()①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以吹散尘土②沙尘天气人们要尽量减少出行③城市建筑工地也要注意提前做好防风降尘工作④通过人工降雨的方式驱散浮尘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006年第一号热带风暴“珍珠”(CHANCHU)于18日凌晨2时15分左右在广东省饶平到澄海之间登陆。
进入福建省境内后逐渐减弱为强热带风暴。
受台风影响的各地政府积极开展抗灾救灾工作,福建、广东、浙江等省紧急转移人口一百多万。
据此回答9—11题:9.上图为台风中心经过我国东沙群岛的某气象站时测量到的的风速变化示意图,则台风中心接近该气象站的时间为()A.5时B.11时C.17时D.21时10.当台风于5月18日凌晨2时15分左右在广东省登陆时()A.处于18日的范围大约相当于全球的四分之三B.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属于西半球D.孟买正是烈日当空11.从5月14日到18日,广东、福建等地受一股北方强冷空气南下的影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形成强劲的东北风,将迫使台风向左偏转B.加剧南方的干燥C.华南地区上空的冷空气有助于削弱强热带风暴的势力D.形成大量的对流雨12.读下面两幅图示,分析回答(1)Ⅰ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与其他地区相比,Ⅳ地区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
(2)右图中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___________。
(3)综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4)分析近年来我国各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成灾强度上升的人为原因。
(5)列举我国加强防灾减灾所采取的工程措施措施。
(不少于三项)13.2005年11月8时49分38.6秒,江西九江、瑞昌间发生5.7级地震,截至26日11时55分,九江县死亡6人,伤247人,倒房8000余间,损房2.9万余间……瑞昌死亡6人,受伤130余人,倒房500余间……湖北有2人死亡材料二:江西九江地震示意图(1)地震发生时,九江、南昌、长沙震感较轻的是______,主震震级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2)这次地震从成因上说属于______地震,从震级和破坏程度来说,属于______地震.(3)在教室里地震发生时,以下正确的是( )A.听说地震,夺路逃命B.遵守纪律,坚持上课C.下楼不及,纵身跳楼D.双手抱头,有序撤离(4)下列不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A.飓风 B.地震 C.火山 D.滑坡参考答案1.B [由图中经纬度可知,a为南宁,b为长沙,c为武汉,d为郑州。
粤北段高速离长沙最近。
]2.A [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发洪水灾害,应大量储备救生圈。
]3.C [救灾应急预案是政府应对灾害的纲领性紧急行动方案,目的是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高速高效。
]4.C [减灾防灾的核心是“减”,强调“减”就是在观念上强调减少灾害、减轻灾情,而不是“战胜灾害”、“杜绝灾害”。
]5.C 6.B [储备救灾物资时,应选择距离灾区近且交通联系便捷的储备基地。
救生衣主要应用于洪灾中,地震灾害中基本不需要救生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