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授权管理组态操作步骤用户授权管理组态的目的是确定DCS操作和维护管理人员并赋以相应的操作权限。
不同的用户管理对应不同的权限。
如,用户管理:工程师,对应的权限:退出系统、查找位号、PID参数设置、重载组态、报表打印、查看故障诊断信息等等。
在此,将创建一个特权级用户,用户名称为“系统维护”,用户密码为“SUPCONDCS”。
创建步骤如下:1.点击命令[开始/程序/AdvanTrol-Pro/用户权限管理],弹出图1所示对话框。
对话框中的“用户名称”为系统缺省用户名“SUPER_PRIVILEGE_001”。
图1登录对话框2.在“用户密码”中输入缺省密码“SUPER_PASSWORD_001”,点击“确定”,进入到用户授权管理界面,如图2所示。
图2用户授权管理界面3.在用户信息窗中,右键点击“用户管理”下的“特权”一栏,出现右键菜单如图3所示。
图3用户列表区内的右键菜单4.在右键菜单中点击“增加”命令,弹出用户设置对话框,如图4所示。
图4用户设置对话框5.在对话框中输入以下信息:用户等级:特权用户名称:系统维护输入密码:SUPCONDCS确认密码:SUPCONDCS点击对话框中的命令按钮“授权设置”,用户设置对话框将改变如图5所示。
图5用户授权设置6.在对话框中点击命令按钮“全增加”,将“所有授权项”下的内容全部添加到“当前用户授权”下,如图6所示。
(也可选中某一授权项,通过“增加”按钮授权给当前用户)图6授权结果7.点击“确定”退出用户设置对话框,返回到用户授权管理界面。
在用户信息窗的特权用户下新增了一名“系统维护”用户,如图7所示。
图7用户添加结果8.点击“保存”按钮,将新的用户设置保存到系统中。
9.可重复以上过程设置其它级别的用户,然后退出用户授权管理界面。
系统总体结构组态操作步骤系统总体结构组态是整个系统组态过程中最先做的工作,其目的是确定构成控制系统的网络节点数,即控制站和操作站节点的数量。
本节将按组态前期准备工作的要求组态控制站,工程师站和操作员站。
组态过程如下:1.在桌面上点击图标,将弹出登录对话框,如图1所示:图1 登录对话框2.选择用户名为“系统维护”,输入密码为“SUPCONDCS”,点击“确定”进入系统组态选择对话框,如图2所示:图2 组态文件选择3.点击“新建组态”命令,弹出图3所示对话框:图3 新建组态提示4.点击“确定”,弹出文件保存对话框,如图4所示:图4 新建组态文件保存5.选择保存路径(D:\),输入文件名(热电二期),点击“保存”命令,弹出标题名为“热电二期”的系统组态界面,如图5所示:图5新建组态界面6.在组态界面的工具栏中点击命令按钮,弹出主机设置界面,如图6所示:图6 主机设置7.选择“主控制卡”页面,点击“增加”命令,设置参数如下:注释:6#锅炉1#控制站(注释内容从键盘键入)IP地址:128.128.1.02(可直接修改地址)周期:0.5(以秒为单位,可直接修改,必须是0.1的整数倍)类型:控制站(点击对应单元,从下拉列表中选择)型号:FW247L通讯:UDP协议冗余:√(单卡工作时不打勾)网线:冗余(网络不冗余时,从下拉列表中选择A网络或B网络)冷端:就地(主控卡为FW247时,此选项无效)运行:实时保持:否8.组态其它控制站,完成控制站组态后的界面如图7所示:图7 控制站组态结果9.选择“操作站”页面,点击“增加”命令,增加1个工程师站,9个操作员站,1个通讯站和2个服务器站。
工程师站设置如下:注释:工程师站IP地址:128.128.1.130(可直接修改地址,操作站节点地址范围为129~160)类型:工程师站操作员站设置如下:注释:操作员站1~9IP地址:128.128.1.131~128.128.1.139类型:操作站完成部分操作站组态后的界面如图8所示:图8 操作站组态结果10.点击“退出”命令,将返回到系统组态界面。
操作小组设置步骤操作站节点组态内容并不是每个操作站节点都需要查看,在组态时选定操作小组后,在各操作站节点组态画面中设定该操作站节点关心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在不同的操作小组中重复选择。
在此建议设置一个操作小组(工程师小组),它包含所有操作小组的组态内容,这样,当其中有一操作员站出现故障,可以运行此操作小组,查看出现故障的操作小组运行内容,以免时间耽搁而造成损失。
在本节中将设置6个操作小组,即:工程师小组、5#汽机小组、6#汽机小组、6#锅炉小组、7#锅炉小组、8#锅炉小组。
组态步骤如下:1.在系统组态界面的工具栏中点击命令按钮,弹出操作小组设置界面,如图1所示:图1操作小组设置界面2.点击“增加”命令,设置参数如下:序号:00(自动生成)名称:工程师小组(直接键入名称)切换等级:工程师(点击对应单元,从下拉列表中选择)3.再次点击“增加”命令,组态5#汽机小组、,6#汽机小组、6#锅炉小组、7#锅炉小组、8#锅炉小组,切换等级为操作员。
4.点击“退出”命令,返回到系统组态界面。
控制站I/O组态操作步骤控制站I/O组态是完成对控制系统中各控制站内卡件和I/O点的参数设置。
组态分三部分,分别是数据转发卡组态(确定机笼数)、I/O卡件组态和I/O点组态。
本节将按卡件布置图和测点清单的要求进行I/O组态,组态步骤如下:1.在系统组态界面的工具栏中点击命令按钮,弹出I/O组态界面,如图1所示:图1 I/O组态界面2.选择“数据转发卡”界面,点击“增加”命令,设置数据转发卡参数如下:主控制卡:[2]6#锅炉1#控制站(从下拉列表中选择)注释:CS1-1(注释内容从键盘键入)地址:00(可直接修改)型号:FW235冗余:√3.再次点击“增加”命令,设置第二个和第三个机笼的数据转发卡。
4.组态完成后的界面如图2所示:图2数据转发卡组态5.选择“I/O卡件”界面,主控制卡项选择“[2] 6#锅炉1#控制站”,数据转发卡项选择“[0]CS1-1”,点击“增加”命令。
6.第一块I/O卡参数设置如下:注释:TB351/A1/1地址:00型号:FW351V/CI8路标准信号输入卡(点击对应单元,从下拉列表中选择)冗余:无7.点击“增加”,按工程设计要求组态I/O卡件。
I/O卡件组态完成后的界面如图3所示:图3 I/O卡件组态8.选择“I/O点”界面,主控制卡项选择“[2] 6#锅炉1#控制站”,数据转发卡项选择“[0]CS1-1”,I/O卡件项选择“[0]TB351/A1/1”,点击“增加”,设置第一块卡的第一个I/O 点。
如图4所示:图4 I/O点组态9.点击“参数”栏下的按钮,弹出图5所示对话框:图5 模拟量输入信号点参数设置对话框10.参数设置如下:下限:0上限:16单位:MPa信号类型:电流4~20mA11.点击“确定”返回图4所示I/O点组态界面。
12.点击“趋势”栏下的按钮,弹出图6所示对话框,设置该位号历史数据记录方式。
图6趋势服务组态对话框13.点击“确定”返回图4所示I/O点组态界面。
14.点击“报警”栏下的按钮,弹出图7所示对话框,进行报警设置。
图7报警设置对话框15.点击“确定”返回图4所示I/O点组态界面。
16.点击“区域”栏下的按钮,弹出图8所示对话框,对当前I/O点进行分组分区设置。
图8 信号点分组分区设置对话框17.点击“确定”返回图4所示I/O点组态界面。
18.按工艺及测点清单要求将所有控制站I/O点位号组态完成后,在I/O组态界面点击“退出”返回到系统组态界面。
19.在系统组态界面中点击“保存”命令。
注:I/O点参数设置的详细说明参见组态软件SCKey的在线帮助。
控制站常规控制方案组态操作步骤所谓常规控制方案是指过程控制中常用的对对象的调节控制方法。
对一般要求的常规调节控制,这里提供的控制方案基本都能满足要求。
这些控制方案易于组态,操作方便,且实际运用中控制运行可靠、稳定,因此对于无特殊要求的常规控制,建议采用系统提供的常规控制方案,而不必用自定义控制方案。
常规控制方案组态操作步骤如下:1.在系统组态界面工具栏中点击按钮,弹出常规回路组态界面。
如下图所示:图1常规控制方案组态界面12.在主控制卡后面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常规回路所在的控制站。
3.点击“增加”命令,在回路设置区中将增加一行,如图2所示:图2 常规控制方案组态界面24.在新增行的注释栏中点击一下,输入说明文字:凝汽器水位控制。
5.在新增行的控制方案栏中点击一下,出现常规控制方案选择下拉箭头,点击下拉箭头,根据控制要求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案,如图3所示:图3控制方案选择6.点击按钮,弹出回路参数设置对话框,如图4所示:图4 回路参数设置对话框7.在“回路1位号”后输入回路名称:BTSC100。
8.在“回路1注释”后输入对控制回路的说明:凝汽器水位控制。
9.在“回路1输入”后输入控制对象测量值:ELT0301。
(可通过搜索位号)10.在“输出位号1”后输入对象控制位号:EYK0301。
(可通过搜索位号)11.点击“确定”返回到常规控制回路组态界面。
12.分别点击“回路1”下的测量值PV、输出值MV及给定值SV,设置这三个参数的历史数据记录方式。
13.点击“区域”下的按钮,为此回路设置数据分组(区)。
14.在常规控制回路组态界面中点击“退出”返回到系统组态界面。
操作站节点标准画面组态操作步骤系统的标准画面组态是指对系统已定义格式的标准操作画面进行组态,其中包括总貌、趋势、控制分组、数据一览等操作画面的组态。
下面分别来介绍这几种操作画面的组态操作步骤:总貌画面每页可同时显示32个位号和相应位号的描述,也可作为总貌画面页、分组画面页、趋势曲线页、流程图画面页、数据一览画面页等的索引。
总貌画面组态过程如下:1.在系统组态画面工具栏中点击,进入总貌画面组态界面。
图1总貌画面设置界面2.操作小组设为工程师小组。
3.点击“增加”命令,设置第1页总貌画面。
4.在页标题栏中输入页标题为“数据浏览”。
5.点击查询按钮弹出如下图所示的画面,选择“控制位号”项,选择需要的位号,点击“确定”返回到总貌组态界面。
按照上面的方法设置其余的31个位号。
图2总貌画面位号选择6.再次点击“增加”命令,设置第2页总貌画面。
7.第2页总貌画面页标题为“标准画面及流程图索引”。
8.点击查询按钮,进入查询界面,选择“操作主机”。
如图3所示:图3 总貌画面索引选择9.在位号类型中选择需要作为索引的项,并在下面的列表中选择某一页画面,点击“确定”返回到总貌组态界面。
10.设置其余的画面索引。
11.点击“退出”返回到系统组态界面。
趋势画面每页最多时可包含32条趋势曲线,每条曲线通过位号来引用。
趋势曲线画面组态过程如下:1.在系统组态界面工具栏中点击,进入趋势曲线组态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