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理数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有理数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已知A、B两地在数轴上相距20米,A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为-8,小乌龟从A地出发沿数轴往B地方向前进,第一次前进1米,第二次后退2米,第三次再前进3米,第四次又后退4米,……,按此规律行进,(数轴的一个单位长度等于1米)(1)求B地在数轴上表示的数;(2)若B地在原点的左侧,经过第五次行进后小乌龟到达点P,第六次行进后到达点Q,则点P和点Q到点A的距离相等吗?请说明理由;(3)若B地在原点的右侧,那么经过30次行进后,小乌龟到达的点与点B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答案】(1)解:, .答:地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2或(2)解:令小乌龟从A地出发,前进为“+”,后退为“-”,则:第五次行进后相对A的位置为:,第六次行进后相对A的位置为:,因为点、与点的距离都是3米,所以点、点到地的距离相等(3)解:若地在原点的右侧,前进为“+”,后退为“-”,则当为100时,它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B点表示的为12.∴AB的距离为(米 .答:小乌龟到达的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是70米【解析】【分析】(1)由已知A,B两地在数轴上的距离为20米,且A地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8,可得到B地可能在A地的左边,也可能在A地的右边,然后列式可求出B地在数轴上表示的数。

(2)根据题意分别列式求出第5次和第6次行进后相对A的位置,由此可得到第P和点Q到A的距离,即可作出判断。

(3)根据点B在原点的右侧,列式可求出n=100时,可得到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再根据点B表示的数,就可求出AB的距离。

2.快递员小王下午骑摩托车从总部出发,在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上来回收送包裹.他行驶的情况记录如下(向东记为“ ”,向西记为“ ”,单位:千米):,,,,,,(1)小王最后是否回到了总部?(2)小王离总部最远是多少米?在总部的什么方向?(3)如果小王每走米耗油毫升,那么小王下午骑摩托车一共耗油多少毫升?【答案】(1)解:+2-3.5+3-4-2+2.5+2=0,∴小王最后回到了总部(2)解:第一次离总部2=2千米;第二次:2-3.5=-1.5千米;第三次:-1.5+3=1.5千米;第四次:1.5-4=-2.5千米;第五次:-2.5-2=-4.5千米;第六次:-4.5+2.5=-2千米;第七次:-2+2=0千米.所以离总部最远是4.5千米,在总部的西方向(3)解:|+2|+|-3.5|+|+3|+|-4|+|-2|+|+2.5|+|+2|=2+3.5+3+4+2+2.5+2=19千米又∵摩托车每行驶1千米耗油30毫升,∴19×30=570(毫升)∴这一天下午共耗油570毫升.【解析】【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再根据正负数即可;(2)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再根据正负数即可;(3)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再根据正负数即可;3.数轴上,,三个点对应的数分别为,,,且,到所对应的点的距离都等于7,点在点的右侧,(1)请在数轴上表示点,位置, ________, ________;(2)请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________;(3)若点在点的左侧,且,点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当且点在的左侧时,求点移动的时间.【答案】(1);6(2)(3)解:点在点的左侧,且,,.设点移动的时间为秒.当点在点的左侧时,,解得:,此时点对应的数为14,在点的右侧,不合题意,舍去;当点在点的右侧且在点的左侧时,,解得:.点移动的时间为秒.【解析】【解答】(1)解:(1)根据题意得:,,,,将其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示.故答案为:;62)解:根据题意得:.故答案为:【分析】(1)由,到所对应的点的距离都等于7,点在点的右侧,可得出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的值;(2)由点,对应的数,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找出的值;(3)由点在点的左侧及的值可得出的值,设点移动的时间为秒,分点在点的左侧和点在点的右侧且在点的左侧两种情况考虑,由,找出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4.观察下面的等式:回答下列问题:(1)填空:________ ;(2)已知,则的值是________;(3)设满足上面特征的等式最左边的数为,则的最大值是________,此时的等式为________ .【答案】(1)-4(2)0或-4(3)4;【解析】【解答】解:根据观察可以知道,所有的式子符合的形式,所以(1)中此时2-a=6,解得a=-4,故答案为-4;所以(2)中a=2,故2-2=0,所以x的值为0;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将原式化简可得,求得x=0或x=-4,所以x的值为0或-4;(3)根据,可知,整理得,所以,所以y的最大值为4,此时的式子是.【分析】(1)根据即可求解;(2)由(1)的规律即可求解;(3)由(1)可得进行整理,根据绝对值意义求解即可.5.已知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点对应的数为,且 G 为线段上一点,两点分别从点沿方向同时运动,设点的运动速度为点的运动速度为,运动时间为 .(1)点对应的数为________,点对应的数为________;(2)若,试求为多少时,两点的距离为;(3)若,点为数轴上任意一点,且,请直接写出的值. 【答案】(1)-4;11(2)解:∵,且 ,∴,①即解得:②即解得: ,(3)解:①当点H在点B的左侧时,如图:设,∵,,∴,,∵,∴,∴,∴,②当点H在点B的右侧时,如图:∵,而∴∴,故答案为:或【解析】【解答】(1)∵,∴,,∴,,故答案为:;;【分析】(1)根据平方与绝对值的和为0,可得平方、绝对值同时为0,可得答案;(2)分两种情况讨论:① ,② 分别列式计算即可;(3)也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点H在点B的左侧时,设,列式计算即可;②当点H在点B的右侧时,直接列式计算即可;6.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4、12,线段CE在数轴上运动,点C在点E的左边,且CE=8,点F是AE的中点.(1)如图1,当线段CE运动到点C、E均在A、B之间时,若CF=1,则AB=________,AC=________,BE=________;(2)当线段CE运动到点A在C、E之间时,①设AF长为 x,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BE的值(结果需化简);②求BE与CF的数量关系;(3)当点C运动到数轴上表示数﹣14的位置时,动点P从点E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抵达B后,立即以原来一半速度返回,同时点Q从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秒(t≤8),求t为何值时,P、Q 两点间的距离为1个单位长度.【答案】(1)16;6;2(2)解:∵点F是AE的中点,∴AF=EF,设AF=EF=x,∴CF=8﹣x,∴BE=16﹣2x=2(8﹣x),∴BE=2CF.故答案为① 16-2x,② BE=2CF.(3)解:①当0<t≤6时,P对应数:-6+3t,Q对应数-4+2t,,解得:t=1或3;②当6<t≤8时,P对应数, Q对应数-4+2t,,解得:或;故答案为t=1或3或或【解析】【解答】(1)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4、12,∴AB=16,∵CE=8,CF=1,∴EF=7,∵点F是AE的中点,∴AF=EF=7,,∴AC=AF﹣CF=6,BE=AB﹣AE=16﹣7×2=2,故答案为16,6,2;【分析】(1)由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別是-4、12,可得AB的长;由CE=8,CF=1,可得EF的长,由点F是AE的中点,可得AF的长,用AB的长减去2倍的EF的长即为BE 的长;(2)设AF=FE=x,则CF=8-x,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BE,即可得出答案(3)分①当0<t≤6时;②当6<t≤8时,两种情况讨论计算即可得解7.阅读材料:求的值.解:设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2,得将下式减去上式,得即请你仿照此法计算:(1)(2)【答案】(1)解:根据材料,设M= ①,∴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3,则3M= ②,由② ①,得:,∴;∴ .(2)解:根据材料,设N= ③,∴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5,④,由④ ③,得:,∴;∴ .【解析】【分析】(1)设M= ,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3,然后按照材料中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2)设N=,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5,然后按照材料中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8.阅读理解:若A,B,C为数轴上的三点,且点C到点A的距离是点C到点B的距离的2倍,我们就称点C是【A,B】的好点。

例如,如图1,点A表示的数为-1,点B表示的数为2,表示1的点C到点A的距离是2,到点B的距离是1,那么点C是【A,B】的好点,又如,表示0的点D到点A的距离是1,到点B的距离是2,那么点D就不是【A,B】的好点,但点D是【B,A】的好点。

知识运用:(1)如图2,M,N为数轴上的两点,点M所表示的数为-2,点N所表示的数为4.①在点M和点N中间,数________所表示的点是【M,N】的好点;②在数轴上,数________和数________所表示的点都是【N,M】的好点。

(2)如图3,A,B为数轴上的两点,点A所表示的数为-20,点B所表示的数为40.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点B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到达点A时停止,则经过几秒后,P,A和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好点?【答案】(1)2;0;-8(2)解:由题意设PB=4t,AB=40+20=60,则PA=60-4t,点P走完所用的时间为60÷4=15(秒)分四种情况:①当PA=2PB时,即2×4t=60-4t,t=5,P是【A,B】的好点;②当PB=2PA时,即4t=2(60-4t),t=10,P是【B,A】的好点;③当AB=2PB时,即60=2×4t,t=7.5,B是【A,P】的好点;④当AB=2AP时,即60=2(60-4t),t=7.5,A是【B,P】的好点,即当经过5秒或7.5秒或10秒时,点P,A和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好点。

【解析】【解答】解:(1)①设设所求的数为x,由题意得:x-(-2)=2(4-x)解之:x=2;②在数轴上,数0和数-8所表示的点都是【N,M】的好点。

故答案为:2,0,-8【分析】(1)①设所求的数为x,再根据好点定义,列出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出x 的值;②根据好点的定义可以得到结论。

(2)由已知条件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出PB,AB,PA的长,再求出点P走完所用的时间,然后分情况讨论:①当PA=2PB时;②当PB=2PA时;③当AB=2PB时;④当AB=2AP 时,由此分别建立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求出t的值即可。

9.在数轴上有A、B、C、D四个点,分别对应的数为a,b,c,d,且满足a,b到点-7的距离为1 (a<b),且(c﹣12)2与|d﹣16|互为相反数.(1)填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2)若线段AB以3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线段CD以1单位长度/秒向左匀速运动,并设运动时间为t秒,A、B两点都运动在CD上(不与C,D两个端点重合),若BD=2AC,求t得值;(3)在(2)的条件下,线段AB,线段CD继续运动,当点B运动到点D的右侧时,问是否存在时间t,使BC=3AD?若存在,求t得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8;-6;12;16(2)解:AB、CD运动时,点A对应的数为:−8+3t,点B对应的数为:−6+3t,点C对应的数为:12−t,点D对应的数为:16−t,∴BD=|16−t−(−6+3t)|=|22−4t|AC=|12−t−(−8+3t)|=|20−4t|∵BD=2AC,∴22−4t=±2(20−4t)解得:t=或t=当t=时,此时点B对应的数为,点C对应的数为,此时不满足题意,故t=(3)解:当点B运动到点D的右侧时,此时−6+3t>16−t∴t>,BC=|12−t−(−6+3t)|=|18−4t|,AD=|16−t−(−8+3t)|=|24−4t|,∵BC=3AD,∴|18−4t|=3|24−4t|,解得:t=或t=经验证,t=或t=时,BC=3AD【解析】【解答】(1)∵|x+7|=1,∴x=−8或−6∴a=−8,b=−6,∵(c−12)2+|d−16|=0,∴c=12,d=16,故答案为:−8;−6;12;16.【分析】(1)根据方程与非负数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2)AB、CD运动时,点A对应的数为:−8+3t,点B对应的数为:−6+3t,点C对应的数为:12−t,点D对应的数为:16−t,根据题意列出等式即可求出t的值.(3)根据题意求出t的范围,然后根据BC=3AD 求出t的值即可.10.已知数轴上有A.B. C三点,分别表示有理数−26,−10,10,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设点P移动时间为t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