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1、植物根据茎的特点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草本植物:(像蟋蟀草那样具有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
这样的植物有(芦苇)(蒲公英)(小麦)等。
木本植物:(像桃树那样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的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
这样的植物有(桃树)(梨树)(苹果树)等。
2、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知道的植物大约有( 30 )万种。
不开花的植物有(松树)(柳树)(杨树)3、我们可以搜集许多(实物)(标本)(图片)(文字)和(多媒体资料),举办一个植物博览会。
经济作物有(棉花)(大豆)(花生)(芝麻);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谷子);观赏植物(月季)(荷花)(牡丹);珍稀植物(银杏)(珙桐)(人参)。
4、我国有很多的珍稀植物,被称为著名的活化石植物的是(银杏),它的果实有很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
被誉为中国鸽子树的植物是(珙桐),被定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6、鸟的共同特征:(体表有羽毛)、(有一对翅膀)、(取食靠喙)、(靠产卵繁殖后代)。
(赫胥黎)认为鸟可能是有远古时期的(恐龙)演化而来,鸟是(恐龙)的后代。
但也有人认为鸟类起源于(始祖鸟)类。
7、鸟喙的形态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和觅食方法有关。
秃鹫的喙像(起钉器),鹈鹕的喙像(汤匙),沙锥鸟的喙像(镊子);北美红雀的喙像(尖嘴钳)。
8、地球已知的动物大约( 150)万种。
具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有( 46900 )种;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有(130多万)种。
根据动物的特点把动物分为(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哺乳)动物、(鸟类)动物、(鱼类)动物、(昆虫)六类。
无脊椎动物中多数是(昆虫),昆虫中多数是(甲虫)。
其他五类属于(脊椎)动物。
9、哺乳动物特征:如(牛)(羊)爬行动物特征:如(乌龟)、(蜥蜴)两栖动物特征:如(青蛙)(蟾蜍)鱼类特征:如(带鱼)、(鲤鱼)鸟类:如(燕子)、(天鹅)昆虫:如(甲虫)、(蜻蜓)10、细菌和病毒飘浮在(空气)中,潜藏在(土壤)(食物)(水)中,甚至寄生在(人)和(其他动物)的(体内)。
它们的特点是(极其微小)(结构简单)。
病毒和细菌的区别是:病毒比细菌(小得多),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内。
细菌和病毒要用(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11、麻疹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流行性感冒由于感染了(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
肝炎有(肝炎病毒)引起。
百日咳由(百日咳杆菌)感染。
细菌性痢疾由(痢疾杆菌)引起。
细菌和病毒同样会侵害一些(动物)和(植物),烟草花叶病、鸡瘟、牛瘟就是由(病毒)引起的,这些病毒会使植物(枯萎腐烂)、动物(死亡),给(农业生产)带来损失。
12、细菌和病毒也有益处。
1、利用细菌和病毒制成(疫苗)可以预防疾病。
2、细菌可以分解(动植物的尸体)3,用乳酸菌做(酸奶)。
13、蘑菇、霉菌都是(真菌),它是一种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生物)。
目前,我国已知的食用真菌有(350)多万种,常见的有(银耳)(木耳)(香菇)(蘑菇)。
香菇含有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还有治疗(高血压)作用。
14、除了蘑菇、木耳等大型真菌以外,一些食物、衣物上长出的霉菌也属于真菌。
食物在(潮湿阴暗)(不通风)(温暖)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15、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等,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正是依赖这些宝贵的(生物),人类才能够繁衍不息。
16、植物树干上流出的汁液可以用于(制糖)(酿酒)(做饮料)。
加拿大的(糖槭)是有名的(木本)糖源,可制成别具风味的(枫糖)。
(橡胶和生漆)也来源于(植物的汁),(生漆是我国)的特产,是天然树脂原料——(涂料之王),有(耐热)(耐磨)(绝缘)作用。
17、当橡筋飞机的橡皮筋被绕紧就储存了一定(能量)。
当它放松时,将能量(释放)出来,这种形式的能量是(机械能)。
18、食物和汽油、煤、木头中储存着(化学能)。
人体进行各种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是从(食物)中获得的。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是人体能量的来源。
19、(声能、光能、电能、热能、磁能、机械能、化学能)等都是(能量),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
能量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看到它产生的(效果),能量可以互相转换。
能量的单位是(千焦)20、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要消耗(能量),人类和动物是通过(食物)获得生命所需能量的,而食物的最终来源是(植物)。
植物中的能量来自太阳光的(光能),并以另一种形式贮藏在(淀粉)中。
太阳光的能量形式主要是(光能),贮藏在淀粉中的能量形式是(化学能)能。
在阳光照射下,叶片里产生大量(淀粉),而在黑暗中(几乎没有)淀粉产生。
生物体内物质合成时可以(贮存)能量,分解时可以(释放)能量。
21、看看淀粉中是否有能量存在,可以采取将淀粉(燃烧)的办法。
22、(光合作用)23、动物维持自身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动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
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在不断地(流动)着。
大部分植物是(生产者),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
能量从低级向高级传递,如:草→虫→鸟24、人们在生活中,为了更好地利用能量,需要通过一定的(装置)来实现能量的(转化)。
像(电灯泡)(摩托车)等都是常见的能量转化装置。
能量可以通过(某种物体)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吹风机会吹出(热风),把湿头发(吹干)。
25、在电铃的内部,将(漆包线)缠绕在(铁芯)上的装置,就是(电磁铁)。
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说明电磁铁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磁)能的装置。
26、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铁芯的材料)、(电流的强弱)和(线圈匝数的多少)有关。
电流越(强),磁性越(强);线圈圈数(越多),磁性(越强)。
用到电磁铁的有(电磁起重机)(电话)(电铃)(扬声器)。
27、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更好地发挥能量的作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需要利用(某种装置和材料)对使用能量的(时间长短)和(大小)进行控制。
28、能量(控制)在生活中非常重要。
科学家把受到(蝴蝶)启发把卫星表明设计成(百叶窗)一样能吸收、释放能量的装置。
29、自然界中能够产生、提供某种能量的物质或资源叫做(能源)。
没有能源,就无法供给(能量)。
(太阳)(风)(石油)(煤)等都是能源。
能源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包括(海洋)能源、(氢)能源、(地热)能源、(生物)能源。
还有(风能)(太阳能)(水能)(潮汐能)。
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30、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能源)。
人类使用能源从第一代的(生物质)为主,到第二代的以(化石燃料--- 煤)为主,再到第三代“液体燃料”(石油)为主。
第四代能源将以(核能)(氢能)(天然气水合物)等新能源为主。
31、氢能具有(无污染)(放热效率高)(重量轻)(密度小)(便于运输和携带)等特点。
32、人们目前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等。
它们的储存量十分有限,并且是(不可再生的)。
解决能源问题,首先从(节能)开始,这样不仅可以使有限的能源使用的(长久)一些,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33、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有着丰富的(能源资源),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界可采资源量的(66.8%),石油产量居世界第(5)位。
但我国仍面临的能源问题是(人均能源不足)(能源资源分布不均)。
34、生活中能源浪费现象:1、电梯在无人使用时浪费电能,2、堵车时汽车空转浪费能源,3、生活日用品浪费大量能源。
我们怎么节约能源?1、随手关灯,2使用声控灯,3、不用吸尘器,4、使用节能炊具,5、减少电暖气开机时间,6、使用节能灯,7、洗澡用淋浴方法,8、随时关窗,保持室内温度,减少能量损耗。
9、注意废品回收利用。
35、(能源)(人口)(环境)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其中(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在(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变得越来越紧缺的今天,开发新能源尤为重要。
36、(新能源)是近几十年人类采用新技术开发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氢能)。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将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
而且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小。
(潮汐)能源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的新能源。
天然气水合物俗称(燃料冰),有极强燃烧力。
可作为(上等)能源。
往往分布在深水的(海底沉积物)中或寒冷的(永冻土)中。
37、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有两个方面:一是(绿色植物)的生产,二是生物质能的(汽化)(液化)和(固化)。
(中国)是开发利用(沼气)最早的国家之一。
38、随着能源开发技术的发展,人类将能够更高效地利用来自(太阳)和(地球内部)的能量。
39、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第一次提出“(日心说)”。
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传播哥白尼的学生,被教会判处死刑。
40、太阳系由(太阳)和围绕它旋转的一群(天体)组成。
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能(发光)、(发热)的(恒星)。
我们生活的地球不能发光发热,是浩瀚太阳系里的一颗普通的(行)星。
月球围绕地球旋转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41、夜空中出现拖着长长尾巴的天体,就是彗星。
彗星按照固定的(椭圆)轨道围绕太阳旋转。
有一颗名为“(哈雷)”的彗星,每隔(76)年绕太阳一圈。
下一次看到哈雷彗星是在(206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