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

六年级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要求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

背诵第7自然段。

2.学习课文,通过文中的一个个场面描写,学会场面描写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1.学习课文,通过一个个场面描写,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心情。

2.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进一步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开国大典段导读:第1自然段简述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等。

段导读:第2自然段写出了会场的位置、构造和布局。

段导读:第3自然段写主席台的位置和布置。

段导读:第4自然段讲广场上汇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的热闹景象。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详细介绍了开国大典前会场上的情况。

先概括交代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典礼的成员和人数,然后分别描述会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场面。

段导读:第5自然段讲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后,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

段导读:第6自然段写开国大典正式开始,毛泽东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了。

段导读:这段话由两个长句组成,表达了全场三十万人及全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

段导读:第8自然段写升国旗时,在场的人们激动的心情。

段导读:第9自然段写鸣放礼炮时广场上欢腾的场面。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

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三十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⑦为什么人们听到这一句后会热烈欢呼呢?]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段导读:第10自然段讲毛主席宣读政府公告,受到三十万人的热烈欢迎。

第二部分(第5~10自然段):主要写了三件事。

第一件是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第二件是庄严的五星红旗升起来了。

第三件是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宣布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这是开国大典的重要部分。

毛主席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

[⑧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任检阅司令员,聂(niè)荣臻(zhēn)将军任阅兵总指挥。

朱总司令和聂将军同乘汽车,先检阅部队,然后朱总司令回到主席台,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命令。

受检阅的部队就由聂将军率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

段导读:第11自然段讲阅兵式开始,由朱总司令和聂将军共同指挥。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

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

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

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句导读:这句话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威武雄壮,他们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大的安全保障。

]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

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

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

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

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句导读: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群众在观看阅兵式时,看到自己国家的飞机在蓝天上飞过时激动、喜悦的心情。

][⑨记叙阅兵式的部分能够表达人们怎样的心情?]段导读:第12自然段详细叙述了阅兵式的壮观景象。

两个半钟头的阅兵,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⑩这句话描写了什么?]段导读:第13自然段讲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时兴奋、激动的心情。

第三部分(第11~13自然段):详细介绍了阅兵式的盛况。

阅兵式完毕,已经是傍晚的时候。

天安门广场上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

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 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群众游行就在这时候开始,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

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 从这几句话可以看出什么?]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段导读:第14自然段写傍晚时候,群众开始游行。

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了会场。

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 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段导读:第15自然段讲游行的队伍走遍了整个北京城区。

第四部分(第14、15自然段):写阅兵式完毕后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的景象和群众队伍游行的情况。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词语。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课文的记叙方法。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生字、新词投影。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启发谈话:同学们,大家都知道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吧?(国庆节。

)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

在中国共产党、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

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吧!2.板书课文题目:开国大典。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熟悉的字多拼读几遍。

(2)借助字典掌握生字的字形,注意字的书写。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4)标出自然段序号,把不理解的句子画出来,与大家讨论。

2.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

3.汇报、交流自学成果。

(1)读准字音。

(投影生字、新词卡片)城防fánɡ部队耸sǒnɡ起旗qí杆擎qínɡ着林伯渠qú电钮niǔ徐xú徐旗帜zhì融rónɡ成检jiǎn阅司sī令缓huǎn缓聂niè(2)认清字形。

找出相同结构的生字。

上下结构:耸擎渠聂左右结构:防旗钮徐帜融检缓半包围结构:司(3)理解词语。

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如开学典礼、开业典礼。

汇集:聚集(多用于人)。

肃立:恭敬、庄严地立着。

瞻仰:恭敬地看。

观礼台:观看盛大典礼的看台。

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开国大典:创建国家的重大的典礼。

排山倒海: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过来。

形容力量强、声势大。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哪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

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的。

典礼进行时的部分是全文的重点。

2.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理清课文脉络,尝试分段。

全文共有15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

第二部分(第5~10自然段):典礼开始,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

第三部分(第11~13自然段):阅兵式盛况。

第四部分(第14、15自然段):群众游行。

3.指名朗读第二部分,思考这部分内容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典礼开始,奏国歌;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

4.根据课文记叙的顺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天安门广场举行典礼。

下午三点整,典礼开始。

首先奏国歌,接着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然后,升国旗。

升旗以后,毛泽东宣读政府公告。

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

受检阅的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还有人民空军。

阅兵式之后,群众开始游行。

直到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天安门广场。

5.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的哪些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说一说原因。

会场的情况、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旗鸣炮、阅兵、群众游行,这些场面既表现出人民自豪、激动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人民对毛主席的崇敬与爱戴之情。

6.有感情地朗读描写这些感人场面的句子。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总结: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它鼓舞着中国人民开创未来,这一天永远载入了史册。

作为中国人,我们感到十分自豪。

作为21世纪的少年儿童,我们将为肩负的使命,自强不息,发愤图强。

1.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抓住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感情,借助课外资料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学习场面描写,学写场面描写”是单元语言训练的目标之一,精当的场面描写既表达了本课的思想感情,又是本课的重要写作特色。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悟,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中的场面描写,领悟场面描写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7自然段。

影片《开国大典》片断;重点语句投影;战斗英雄录(影片节选)。

一影片导入,烘托氛围1.播放《开国大典》的影片片断。

谈一谈影片中的哪一个镜头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时,全场人们欢呼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表达了中国人民无比激动、自豪的感情。

2.今天,我们一起通过时间隧道回到那一天,感受开国大典的壮观场景。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朗读课文,回忆开国大典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按会场情景、典礼盛况、阅兵式盛况、群众游行的顺序记叙的。

2.课文中的场面描写比较多,请同学们在文中标出场面描写的部分,并思考这些场面描写的作用。

开国大典的一个个场面描写都能表现出人民自豪、激动的心情,以及对毛主席的崇敬与爱戴之情。

三想象场景,体会感情1.出示自学要求。

(1)默读课文,思考开国大典的每一部分描绘了怎样的场面,表达了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2)画出文中描写毛主席的动作和群众的反应的语句,并说说自己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2.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3.交流汇报成果。

第一部分:会场情景。

(1)个人读第一部分,讨论描绘的场面。

课文先交代了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参加典礼的人员和人数,然后描述了会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情况。

(2)指名读描写会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情况的句子,谈一谈自己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甲:虽然典礼还没开始,但我从参加典礼的人员、人数,主席台的布置,已经感受到了这个典礼的盛大和隆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