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人民民主专政
定)
2021/3/24
23
我国公民享有的三种政治权利和自由比较:
权利
内容
地位
选举权 和被选 举权
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 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被选 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被选为 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是公民基本的民主 权利,是公民参与管 理国家和管理社会 的基础和标志。
政治 自由
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 示威的自由。
B.我国政府的观点
①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的和重要的人权;
②保护和促进人权,必须从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这个环节
入手;
③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④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
2021/3/24
17
(1)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一个国家的人权及其实现, 是受该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制约的, 不能撇开 一个国家的具体国情抽象地去谈人权。
25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①含义: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 等地适用法律。
②表现:第一、公民在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方面一律平等。 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法定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法定 义务。 第二、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 第三,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27
(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1)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①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A、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
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B、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C、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②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辅相成。
是人民行使当家作 主权利的重要方式, 是社会主义民主的 具体体现。
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
监督权
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其内容包 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
是公民的重要政治 权利
诉权和控告权等。
2021/3/24
24
义务,即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政治义务
原因
(1)维护国家统一和 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021/3/24
16
A.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含义: 尊重和保障人权就是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2)意义: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反映了民主的真 实性 (3)体现: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得到保障(是维护人权最基础最首要 的工作); 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得到保障; 少数民族 的权利得到保障。
(2)主权高于人权。主权是人权的保证,不能将人权置 于主权之上。西方发达国家提出所谓“人权高于主权” 论、“人权无国界论”,其实质是借人权问题干涉别国 内政,利用人权推崇自己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这是霸 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
2021/3/24
18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基层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 农民、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的比例、妇女代表的比例比上届有所提高, 农民工代表人数比上届有所增加,党政领导干部代表的比例比上届有 所降低。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占代表总名额的12%左右,人口特少的 民族至少应有1名代表。丰富变化的代表构成见证着“中国式民主的 真谛”,见证了( ) ①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各党派的平等性 ②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③各民族的平等原则,表现在人大均有各民族代表 ④各民族的平等原则,表现在各宗教教派一律平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被庄严地载入宪法。
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 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 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 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人,才能保 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B.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方法
C.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权
D.政府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
2021/3/24
8
(2018年高考全国3卷文综政治16)国歌与国旗、国徽一样,是国 家象征。2017年10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明确国歌使用的禁止行为,对违反规定情节恶劣的予以处罚。国歌 法的颁布实施,旨在
2021/3/24
29
(4)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① 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② 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是我们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③ 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我们政治生活的有机构成部分,也是
2021/3/24
19
如今中国海外公民救援工作得到世界公认,“中国脚步”走到 哪里,“中国保护”就跟到哪里。这是因为( )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我国公民的权利具有真实性 ③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④民主是专政的前提和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21/3/24
A、国家保障公民充分享有和行使权利,使公民真正认识到自
己是国家的主人,更加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
B、公民自觉履行义务,必然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公民
享有和行使权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2)如何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①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
②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2021/3/24
28
2021/3/24
13
又称国家体制,是确立一国阶级统治关系的基本制度。主要指 国体,即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反映国家的本质,国家的阶级属性。
广义的国家制度是指国体与政体的制度,即掌握政权的统治阶 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其统治而采取的治理方式、方法的总和,包括 国家的管理形式、结构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决策制度、 司法制度、官吏制度等。
民族团结
也是实现公民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2)遵守宪法和法律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 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3)维护国家安全、 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爱国主
荣誉和利益
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4)服兵役和参加民 是保卫祖国的需要 兵组织
2021/3/24
①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
②提高国歌的政治地位
③维护公民的文化活动权
④规范国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21/3/24
9
国体就是国家性质。国家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的。
1.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根本不同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人民
(2)内容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2021/3/24
22
(1)在我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
①国籍条件:我国公民
②年龄条件:年满18周岁 ③政治条件: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
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④能力条件:具有行为能力的公民(无行为能力:如植物人、精神病人
等)。
(2)选举或被选举的对象:
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即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选举法规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①二者关系: 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但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也会产生一些矛盾。 ②具体要求: ➢ 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 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
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 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20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与国家形成了新型的关系。
①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
② 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应履 行的政治义务。
2021/3/24
21
(1)含义 ——即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
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②不是指绝对的平均主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要求法律 赋予一切人以平等的法律地位;而平均主义则是要求取消一切差别, 在各方面实行绝对均等。
③反对一切特权。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
④是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不平等。 不要把平等理解为享有同样的权利和履行同样的义务。
2021/3/24
2021/3/24
14
P5倒数第3段: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 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P5倒数第2段:最广泛的民主,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 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少数人统治和压迫 多数人的局面,使亿万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在主人。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021/3/24
26
〖特别提示〗正确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①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 (守法平等、司法平等), 不是讲立法上 的平等。因为我国的法律反映和体现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 和利益,但在法律执行过程中,对所有公民而言都是平等的,即平等 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政
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治 基本原则 三个原则 生 活 基本要求 有序参与
2021/3/24
3
(一) 我国的国家性质 ① 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②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 ③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④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