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海经其十答案【篇一:西晋文学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出自左思的《_______》。
1、招隐诗第二首2、“鲁公二十四友”的首领是石崇和_______。
2、潘岳3、西晋太康、元康时期,诗坛出现了一些诗人,“二陆”即______和______,“两潘”即_____ 和______,“一左”即______。
3、陆机陆云潘岳潘尼左思4、陆机的《拟古诗》12首,是模仿《_____》写成的。
4、古诗十九首5、后人写哀念亡妻的诗以“悼亡”为题,是受了_______的《___》影响。
5、潘岳悼亡诗6、西晋诗坛以写游仙诗而闻名的诗人是_____。
他的游仙诗是借游仙以_____。
6、郭璞咏怀7、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精卫衔微木,(7、将以填沧海猛志固常在)。
刑天舞干戈,()。
8、被鲁迅先生称为“金刚怒目”式的诗篇是陶渊明诗歌中的()类。
8、咏史(怀)9、欧阳修曾高度评价他的作品,甚至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而已!”(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五引) 9、归去来辞10、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是。
10、陶渊明11、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人物是和。
11、孙绰许询12、钟嵘在《诗品》中形容诗“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12、玄言13、王羲之的散文名作是《》。
13、兰亭集序二、选择题:1、魏晋南北朝诗人,被钟嵘《诗品》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是a、陶渊明b、支遁c、慧远d、谢灵运 1、a2、陶渊明最有代表性的诗歌是a、田园诗b、咏怀诗c、咏史诗d、行役诗 2、a3、陶渊明的散文作品有a、〈五柳先生传〉b、〈桃花源诗〉c、〈归园田居〉d、〈饮酒〉3、a4、下列不属于陶诗题材分类是a、田园诗b、咏怀诗c、咏史诗d、游仙诗 4、d5、下列哪组完全属于陶渊明的咏怀类诗歌c、《读山海经》、《和郭主簿》d、《饮酒》、《于西田获早稻》5、a6、下列哪组完全属于陶渊明的田园类诗歌a、《饮酒》、《咏荆轲》b、《咏贫士》、《归园田居》c、《和郭主簿》、《于西田获早稻》d、《和郭主簿》、《读山海经》 6、c7、下列陶渊明的哪些诗歌被鲁迅先生称为“金刚怒目”式的诗篇a、《于西田获早稻》b、《杂诗》c、《咏荆轲》d、《读山海经》7、c8、下列哪类陶诗的艺术风格以平淡自然著称,是平淡与淳美和谐统一。
a、田园诗b、咏怀诗c、咏史诗d、游仙诗 8、a9、欧阳修曾高度评价陶渊明的作品,甚至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而已!”(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五引)a、《归去来辞》b、《桃花源记》c、《感士不遇赋》d、《五柳先生传》 9、a三、名词解释:1、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体后,唐宋等诗歌中的田园诗,便主要变成了隐居不仕的文人,和从官场退居田园的仕宦者们所作的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歌。
2、玄言诗玄言诗的特点在内容上以老庄玄理为主,少数兼及佛理的表述。
在表达上则是抽象玄虚,淡乎寡味。
四、简答题:1、鲁迅说陶渊明的《咏荆轲》是“金刚怒目式”的作品,有何道理?答:理由有:此诗借对荆柯抗秦精神的歌颂,充分表现了他普济众生、干预现实,不畏残暴的战斗精神,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风格慷慨悲壮,富于情感和力量,一洗平淡自然的态。
【篇二:高二语文上学期周练三答案】s=txt>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周练试题(三)高二语文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每题3分,共9分)从陶渊明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鲁枢元樊笼?是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象征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支撑了人类的现实生存,却把人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
卢梭(1712—1778)的《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话便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国际歌》曾唱遍全世界:?让思想冲破牢笼??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从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看,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倒不是太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
如果说陶渊明生活的农业时代?樊笼?(?樊?字从木)还是由?木头?制作的;那么,到了工业时代,在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木笼?变成了?铁笼?:?这个铁笼是机器般的非人格化的,它从形式理性那里借来抽象力量将人禁锢其中?,它?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它最终要无情地吞噬一切?,?一直持续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的时刻?。
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大;但更糟糕的是,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确实有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能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使囚犯忘记自己还是囚犯,使囚犯们积极踊跃地甘当囚犯。
牢笼固然可恶,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牢笼?与?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
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
这种进步论若是以地球生态的尺度来衡量,是不足以证实的。
我们的地球生态不但现在不比过去好,未来更让人担忧。
尽管如此,现代人还是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诗人陶渊明则不同。
陶渊明的一声长啸?归去来兮?,实乃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应该说这是一种诗人的哲学,或曰:回归诗学。
现代人一心期盼乘着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甚至宇宙飞船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
如此的?飞速发展?,现代人果真距离幸福美满的天堂越来越近了吗?那也许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我们急促前进企望切近前方的目标,但当我们走近看到它时,它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一线希望在于: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即所谓希望正在于绝望之中。
正如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1899—1973)说过的:?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实际上就必然会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上。
?1.下列关于“牢笼”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a.“牢笼”是指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与陶渊明所说的“樊笼”本质意义相同。
b.在“新世界”中,现实“牢笼”容易冲破,想冲破思想“牢笼”却难办得多。
c.现代社会的“牢笼”是指人类自己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的生活状态。
d.工业时代的“牢笼”变成了“铁笼”,是一种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的非人格化文明。
2.下列不属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的一项是( b ) a.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b.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是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值得现代人学习借鉴。
c.现代社会文明进步了,科技发展了,但若是以地球生态这一尺度去衡量,却并不是真正的进步。
d.现代人一心期盼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可真正的幸福美满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a.人对自然的控制力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b.现代人失去了“走出牢笼”的自觉意识,所以用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心甘情愿地陷入其中。
c.现代人一概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所以他们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d.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必然会恢复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二、古诗文阅读(5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12题(34分)颖脱不群,任真自得。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不复肯仕。
所著文章,皆题其年月,义熙以前,则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唯云甲子而已。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
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 不复肯仕。
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
谥号靖节先生。
4.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
曾祖侃,晋大司马。
潜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选自宋本《陶潜集》,有删改)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
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州召主簿,不就。
躬耕自资,a造饮辄尽,期在必醉造:到....遂抱羸疾。
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
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b曾不吝情去留曾:曾经.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道c妻子固请种粳固:坚持.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以为彭泽令。
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
今遣此力,d义熙末,征著作佐郎,不就就:接受.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因人之力而敝之..c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以为东道主....d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吾其还也..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 (3分) a.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复为镇军、建威参军。
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5.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 )(3分)助汝薪水之劳。
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
?b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请曰:?应束带见之。
?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
潜尝往庐山,弘命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
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攀篮舆,既至,欣b.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 ..然便共饮酌。
俄顷弘至,亦无忤也。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c.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 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日造潜。
每往,必酣饮致醉。
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
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
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
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
潜不解音律,而畜素琴?我醉欲眠,卿可去。
?其真率如此。
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
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
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其真率如此。
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d.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3分)a.祭酒,既是官职名称,又可用以泛称年长或位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