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次设计主旨向自然学习,对屋顶进行可持续景观设计,从增加植物面积,减少硬质屋顶铺装面积,减少地面径流和水源污染为设计主线。
本次设计将给予场地许多特征——复杂性的生态系统、系统性的设计、文化系统与自然系统的整合、美好愉悦和感官上的体验、多功能的场地、生态系统的再生和平衡、动态持续进化的系统。
绿色屋顶花园的设计有着修复不良场地和再生受损生态系统服务的潜力。
在绿色屋顶花园的设计上坚持“无害”的原则,植物选取上选择乡土植物,适地适栽,材料选择可拆解循环使用材料和回收材料进行再设计。
设计场地使用节水灌溉设施,应用节水抗旱植物,降低影响开发。
设计利用屋顶实现水循环——收集雨水、灰水,用于灌溉、冲厕所、洒水车等。
设计常得的平衡方面选择零浪费,收集雨水及一切废水包括黑水和灰水,就地净化、储存和再利用,并为其他场地提供水源。
场地的再生方面选择,收集雨水及一切废水,就地净化、储存和再利用,并为其他场所提供水源。
参照可持续场地倡议SITES的核心理念,为场地进行宣传教育和普及。
屋顶花园的设计将以可持续性的场地、雨水利用效率、屋顶能源与大气、材料与资源、场地内部交通与外部交通连接度、绿色屋顶花园启发性与教育性、绿色屋顶设计的创新等贯穿整个绿色屋顶花园的建设。
儿童场地和运动场地也以场地安全性为核心。
场地有坡度的地方将以草坪的方式呈现,并且采用自然的泥土与娱乐相结合。
场地围墙设置高起的拉伸钢板便于植物攀爬和透光,防止高空坠物。
场地设计中采用便捷的可识别导览,便于场地使用者们更好的利用场地。
在设计完成后,场地将会拥有教育性与启发性。
本设计最大的期待是人与自然实现最大意义的和谐共生。
关键词:绿色屋顶;可持续;教育第1章绿色屋顶可持续景观设计概述1.1可持续景观场地定义设计地点选取的是丹东天赐未来城的三层以及四层屋顶,设计围绕着绿色屋顶花园开展。
绿色屋顶花园作为可持续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人工客观情况下的第一环,具有很大的设计的意义和发展得前景。
景观与建筑不同,如果景观设计得当,人工景观可以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促进和复兴的效用。
本次设计主要参考美国SITES的可持续景观设计标准体系进行屋顶花园设计。
可持续景观设计的场地定义——满足当前场地功能需求而不危害子孙后代未来发展的景观场地设计、建造、运行和维护活动。
1.2绿色屋顶花园构思面对本次设计的场地,首先构思了其功能性质和设计愿景。
丹东拥有得天独厚的可持续景观营造优势——丹东市的人均占有水量是辽宁省人均占有水量的4倍,并且城市中森林覆盖率达65.32%,是支撑辽东半岛的一把天然绿伞。
本次屋顶设计在满足甲方的规划三层作为儿童游乐场地,四层作为运动场地供周围来人进行运动健身,同时进行绿色屋顶花园的营造。
城市化的硬质铺装带来的地面径流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人们生活,而绿色屋顶花园的建设可以降低城市所产生过量的地面径流,减少洪涝灾害以及地下水污染等。
本设计多采用生态设施,尽可能满足可持续景观场地设计建设,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服务,让其拥有可供当地动植物寄居的空间和人们活动的屋顶空间。
本次屋顶种植的营造上,覆土选择的是大于600mm厚的轻质屋顶覆土,植物优先选取丹东当地乡土植物,以及一些适合当地气候和屋顶花园条件的植物来补充整合植物生态体系。
三层儿童活动空间的绿色屋顶主要以看的见的景观去启发和教育孩子们,让孩子们玩耍于自然之中,使之学会珍惜自然给他们带来的未来。
供场地使用者参与的DIY创意植物蔬果种植区域,占整体空间的百分之20左右,并且将设置在日照最充足的区域以保证儿童们的体验感。
场地中光照不均匀或是阴暗角落将请教植物设计师选取合适的植物进行种植设计。
四层体育休闲健身空间的设计主要在健身区域利用种植土和透水陶粒进行地面铺设,休憩平台区区域建设采用石块搭配拉伸钢板与生态木制作高起平台供人们游憩。
选取拉升钢板主要因为拉伸钢板下部种植植物,不会阻碍植物取光以及接触雨水,还能使人在上方行走休憩观览景观。
休憩平台的生态木范围采用平面开洞的种植方式,下部填满种植土,破除木平台封闭的感觉,进一步提升植物占地面积。
本次屋顶花园的设想是连接下部生态空间,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雨水经由绿色屋顶就地吸收、沉降、净化,通过绿色屋顶进行一级净化溢出的水再通过人工环绕的雨水沟,流向供人们观览的雨水设施(如生物滞留池、雨水花园、循环砂滤器等)和隐藏地下的蓄水设施。
蓄水设施能保证在雨水不充足的时间段,进行反向补给给三层四层的屋顶花园,以保证植物拥有充足的水源。
场地硬质铺装区采用新型彩色混凝土增加对阳光反射延长建筑寿命,多样的色彩也会为场地增添活跃氛围。
丹东天赐未来城屋顶花园整体围绕着可持续景观设计的核心理念进行,确保达到场地预期效果。
第2章设计前期的场地选择、评估和规划设计规划从设计开展前期就开始了,设计的可持续性将从整体上对场地环境和内涵进行考虑。
抓住减少消耗、消除浪费、保育健康生态系统促进人与自然融合的机遇。
景观往往由植物、土壤和其他自然要素组成,如果单单考虑这些不一定能产生可持续场地。
设计的成功一定是精心规划和努力的结果,如果设计的可持续没有与整体场地设计过程有机结合,益处一定会大打折扣,也会变成标榜“绿色”的噱头。
2.1 设计场地的选择场地选择是实现可持续景观场地开发最重要得因素之一,这将决定设计是否可以接驳现有基础设施,利用现有公共资源和生态系统。
丹东天赐未来城位于商圈得中心,临近万达等商业建筑群,交通便捷,在0.5km范围内有着许多公共交通设施,场地还设有四层的停车场供客人使用。
场地周边景观以丹东植物园,鸭绿江公园为主。
本次设计的主要是未来城的三层四层屋顶,三层四层现场是水泥地面,并且无任何植物,属于开发过的场地。
场地性质可以归类于城市灰地(灰地是指城市及郊区未充分开发或被遗弃的零售商业场地),近些年灰地为现有城市区域内的可持续性再开发提供了机遇,而且灰地在城市建成区是很常见的,常常靠近公共交通,并且多数有成为各类零售商业区和居住区的潜力。
因而本次设计从场地选择上首先就避开了环境敏感得区域,灰地的再建设优化可以提高经济的多样性,创造税源,创造多样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从根本意义上提升了项目得可持续性。
天赐未来城附近设有环境监测站,可以协助采取场地得数据以及监测场地未来使用效果。
国内近些年屋顶花园的建设效果是大家有目共睹,虽然屋顶发展初期因为设计和施工的不周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但是随着时代进步,现在的屋顶花园的建设越来符合绿色屋顶要求,所以在面对屋顶的设计要积极,在满足功能的情况下实现可持续的营造。
通过调研确定了场地的再开发能很好的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缓解城市化带来的无序蔓延,环境的建设还能减少通勤造成的时间、经济和能源浪费,带来空气质量提升等益处。
2.2 理解认识场地进行场地调研、分析、评估确定场地后,广泛而深入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文化,对此次可持续场地的设计和开发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每个场地都有一套独特的物理、生物和文化属性,这将会定义本次景观的整体特色,并且能够确定设计场地的用途及适宜性。
设计前全面、彻底地理解了屋顶花园地背景和内涵,有效防止了进行绿色屋顶花园设计决策时候破坏场地的环境、社会、经济价值。
在现场看到设计场地已经是硬质的水泥面铺设,建筑表皮保温层也已完工,三层与四层屋顶明面的连接是以电梯的形式。
进行场地调研的时候同时对场地中破环整体平面的区域进行标注,以便后期方案设计的呈现能够更加的细节化。
场地的调研还确定了所属生态区,以及主要的原生植物群落和环境条件,进一步确定场地内大概的植物种植,以便设计时考虑是否需要引进其他地区植物进行补充。
接下来是进一步探究影响到场地开发的相关规划和要求情况,如甲方要求的要求——三层以儿童活动区为主和四层以体育运动场地为主的分区。
设计场地周边以居民楼为主,建筑随位处于商业中心,但商业成带状,商业街在一侧,其余全围着居民楼,可以说建成后居民利用效率非常高。
屋顶花园建设中,植物种植方面本身就可以降低环境噪音、净化空气异味和抗污染等,然后周围污染噪音等干扰因素对场地影响还比较弱,这无疑对空间的营造是非常有利的。
通过分析屋顶场地最容易受到的就是暴雨的冲击和强风的影响,这会对刚建成场地有不小的破坏,设计预期将进行防护网设置,并选取成品植物以保证存活和正常生长。
理解场地可以很好的评估场地,对接下来的方向和构思将会是有很大的帮助。
2.3 项目设计方向的规划策略、原则、目标本次设计主要策略是进行功能区域划分,达到预期使用效果。
蔬果种植体验区规划儿童可以通过春天种下的种子或者幼苗,由老师带领下细心呵护种植物的成长,定期进行观赏和收获,让孩子们从小就对大自然保持一颗敬畏和感恩的心,进一步促进人们与自然的交流,而这片区域维护主要由专业教师进行主要维护,以保证绿色屋顶花园的植物栽种的存活性。
设计主要用以小印大的策略对场地的真实效益进行展现。
项目的价值导向、目的和目标非常重要。
本次设计明确方向——体育公园的将为周边环境人们带来身体上的健康和休闲交流的愉悦;儿童活动公园带来的启发与教育将会为建设地球美丽家园贡献出的力量。
本次设计指导原则包含了个人的基本价值追求和信念。
本次场地设计目标,一是对场地现状材料和植物达到100%的循环利用;二是在目前水平的基础上降低75%的饮用水消耗;三是保证植物在屋顶花园能够达到100%存活,减少二次种植带来的资源消耗;四是将建设和干扰活动限制在项目15%的面积以内;五是通过屋顶花园设计减少场地原本带来的90%的雨洪径流。
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将场地的可持续性作为核心。
第3章屋顶场地三元素未受干扰和破坏的自然景观可以产生干净的水,还有着过滤雨水,防止水土过度流失的能力。
设计中应当参照自然情况下的水,植物和土壤的情况进行更加专业的设计。
3.1 可持续雨洪管理及设计方法据统计降水在完全自然的情况下40%到50%会蒸发进入大气中,20%到30%得降水成为壤中流还有10%到40%得降水进入地下水,而只有小于1%得降水成为地表径流。
但是在城市化后会有10%到20%得降水会转为地表径流,并且会带上许多城市污染物进行汇集。
人工景观在设计中应当模拟自然,自然景观就像海绵一样汇集、吸收、保持和释放雨水,有效得控制洪水和地下水补偿,维持多样性的生态系统。
国家近些年提出的海绵城市模拟自然系统在很多示范城市有很好的效果,面对不同的城市需要因地制宜得去调整。
国内频率最高降雨是小型降雨,而在小型降水中带有大量污染物。
本次设计中屋顶花园面对小型降水主要采取的方法是让雨水通过不透水表面导向植物种植区,用于浇灌屋顶植物,雨水由植物种植区净化、滞留和下渗,再通过周围环绕的排水沟进行分流,保证屋面残留水通过蒸发可以自然消耗,最后结合蓄水设施进行收集补给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