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办公室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计划2016年以来,在县委、政府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市文化建设工作会及十二届县委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将**建设成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县和领头羊”的思路和目标,结合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实际,转变作风,扎实工作。
通过全办上下共同努力,我县文化产业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总体态势。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文化产业发展情况2016年以来,我办结合“旅游文化产业提质工程”确定的发展战略,把制定和调整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扩大文化产品生产加工规模,深化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城市建设、县域经济、新农村建设结合的体制机制,创新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等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
2016年预计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
(一)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认真开展好分析评议活动,找准文化产业发展的难点和重点。
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过程中,我办牢牢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突出问题进行调研,深入开展分析评议活动,理清了发展思路。
一是文化企业数量略少。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特别是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更加多样化。
相比之下,文化产品和服务与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二是由于投资不足,导致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没有形成大的商业品牌,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加工工艺有局限性,文化产品的创意与产品附加值不高。
三是产业布局、空间集聚下资源配置有有待优化。
缺乏全面整合县域文化与自然资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以及欠缺打破行政区划,跨区域配置资源,联动德宏、龙陵、怒江等周边地区,共同发展的战略思考。
四是产业主体、投融资渠道与产业人才有待培育。
目前**大多数文化企业还处于家族、亲友管理的模式,缺乏创意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术开发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尤其是既懂文化又懂经营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更为短缺。
五是文化产品种类单一。
我县的文化企业都还处于产品研发初期,尚未形成其他产品系列并将产品细化,这导致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同质化的问题,降低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五是项目推进缓慢,主要原因是土地指标报批困难,设计变更大。
(二)认真做好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是我县文化产业继续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批重点项目即将建成投入使用。
因此,规划好、执行好十二期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是保证我县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
我办首先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组,认真完善十二五规划明确的相关工作,同时聘请国内知名的文化产业专家为我们进行指导。
年内有望完成整个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其次,配合翡翠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完成了翡翠产业发展十年规划编制的调研和材料汇总工作,在社科院初稿完成后又认真进行了修改,将翡翠产业加工要完成工业化生产纳入了未来十年规划,这是从根本上解决翡翠加工规模小的唯一出路。
第三是围绕中央、省、市关于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初步提出了建设了**县文化产业创意园区的构想,并被写进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和列为了**县十二五期间的重点项目。
(三)文化产业重点项目运行良好,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壮大。
一是荷花旅游小镇建设:1—11月完成投资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5%,比去年同期增%。
具体建设工作为:1、完成了荷花旅游小镇10平方公里1:1000数字地形图测绘工作;2、目前已完成征地620亩,土地指标已经上报并等待省级批复。
3、荷花旅游小镇总体规划已通过县级评审。
企业正在编制荷花旅游小镇的修建性祥规及可行性报告。
4、规划搬迁建设行政服务中心、中心学校。
荷花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进入基础浇筑阶段(完成投资180万元),荷花中心学校正建盖第四层(完成投资240万元)。
5、荷花肖庄集镇风貌改造工作已完成重建(改造)70户,正在重建3 / 17(改造)的有30多户,累计完成投资600多万元,政府已补助兑现60万元。
6、腾陇过境线加宽段及集镇联络线涉及的亩土地征用工作已全部结束,目前完成投资2000多万元。
加宽段及集镇联络线绿化亮化工程已进入施工阶段,完成投资180万元,占总投资的50%。
7、农民自筹资金350万元建设的肖庄黄龙玉一条街改造工程目前已完成投资300万元,部分房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8、荷花玉雕中心260套商铺已陆续交到购房户手中。
购房户正在抓紧装修,部分商户已开始试营业,预计火山热海旅游节前荷花玉雕中心可正式挂牌营业,目前累计完成投资6600万元。
9、荷花温泉项目首期开发的森林温泉SPA已经完成工程量的90%,南丝绸古道商贸街建设已进入工程扫尾建设阶段,森林温泉酒店图纸设计的结构部份已经过初步图审并已提交消防等相关各部门进入最后图审阶段,荷花温泉酒店建筑基础垫层已浇筑完毕。
10、与省城乡规划院签订了基础设施专业规划编制合同,规划计划10月底完成并交付使用。
森林温泉、茶马古道及温泉酒店项目。
目前完成投资亿元。
二是杜鹃王珍奇古木博览园。
项目包括珍奇古木博物馆、科普教育、功能展示等。
本项目占地面积约320余亩,已征土地约120 亩,未征土地约 200 亩,土地款已拨1400万元,用地手续未报批。
目前进行了项目策划、初规等前期准备工作,现正在进行土地征收工作,待征地工作完成后,即将进行勘测定界并开展矿产压覆评估、地质灾害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等后续工作。
本项目预计总投资10亿元,项目建成功能区包括“珍奇古木博物馆”“木质文化展销区”“科普教育区”“多媒体展示区”的一个聚销售,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公共场所,满足来腾旅游者游、购、娱的需求;杜鹃王文化旅游产品一条街:以建设集中展示、销售文化旅游产品的杜鹃王文化旅游产品一条街,项目总投资亿元。
该项目为杜鹃王珍奇古木博览园项目的二期,占地面积约40余亩,建筑面积86722平方米,现阶段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目前施工许可正在办理当中,预计11月可正式进入开工建设,预计2016年5月建成,目前投入资金约5千万元;杜鹃王翡翠缘项目主体工程完工,预计全年完成投资1亿元;三是**嘉德利翡翠交易中心。
以建设毛料、加工、销售和酒店住宿为一体的翡翠交易中心,翡翠加工交易区主体工程已完工,进入装修阶段,年内可投入使用;五星级酒店已开工建设,截止目前完成投资6000万元,力争年底前完成酒店主体工程。
四是树明玉雕加工基地建成投入使用,到2016年底加工技术人员增加到70人,全年可完成产值7500万元;五是园角刺绣公司启动中和大村20亩生产加工基地建设,预计全年可完成投资500万元;西山坝园角刺绣培训综合楼正在办理土地的挂牌和总体规划设计。
六是占地3000亩的文化产业创意园区完成项目建议书与征求意见工作。
5 / 17(四)文化作为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日益明显,推动重点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主要旅游景区的打造都与文化产业紧密结合,可以说旅游是平台,文化是内容。
火山打造的是科考、户外运动,热海打造的是康体、休闲,北海打造的是科考、生态,叠水河打造的是人文、云峰山打造的是道家养生、和顺是将文化与结合最好的地方,每一个景区都将文化作为主打产品。
因此文产办要结合自身的优势,指导景区在产品打造过程中能最大限度的与文化进行结合,确保旅游产品的品质和内涵得到较大提升。
(五)农村文化产业集群为主体的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形势良好。
文化旅游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产品供不应求,以挖掘、继承、开发民族手工刺绣产品为主的园角刺绣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制作背幺的专业公司,公司主要生产的产品有“园角刺绣”背幺、童装、民族服装、围裙、床上用品、坐垫等30多个系列品种,公司注册了“园角”牌商标,2016年获得云南省著名商标,同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国家专利26项,公司产品被定为“云南省旅游文化产品”,产品畅销云南全省和四川、贵州、江西等省市,同时深受缅甸等周边国家欢迎,产品供不应求,公司通过5年多来的不断发展,目前资产已达950万元,并在全市建立了33个刺绣基地,从业人员约10000多人,年产值达2500万元,实现利润150万元。
几年以来,公司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协调配合下在全市各乡镇组织“园角刺绣”培训班及技术提高班共62期,培训刺绣学员11000多人。
8月份,由我办组织参加的昆明泛亚民族民间工艺品博览会,转门设立了**馆,共有200余户商家参展,产品涉及翡翠、黄龙玉、皮影、农民画、藏品及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等上百个品种。
其中,皮影、农民画和反应**历史文化的书画藏品、地域文化符号明显的系列旅游文化产品是首次参展,深受国内外客商的好评,取得了不俗的销售成绩。
杜鹃王、腾越工艺品厂等木雕、根雕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及时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皮影、纸伞等特色民间工艺品改进生产工艺,开发生产出一批深受市场欢迎的特色工艺品。
丝路碧玉公司、荷花玉雕等翡翠旅游购物市场生意火爆,销售额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提升。
依托和顺、热海等主要景区从事旅游服务、产品销售,开办民居旅游和农家乐的群众越来越多,并且服务态度和硬件设施有了很大的提高。
(六)**翡翠产业知名度逐渐提高。
“**翡翠”是我县重点打造的六个文化品牌之一。
近几年来,县委、政府首先从政策环境上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保障。
成立了翡翠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并首次提出了“一城一乡”翡翠产业发展布局;对**翡翠市场开展以明码标价、分柜经营、规范票据等为主要内容的翡翠市场综合治7 / 17理。
出台了《加快翡翠产业发展十条意见》及十条意见的实施细则。
《翡翠产业发展十年规划》编制工作进展顺利,翡翠产业发展的整体布局、发展目标和重点得到进一步明确。
其次,加大招商引资和产业培植力度,壮大翡翠产业发展实力。
随着世博旅游控股集团腾越翡翠城公司、东方金钰有限责任公司、荷花玉雕加工基地的建成和中国翡翠第一乡荷花建设的启动,**翡翠交易市场增加到28个,翡翠毛料公司增加到16个,翡翠从业人员增加到2万多人,加工技术人员数量增加到5000多人,中国翡翠第一城品牌优势正在逐步恢复和显现。
翡翠加工培训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树明玉雕工作室、艺盛和翡翠文化楼培训班加工培训规模不断扩大。
6月,在云南省珠宝行业协会会员推荐工作中,成功的推出了15名个人会员及6名团体会员。
8月,推荐省级重点联系珠宝专家3名、知名玉雕师3名、珠宝文化企业3个;9月上旬,组织**优秀玉雕师及玉雕作品集体亮相上海玉(石)雕“神工奖”,斩获3个金奖、11个银奖、9个铜奖、16个优秀奖;9月中旬的“首届云南玉雕大师作品展”暨“首届云南玉雕大师评选表彰” 活动中,**共有7人获得省级玉雕大师称号,17件作品分获金银铜奖和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