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网风险管理报告一、行业基本情况(一)中国电网概述我国的电力工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展迅速。
装机容量从解放初期1949年的185万千瓦增长到2005年底的5.08亿千瓦,年均装机增长率超过10%。
全国总发电量也迅速提高,2005年全国发电量达到2.47万亿千瓦时,其中水电3952亿千瓦时,火电20180亿千瓦时,核电发电量523亿千瓦时。
从1996年起,我国电力总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一直居世界第二。
我国已经进入了大电网、超高压输电、高度自动控制的新时代。
截至2005年底,全国电力装机容量已经超过5亿千瓦,分布在6个区域电网中。
华北、华中、华东电网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南方电网装机超过8000万千瓦,西北、东北电网装机容量超过4000万千瓦。
全国电网220千伏及以上线路总里程超过25万公里,变电容量接近8亿千伏安。
各大区域电网已形成主网架为500千伏的超高压交流输电网(西北为330千伏),区域电网中各省级电网也正在逐步建设以500千伏为骨干网的交流输电网。
与高压、超高压输电网相比,我国配电网架相对薄弱,虽然已经进行了城网及农网改造,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供电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的城网及农网的自动化控制水平还比较低,遇上灾害天气,特别容易发生停电事故并造成财产损失。
(二)电网管理及调度全国电网实行统一调度,分级管理。
网内各级电力调度机构负责所辖电网运行的组织、指挥、指导、协调。
电网电力调度机构按上下级次序分为五级:一级调度为国家电网调度通信中心,简称“国调”;二级调度为区域电网调度通信中心,简称“网调”,比如东北电网、华北电网、南方电网都有各自区域电网的调度通信中心;三级调度为省(自治区)级调度通信中心,简称“省调”;四级调度为地区(市、州)级电网调度通信中心,简称“地调”;五级调度为市、县级电力调度部门,简称“市、县调”。
各级调度通信中心在电网运行中行使调度权,是电网运行的最高指挥机构。
各级电力调度机构在调度业务活动中是上下级关系,下级调度机构必须服从上级调度机构的调度指挥。
网内发电厂、变电站不论所有权、经营权所属,必须服从相应调度机构的调度指挥。
(三)中国电网的结构中国电网是由六大区域电网组成的,但区域电网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随着设国家电网工作的展开,这种局面最终会得到彻底改变。
区域电网通常是由一些紧密联系的省级电网组成的,除了物理上连接以外,最重要的是通过区域电网,可以实现省级电网之间的电量交易,有利于电力资源的跨地区交换,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除西北电网以330千伏为主网架外,其他区域电网主网架的电压等级均为500千伏。
“十五”期间电网的飞速发展使得500千伏成为区域电网中电力输送的骨干网,比如华北电网,500千伏线路已经达到111条,500千伏变电站48座,主变71台。
与“九五”相比,电网总体安全水平、电网的稳定性和电力的传输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过去我国电网的建设一直是以省为主体,以满足当地电力供需为出发点来进行规划的。
随着区域电网的逐步加强,实现区域电网内电力交易及全周统一电网的形成将成为可能。
(四)中国电网建设和发展我国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为国家电网的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提出新的挑战,主要体现在:第一,一次能源远离负荷中心,大容量长距离输电势在必行,用现有500千伏输电线路输送能力有限,不能满足未来发展的要求。
第二,现有基于500千伏网架的联网系统,区域交换能力有限,不能完全满足资源优化配置的需求。
第三,土地资源有限,输电走廊越来越紧缺,亟需提高单位输电走廊的送电能力。
第四,电力负荷密集地区如华北、华东地区500千伏电网短路电流超标现象越来越严重,超过了目前断路器的最大遮断能力,对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不利。
第五,长链形电网结构动态稳定问题突出。
第六,受端电网存在多直流落点和电压稳定问题。
1、电网的建设今后20年左右时间内全国电网发展的战略重点是:“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
全国电网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大力推进西电东送,加强区域电网结构,促进跨区联网,形成全国统一的联合电网。
“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新建330千伏及以上交流线路3 85万公里,变电容量1.8亿千伏安,平均每年新增7700公里、3 600万千伏安。
其中,建成750千伏1700公里、780万千伏安;500千伏3.3万公里、l.6亿千伏安;330千伏3800公里、1400万千伏安;并建成直流线路3回~4回,输电线路总长度2600公里~3800公里,输电容量780万~1080万千瓦。
到2010年,33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线路达到12万公里,变电容量达到48亿千伏安。
在特高压建设方面,按照国家对电网的规划,今后几年将建成两条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一是陕北一晋东南一南阳一荆门一武汉的中线工程;二是淮南一皖南一浙北一上海的东线工程;同时,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有:金沙江一期±800千伏直流送出工程,昆明一广卅l±800千伏直流进出工程。
2、电网的发展目前六大区域电网,基本上实现了物理意义上的区域互联,但现阶段各区域电网的网架结构以及区域之间的联系还较为薄弱,区域交换容量有限,还没有实现区域电网之间电力交易的规模化。
“十一五”期间西电东送工程南、中、北三个通道将形成规模,全国联网、水火互济、南北互供的资源优化配置将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根据规划,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的输电容量在未来的15年将达到l亿一2亿千瓦。
二、行业风险状况(一)自然灾害风险1、暴雨、洪水暴雨、洪水的发生受地理位置、地形、降水量、植被、土壤等多种条件共同制约。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季风气候显著,暴雨、洪水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时间性,但是在华南和长江流域,每年均会发生局部或全局的暴雨和洪水灾害。
给电网造成财产损失。
比如2006年7月,台风“碧利斯”带给湖南郴州、衡阳强降雨,暴雨和洪水造成湖南电网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
2、冰灾、雪灾东北、华北、西北在冬季是冰雪灾害的多发期,易发生冰灾、雪灾,在华中地区有时候也容易发生此类灾害。
比如2005年2月,在湖北、湖南发生大面积的导线覆冰,湖南电网4条500千伏线路有3条被迫停运,湖北电网110千伏线路倒塔40多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
3、雷击雷击对电网对安全稳定运行有极大的危害,不仅对线路有影响,其他电力设施遭受雷击时也容易发生设备损坏,比如绝缘子被雷击击穿受损、变压器因雷击而爆炸等等。
另外,雷击还可能使人员受到伤害。
4、地面下沉下陷由于长期干旱,地下水位降低,加之过量开采地下水和地质形变,地面沉降已十分严重。
如果电力设施所处的地面发生下沉下陷,会造成电力设施的损坏。
比如山西某220千伏变电站1998年发生地基沉陷,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万元;甘肃某电厂2003年因地面突然下陷造成墙体开裂,直接经济损失约48万元。
5、滑坡、塌方、泥石流由于我国所处的特殊的地质构造部位,2/3为山地,加之人类活动的影响,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相当严重。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发生的滑坡数以万计,有泥石流沟1万多条,受到威胁的有70多座城市和460多个县,主要集中于我国中部南北带。
处于滑坡、塌方、泥石流威胁下的变电所在遭受滑坡、泥石流侵害的时候,电力设施易受破坏,影响电力供应。
6、暴风、台风暴风、台风易使房屋建筑、供电线路、机器设备和流动资产受损;也可能使交通运输中断,影响到生产经营的连续性。
沿海地区的电网设施极易遭受台风的威胁,而西北及内蒙古地区容易遭受暴风的威胁。
我国福建、浙江、广东沿海等地均有因台风而使电网资产遭受损失的记录,比如2004年华东部分地区遭受台风袭击,电网财产损失赔偿金额5000余万元;2005年10月上旬受台风“龙王”影响,福建电网财产损失赔偿金额2200余万元。
7、沙尘暴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二者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人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米的天气现象。
其中沙暴系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人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他细粒物质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
沙尘暴对输配电设施有一定的危害,比如2006年4月10日内蒙古包头遭受了近10年来罕见的沙尘暴袭击,造成一些供电线路被吹断,低压变压器被损坏的事故。
8、地震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地震是破坏性灾害事故。
而电网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一旦遭受地震灾害,损失巨大。
近年来,我国各主要地震带活动频繁,尤其是云南及西北地区,给电网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二)意外事故1、灾和爆炸运行中的电力设施,如果质量存在问题或者内部发生故障,非常容易造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发生,使得财产遭受损失,比如充油的变压器、断路器、电力电比缆等设备。
2、盗窃、人为破坏供电线路、通信光缆和器材被偷割盗窃后,不仅造成财产损失,更重要的是将导致停电事故,使电网企业遭受营业利润损失。
比如2003年12月,山西省某220千伏输电线路因线路器材被盗窃而引发重大倒塔断电事故;京津唐电网在2005年1~5月份期间,发生的盗窃电力设施案件达到544起,使得电网的运行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3、污闪电气设备的绝缘子在遭受自然或工业污染后,附着在其表面的污秽物具有一定的导电性和吸湿性,在工作电压下可能会发生绝缘子闪络事故,从而导致设备本身损坏或线路跳闸。
4、操作失误人是设备的调控者。
在所有变电站的事故中,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工人、技术员业务不熟、经验不足,在发生事故中误操作;技术监控人员由于疏忽、过失等原因未能及时发现设备运行异常,未能及时采取措施,导致事故发生;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强,自我防护观念淡薄,或对危险性估计不够,或情绪不稳定、心理状态不佳发生误碰误动误操作事故等等。
5、设计、制造或安装错误在输电线路、变电站建设中,可能由于对某些特殊情况资料掌握的偏差,或承包商的经验不足等各种原因,在设计、制造或安装生产方面产生错误或偏差。
这将导致线路、变电站投产营运期间,可能使设备发生一些不同程度的事故,从而造成损失。
(三)其他风险1、无过失责任电力行业适用严格无过错责任。
在我国,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时,不论生产或经营单位有无过错,均应承担民事责任。
电力行业无过错责任主要包括:自然灾害造成电力设施受损或中断等由此引起第三方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未成年人攀爬变压器;垂钓者触电。
2、合同责任供电合同是供电企业与用户根据用户需要和供电企业可供电的能力,明确相互间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协议。
供电企业因电力运行事故造成用户或第三人损害的,供电企业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供电企业不承担因用户和第三人原因引起的扩大部分的损害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