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锚索(桩)施工方案

锚索(桩)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总包单位:施工单位:本工程±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5.300m,自然地面高程4.200m,即相对标高为-1.100m(设计均采用相对标高)。

本工程设二层地下室,负一层底板标高-6.300,板厚500mm,承台1250~1800mm;负二层底板顶标高-11.300,板厚800mm,承台高1500;垫层为100mm厚C15素混凝土找平层200mm厚片石灌砂;局部电梯间承台厚3600mm,基坑设计开挖深度:6000(负一层底板垫层底),7.300m(负一层承台垫层底),9.100m(电梯井处),6.400(负一、二层交界处),12.100m(负二层承台底)。

本工程地下室二层,基坑开挖深度6.00~12.10m,围护结构负一层处采用钻孔桩加预应力锚索的支护体系,负二层处采用钻孔桩加预应力锚索及水平混凝土内支撑的支护体系,负一层基坑外围采用双轴水泥搅拌桩做为止水帷幕,负二层处采用高压旋喷桩做止水帷幕,被动区局部双轴水泥搅拌桩及高压旋喷桩进行加固。

坑中坑采用双头水泥搅拌桩进行二次加固。

备注:具体工作量以正式设计施工蓝图及结合现场实际施工为准。

2.工程地质条件:1)本基坑支护施工相关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能指标: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基坑开挖深度影响范围内的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1)-1素填土、(1)-2粉质粘土、(2)-1含粉砂淤泥、(2)-2淤泥、(3)-1淤泥质粘土,各土层描述详见附件;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注:上述土体的物理力学指标参照该场址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供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

2)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开挖影响深度内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含粉砂)淤泥中,水量较小,渗透性差,渗透系数在10-5~10-6cm/s之间,为弱-微透水层,水位埋深较浅,地下水水位为0.30~2.40m,高程1.83~3.20m,长年水位变幅一般小于1.50m。

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地下水位受大气降水的影响变化较大。

地下水以蒸发和向内河渗流方式排泄。

3. 本工程总体部署3.1总体部署原则1)我司在进行施工场地内施工道路、材料堆场的规划、大型施工机械的布置、施工部署、施工方法的确定时,将以提高施工进度,同时做到合理、经济、安全且利于文明施工管理,以此进行施工场地的总体合理规划。

2)为合理组织施工,缩短工期,为后序施工提供操作面,拟将整个工程划分为若干个验收段,分别组织结构验收工作。

3)我司按照“分区施工,统筹管理”的原则安排施工流程。

对整个工程进行合理分区,各分区交错、流水施工。

特别是在土方开挖等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的阶段,在各个划定的施工区域内再划分若干个小单元,尽可能减少大体量卸载对坑外土体变形产生的影响。

确保“限时”施工的实现,以完全达到对道路、管线等设施的保护目的,也达到材料、设备、劳动力均衡使用的目的。

3.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1)临时出入口我司设置临时出入口及修筑相应施工便道,用作设备进出场及材料运输进出。

2)材料堆场及操作台布设本支护工程施工阶段所用主要材料为:水泥、双拼工字钢腰梁、钢绞线等,在场地适当位置设置后台拌浆系统,双拼工字钢腰梁、钢绞线等分类堆放在指定位置,并根据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材料和周转料堆场。

3)施工用电、照明布置主电缆采用95电缆,由指定的临变电箱引出,沿施工围墙采用架空或埋设布置,埋地铺设时埋深不小于500mm,上下各铺50mm 厚的细砂,并在上面作醒目标记。

本围护工程锚索(桩)施工时施工现场应提供150KVA/台用电量以满足施工要求。

供电支路采用70方电缆,沿线每50m设一个分配电箱,大型机械设专用电箱。

4)施工用水布置现场供水采用φ100镀锌水管作为干管,支管采用PVC水管,沿围墙埋地设置。

3.本工程施工重、难点及相应对策本次围护工程采用敞开式垂直开挖的方式,施工相对传统的内支撑工艺比较简单,即可大大缩短工期又便于土方开挖。

3.1本工程重点及难点为便于对工程质量、技术工作及进度计划的控制、加强对周围地下管线、道路及周围环境等保护,针对本工程施工重点、难点例举及相应对策如下:1、本工程拟建筑场地四周均为市政道路,周围管线较多。

2、锚索在钻孔桩间施工时遇地下水丰富防水土流失是本工程施工重点之一。

3、预应力锚索张拉施工时会产生部分应力消散,从而影响围护体的整体稳定性。

4、施工期间,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必须满足甲方工期要求。

3.2 相应的对策措施针对第一条:(1)由甲方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对周围环境、临近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等进行监测,监测内容及工作程序须符合有关规定,并将每日监测结果及时报送有关各单位,以便及时调整施工流程和速率、及协商进一步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做到信息化施工。

(2)积极配合参与业主单位等组织的管线交底工作,认真学习业主单位提供的管线相关图纸及设计图纸,对于距围护结构较近的浅部管线应开挖样洞、样沟进行探测进一步核实具体位置,量测出其实际埋深及距围护结构的净尺寸,并做好醒目的标记,以避免施工时遇到不必要的麻烦,更好的对地下管线做好避让和有效的保护;同时对于废除的地下管道在锚索施工前对管道口进行有效的封堵,防止注浆过程水泥浆液流失,影响施工质量。

(3)高压旋喷锚索施工时严格按设计要求技术参数进行,控制好旋喷注浆压力、倾斜角等技术参数,确保施工管线安全及施工质量;若局部遇到图纸中位置与地下管线冲突,可采取适当调整倾斜角度的措施(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施工过程中若发生紧急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及时报有关单位,并积极配合解决,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针对第二条:当遇到较高地下水压力作用时,我们按照下列的施工步骤进行掩护式施工:先开孔施工,钻进至止水帷幕1/3位置,采用快速水泥对孔口进行封堵,待封堵后继续进行钻进,钻进至设计桩底位置退出钻具,更换钻头安装钢绞线,插入孔内后再采用快速水泥对孔口进行封堵,边注浆边送钢绞至设计位置,完成该根桩施工。

由于锚索在钻孔桩之间,钻孔桩在遇砂性土层容易产生扩孔等现象,对锚索桩施工会产生影响(如:○1开孔操作面不足,应先对其进行凿除;○2影响锚索桩桩位,与设计沟通合理调整桩位等)。

针对第三条:(1)锚筋张拉锁定在高压旋喷锚索桩体施工结束养护7天后进行,锚具为QVM锚具,采用100T 型专用给张拉千斤顶、电动油泵加荷锁定。

锁定张拉机具事先经过标定,并用此油压表的读数换算成张拉压力进行控制。

在锁定过程中,采用锚筋拉力计进行校核;(2)锚索锁定在压顶梁及腰梁上,锚具与压顶梁、腰梁之间采用垫片;同时腰梁安装时应紧贴竖向围护墙,若存在空隙应采用砼等材料填充密实,通过对锚筋的张拉力监测,确定锚筋预应力损失量,以便及时补拉校正。

针对第四条: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及甲方对工期的要求,我司拟采用2台XL-50钻机和2套拌浆系统及配备充足人员,2班制24小时连续作业,有专职人员监控施工,以确保成桩质量,确保施工工期。

第二章方案编制说明1.方案编制综合说明本方案主要反映锚索的施工方案、安全质量文明保证措施、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劳动力计划、总平面布置等,可作为施工的指导性文件。

2.方案编制依据2.1本工程基坑围护电子版图纸;2.2建质[2009]87号文件、《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2.3有关规范、标准: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20010-2002;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行业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10;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06-2003;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JGJ120-99;协会标准《加筋水泥土锚索支护技术规程》CECS147:2004;协会标准《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协会标准《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2:89;国家、建设部及浙江省颁布的其他施工规范、质量标准和文明施工规定;本公司有关企业管理、施工技术、生产经营等管理条例、制度及标准,现有机械设备、施工技术力量状况,以及对此类工程的施工经验及创造成果。

第三章工程总体规划1. 施工总体规划1.1 总体施工流程施工准备1.2. 施工准备工作1.2.1.技术准备我司接到设计施工图和有关资料后,组织施工人员进行认真学习工程图纸,查阅地质勘探报告资料,并由业主召集设计等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合理选定施工工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总平面图(详见附图)和施工区域内及邻近区域内的地下管线、地下障碍物的调查资料,可供施工用的电、水量等。

1.2.2.现场准备(1)根据现场做好排水系统设置。

(2)按施工平面布置图的要求,已做好供水供电、施工道路设施、材料堆场的布置安排,生活设施;各类机具、材料整理后统一堆放在指定区域,并堆放整齐、有序。

(3)根据施工阶段不同动态地优化布置场地,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好工序,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4)本围护工程前期选用1台高压旋喷锚索机进场施工,供水要有2寸管的接点1只。

(5)施工用电:高压旋喷锚索施工阶段计划施工用电量为150KVA/台机,并安装计量表具,根据需要引出五线制三条供电线路。

现场采用的三相五线制电缆敷设。

为了保障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本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实施。

(6)施工用水计划:日均用水量约为50m3。

2. 施工进度计划2.1施工工期管理目标本支护工程锚索桩施工进度除第1道锚索外紧跟土方开挖进度而行,第1道Φ600锚索工作量约为950根,第2道Φ600高压旋喷锚索工作量约为950根。

第1道Φ600锚索施工工期暂定为30天(2台设备同时施工),第2道Φ600高压旋喷锚索施工紧跟土方开挖进行,绝对工期暂定为30天(可根据现场具体进度安排设备进场施工,工期可相应缩短)。

锚索(桩)施工前三轴搅拌桩已施工且至少达7~10天养护时间,第1道施工时应分段间隔开槽施工,开槽宽度不应小于6.0m,高度按锚索(桩)标高为准,严禁超挖,分段长度不应大于25.0m,待第1道锚索(桩)施工完成张拉锁定后,开挖第1道锚索(桩)标高面以上土方。

同样,分段开槽依次施工第2道高压旋喷锚索施工。

第2道高压旋喷锚索施工进度结合土方开挖进度而行。

2.2.施工进度计划各施工段进度具体安排详见附表:施工进度计划形象表。

2.3施工进度保证措施A. 施工管理、组织保证措施1)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表,编制较为详细的实施作业计划,用以向各班组下达任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