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教案 家乡新变化
我们生活的地方
课题
家乡新变化
课时
1课时
教学分析
本课第一部分“我家门前新事多”展示了很多图片,既有反映人们生活环境变化的,又有反映人们精神面貌变化的,旨在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寻找自己家门前的变化。第二部分“家乡特色代代传”教材中通过故事和图片指出尽管家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有些传统一直存在。第三部分“我的家乡会更好”通过引导学生畅想未来表明家乡会越来越好。教材通过这三个方面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愿意为家乡建设出力的情感。
(3)学生互相协商合作,共同布置展板。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充分利用材料。
3.欣赏家乡变化摄影展,鼓励学生主动介绍自己的展板。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引导学生通过介绍图片感受家乡的变化。
课堂小结
通过看同学们的照片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的家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变得越来越好。相信将来我们的家乡会变得更好,同学们也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家乡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自豪,激发学生产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
能力目标: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教学难点
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板书设计
家乡新变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向前飞速发展,近几年国家对农村建设的大量投入,农村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变化相对缓慢,特别是边远农村地区,这些变化可能是细微的,需要老师帮助学生发现。如村村通工程、远程教育、农村医保、农村文化建设,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农家乐)等。而城市中的学生由于家长生活节奏快,所处环境更多的是现代工业,所以对家乡的传统可能了解比较少,这些需要老师介绍,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家乡传统。小学二年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是能感受到这种变化的,但因为认知水平的差异,学生是否会留意观察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感受到这些变化给自己生活带来的便利,这些都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去留心观察和体验。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家乡老照片、拍摄现在的家乡。
教学过程
步骤
师生互动过程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
欣赏歌曲《家乡的变化》。
师:同学们,歌曲中提到的变化在我们身边也有发生,课前同学们已经收集了家中的老照片,还拍摄了新的照片,这节课我们就举办一个家乡变化摄影展吧。
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摄影展
活动过程
1.教师组织学生互相介绍自带的照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变化。
2.分组制作家乡变化摄影展板。
(1)分类。小组观察、讨论照片的类别。如:衣、食、住、行、用。鼓励பைடு நூலகம்生根据照片特点将其分类。教师观察学生活动,了解分类的方法,并给与帮助和指导。
(2)小组成员协商、讨论展板的布局,材料的用途及怎样分工装饰展板,如:照片的分类摆放、摆放位置、设计装饰展板等,明确自己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