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饲料的能量水平,由于生长肥育肉牛。
对能量的利用是在满足维持需要以后,多余的才用来生长脂肪和肌肉等,所以饲料中能量水平的高低,可影响其增重速度,也就是说,饲料中的能量水平高时增重速度快,反之增重速度慢甚至不增重,不仅增重速度受饲料能量水平的影响饲料利用率亦受饲料能量水平的影响;所以肥育肉牛饲料的能量水平以每公斤含消化能3.0~3.1兆卡为宜,最低限度也需2.8~2.9兆卡。
2.饲料的蛋白质水平育肥肉牛。
的合理蛋白质水平,要看是什么杂种肉牛而言,因不同杂交肉牛的瘦肉率是不同的,如用我国的地方肉牛与国外瘦肉肉牛杂交的二元杂种肉牛,瘦肉率领大约为46~50%。
三元杂的瘦肉率平均在50~55%,说明瘦肉率越高的杂种肉牛,其饲料蛋白质水平应当高一些,此外,肉牛在幼龄期,饲料的蛋白质水平也要高一些。
虽然蛋白质水平与瘦肉率有一定关系,但是并不是越高越好,当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差异较大时可以提高瘦肉率1~3%,当蛋白质水平达25%时,瘦肉率几乎无明显提高,所以若用高价蛋白饲料仅多增到1~3%的瘦肉率,在经济上肯定是不合算的。
在考虑蛋白质水平时,还要注意氨基酸的平衡作用,如果饲料的蛋白质水平降低些,而氨基酸达到平衡,特别是赖氨酸得天独厚到满足,其效果比提高蛋白质水平还好。
四、改革饲喂方式1.改熟料喂为生喂:青饲料、谷实类饲料、糠麸类饲料,含有维生素和有助于肉牛消化的酶,这些饲料煮熟后,破坏了维生素和酶,引起蛋白质变性,降低了赖氨酸的利用率,有人总结26个系统试验的结果,谷实饲料由于煮熟过程的耗损和营养物质的破坏,利用率比生喂的降低了10%。
同时熟喂还增加设备、增加投资、增加劳动强度、耗损燃料。
所以一定要改熟喂为生喂。
2.改稀喂为干湿喂:有些人以为稀喂料,可以节约饲料。
其实并非如此。
肉牛快不快长,不是以肉牛肚子胀不胀为标准的,而是以肉牛吃了多少饲料,又主要是这些饲料中含有多少蛋白质、多少能量及其它们利用率为标准的,稀料喂肉牛有如下缺点:⑴水份多,营养干物质少,特别是煮熟的饲料再加水,干物质更少,影响肉牛对营养的采食量,造成营养的缺乏,必然长得慢。
⑵水不等于饲料,因它缺乏营养干物质,如在日粮中多加水,喝到肚子里,时间不久,几泡尿就排出体外,肉牛就感到很饿,但又吃不着东西,结果情绪不安、跳栏、撬墙、犁粪。
⑶影响饲料营养的消化率,我们知道饲料的消化,依赖口腔、胃、肠、胰分泌的各种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酶系统,把营养物质消化、吸收。
喂的饲料太稀,肉牛来不及嘴嚼,连水带料进入胃、肠,影响消化也影响胃、肠消化酶的活性,酶与饲料没有充分接触,即使接触,由于水把消化液冲淡,肉牛对饲料的利用率必然降低。
⑷喂料过稀,易造成肚大下垂,屠宰率必然下降。
采用干湿喂是改善饲料的饲养效果的重要措施,应先喂干湿料,后喂青料,自由饮水。
这样既可增加肉牛对营养物质的采食量,又可减少因屙尿多造成的能量损耗。
3.改先拖后攻的育肥法:我们知道肉牛前期生长快,需要的蛋白质饲料多,后期主要是长脂肪,需要的能量饲料多,采用先拖架子后催肥的饲养方法。
由于前期蛋白质饲料少,营养水平低,不能满足肉牛需要,必然影响生长,长得就慢,到后期是长脂肪的时候,用木薯、大米等能量饲料猛攻充分满足脂肪的生长,必须脂肪多,板油厚、肉牛价高。
(完)江涛育肥牛标准化养殖技术方案一、育肥原理育肥的目的是获得优质的牛肉,并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所谓育肥,就是必须使日粮营养水平高于维持和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获得较高的日增重,缩短育肥期,使多余的营养在使肌肉生长的同时沉积尽可能多的脂肪,达到育肥的目的。
对于幼龄牛,其日粮营养水平应高于维持和正常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对于成年牛,只需高于营养需要即可。
不同品种的牛,在育肥期对营养的需要量是有差别的。
以去势幼龄牛为例,乳用品种牛所需的营养物质比肉用品种牛要高出10%~20%。
不同生长阶段的牛,其生长发育的重点不同。
幼龄牛以肌肉、骨骼和内脏为生长重点,所以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高一些。
成年牛主要是沉积脂肪,所以饲料中能量应高一些。
由于二者增重成分不同,单位增重所需的营养量以幼龄牛最少,成年牛最多。
当脂肪沉积到一定程度后,成年牛的生活力降低,食欲减退,饲料转化率降低,日增重减少,必须及时出栏,以免浪费饲料。
公牛在丰富的饲养条件下增重极快,每单位增重平均消耗饲料几乎较母牛省10%以上,阉牛则介于公母牛之间,阉牛在饲养水平高的时候较公牛易于沉积脂肪,达到“雪花”肉。
由于维持营养需要没有直接产品,所以在育肥过程中,日增重越高,维持消耗的比重越小,则用于增重的比重就越大,能量的利用率也就越高。
各种牛用于增重所耗净能相差不大,仅仅是脂肪和肉的增重与骨的增重的不同比例所致。
因此,如何降低维持能量消耗是肉牛育肥的中心问题之一。
各县区及各肉牛育肥场(户)应根据市场需求和牛场所在地的可能条件(饲草料)来决定选用何种牛(年龄、品种、性别),用什么日粮,用什么方法育肥,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育肥方法1、“吊架子”育肥育肥之前,按一般饲养方法让牛正常生长发育,选择最有利的育肥时机进入育肥。
吊架子期间因为日增重不高,一般农村条件均可达到。
例如,向港澳市场出口为目标育肥,要求出栏年龄3岁以下,体重600千克以上。
可选用2周岁以下、体重达到380千克以上的架子牛,以日增重1000克育肥3个月即可达到出栏体重。
具体方案是,可以利用青草季的最后3个月放牧。
每天回圈于夜间每头牛补饲1.5~2千克精料,以便获得700克以上的日增重。
第三个月改为舍饲,青草不限量,日补料3千克以便获得900克以上的日增重,根据膘情的改善和体重来决定出栏时期。
放牧育肥效果受牧草丰茂、草的质量、放牧行走的距离和起伏坡度等因素影响,往往不尽如人意。
若牛的膘情或体重不足,则顺延育肥期。
舍饲育肥成本高,但在相同精料下可较放牧育肥多增重达10%以上。
舍饲育肥有三种饲养方式:其一,每日定时上槽两次,下槽放于运动场自由活动、自由饮水(饮水1~2次,拴于舍外);其二,散放饲养,每个小围栏10头牛,自由采食和自由饮水;其三为全天拴系,自由采食和自由饮水,定时补料。
我市肉牛长期育肥的实践证明,以第三种方法最好,因为设施要求低,省工又省地面;在同样粗饲料和精饲料日粮条件下,可较第一种方法多增重近10%;第二种方法介于两者之间,低于第三种方法,但粗饲料损耗大。
利用农副产品与干草、青贮搭配育肥,要增加精饲料。
秸秆若经过氨化处理可节省精料,达到近乎青草育肥的效果。
全粮食白酒糟、豆腐渣、甜菜渣等,可当作精料用于育肥。
一般含籽实壳50%左右的酒糟、醋糟日喂量最高不得超过日粮的25%(按干物质计算),这类渣糟的水分含量变动很大。
若按风干物计算,则每喂1千克可节省精料0.2~0.3千克。
2、一贯育肥法一贯育肥法也称为持续育肥法,广泛用于美国、加拿大和英国。
使用这种方法,日粮中精料大约占总营养物质的50%以上。
犊牛出生后即用高能量以及配合代乳料,使犊牛日增重达到1000克,使120日龄体重达到180千克以上或7月龄体重达到280千克以上屠宰。
这种育肥耗费牛奶和精料较多,非我国消费水平所能承受,但国外多利用此方法,可根据星级旅游饭店的特殊要求,以销定产。
这样生产的牛肉称为“白肉”。
犊牛出生后,随母哺乳或人工哺育。
在良好的补饲条件下,使180日龄体重达到180千克以上,断奶后精料补喂量占日粮35%~45%。
到周岁时体重达到400千克以上,即平均日增重在1千克左右,获得优质的肥犊牛肉。
其成本较“白肉”低得多,而且能充分地利用牛的产肉潜力,但仍应以星级旅游饭店为主要消费对象,以销定产为宜。
3、成年牛育肥成年牛育肥的对象是我市培育的西门达尔肉用杂种牛,这类牛生长发育良好,复膘和增加脂肪的沉积量较大,牛肉的香气滋味和嫩度得到较大改善。
育肥之前应对育肥牛作全面的健康检查。
治疗无效的严重疾病牛、过老且采食困难的牛不必育肥,否则浪费饲草料。
成年牛育肥需要营养超过维持需要,只有增重即能达到育肥效果。
瘦牛的增重以肌肉体积和重量的恢复为主,生长脂肪为辅;中等膘情、体质正常的牛,其增重则几乎都是脂肪。
所以,成年牛育肥最好考虑将来的用途。
若用来直接加工肉制品的,则牛不必太肥,以免浪费饲料。
因此,可采取低日增重育肥,让其肌肉组织充分恢复达中上等膘即屠宰。
舍饲需要供给全日粮混合饲料,充分利用优质牧草即可达到育肥目的。
并科学地利用氨化秸秆、青干草等搭配舍饲,每头牛每天补3~5千克配合料,以获得1200~1400克日增重,即可达到目的。
这样育肥大约需2~4个月。
若计划作鲜肉出售,则必须考虑牛肉的嫩度和滋味。
在设计育肥时,要求取得较高的日增重,使肉变嫩,滋味香美。
低日增重,不能达到此目的,应按高于1千克日增重安排日粮。
例如,全舍饲夏季每天每牛饲喂精饲料4千克以上,冬季补料5千克以上,若结合渣糟类和块根块茎类则更好,可减少精料用量。
一般育肥期为2~3个月,当育肥牛达到上等膘情即可出栏。
三、总体技术要求1、育肥牛选购。
要选择体形外貌和肉用性状明显的皮埃蒙特、利木辛、夏洛来、西门塔尔等及其杂种肉牛牛犊或架子牛进行分阶段育肥,犊牛(6月龄以内)、育成牛(6一12月龄)、架子牛(12—22月龄)。
2、贮备充足的饲草料。
按头均日采食干草(氨化麦草、青贮玉米秸、苜蓿青干草等)3—10kg,配合饲料1.5—4kg贮备。
3、饲草料的加工调制。
麦草以氨化为主,玉米秸秆青贮,青干草晾干后及时贮存在草棚内,防止雨淋暴晒。
各类饲料喂前除去尘土、铁丝、玻璃、碎石等杂物。
4、饲喂及饮水。
日喂两次,早晚各一次,间隔12小时,使牛有充足的反刍及休息时间。
饲喂顺序先粗后精,先干后湿,少喂勤添。
草拌料时,应冬拌干,夏拌湿,不喂霉烂变质的饲草料。
每天饮水2—3次,夏天饮水3—4次,冬天水温应在0℃以上。
5、棚舍要向阳、干燥、通风,每头成年牛占地3m2,舍内设饲槽和水槽,舍外设向阳遮阴、栓系的场地和饮水槽。
6、保持圈舍、用具清洁卫生。
每天清理棚圈内外粪便,牛床垫上5-10cm长短的干草,防止腐蹄病的发生,舍内外用具每半月左右用0.3%的来苏儿水消毒,饲槽喂前彻底清扫干净,每周用2一3%的火碱(氢氧化钠)水溶液消毒一次,水槽勤换水,及时清洗。
每天刷拭牛体1—2次,保持牛体清洁卫生。
7、适当运动。
育肥阶段要安静少动,尽量创造利于反刍和休息的环境,公牛要去势育肥,运动场的环境要清净、干燥、宽敞,站立或运动有一定的空间。
四、肉牛育肥技术环节1、犊牛(6月龄以内)的育肥。
此阶段犊牛刚断奶,瘤胃内微生物尚未发育完全,纤毛虫仅为65.9万个/ml,所以须特别注意其营养补给,加强饲养管理。
首先对入舍犊牛进行编号登记,做好生产记录。
每天供给以苜蓿等优质青干草或优质青绿饲料为主的粗饲料,头均喂量2一3kg,自由采食,少给勤添,控制氨化麦草饲喂量,头均日饲喂量0.5kg,粗饲料饲喂比例为氨化麦草、青干草和玉米青贮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