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4.3国家之间的合作发展(课件)-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新教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4.3国家之间的合作发展(课件)-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新教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交通运输与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的互联互通是支撑国际合作的基础条件。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中俄和 中缅石油管线的建成、昆曼公路和泛亚铁路国内段的通车,以及正在规划或建设中的中俄高铁、中俄天 然气管道、中巴铁路、中缅印铁路、北斗卫星的全球覆盖等,促进了国际交通走廊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 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一带一路”建设。
二、“一带一路”建设的地理背景
1.地缘上的联系性
“一带一路”地理覆盖范围广,包括了整个欧亚大陆及非洲部分地区,联通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沿线合作国家已达60多个。“一带一路”国家地缘的临近性和联系性增强了沿线国家及地区间的联系,促 进了人口、资源、资金、信息的流通,有效推动了国家间的协作发展。但同时,“一带一路”途径地区地 形、气候类型多样,自然地理环境差别较大,经济发展、文化、宗教等也存在空间分异,对国家及地区间 的协作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知识梳理:一带一路的含义
“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1.“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三大走向: 一是从中国西北、东北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 二是从中国西北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 三是从中国西南经中南半岛至印度洋。 2.“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两大走向: 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 经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 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向南太平洋延伸。
4.经济发展的互助性
“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许多共性问题;但 同时在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一定差异性。有些国家尚处于工业化初 级阶段,有些国家处于产业结构升级阶段,经济发展有很好的互助和互补性, 有利于国际经济合作。
“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是指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规划的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一中亚 一西亚、中巴、孟中印缅、中国一中南半岛六大经济走廊。
三、“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意义
“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1.在全球层面,“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有利于塑造安全文明、和平和谐的国际秩序。“一带一路” 建设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 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 2.对区域而言,“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区域内经济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 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 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3.对沿线各国而言,“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了沿线国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为沿线国家的 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力地推动了沿线国家的发展。 4.对我国而言,“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形成“一体两翼”的合作态势,对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 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国家之间的合作发展
知识梳理:一带一路的背景
1、古代背景
“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
业贸易路线,最初的作用是运输古代中国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后来成 为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丝绸之路”自古就是东西方文明交流和经贸合作的通道与桥梁。自西 汉张骞出使西域以来,中国与中亚地区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政治经济交往。唐 朝中后期,“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中国与这些地区久远浓厚的历史联系为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提供了良好基础。
2.资源禀赋的互补性
资源禀赋的互补性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基础。各国资源条件差异产生的供需矛盾,促使各国在充分 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例如,中亚国家的油气、东南亚的有色金属,都是我国 急需的矿产品;而我国丰富的稀土和钼资源以及广阔的市场需求也可为相关国家所用。
3பைடு நூலகம்交通通信的联通性
(二)探究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主要方法 深人了解区域发展的概况、发展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是进行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基础。了解区域开发 整治的背景,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章、书籍、报刊以及实地调查等方式收集资料;分析区域的开发优势 和存在问题,可以采用SWOT分析方法。 1.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对区域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找出区域发展 的优势、劣势及主要发展方向的分析方法。其中,S代表优势( strengths)、W代表劣势( weaknesses),O代 表机会( opportunities)、 T代表挑战( threats)。 SWOT分析法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优势与劣势分析(SW ),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 第二部分为机会与挑战分析(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
1. 中蒙俄经济走廊 沿途主要国家为中国、 蒙古、俄罗斯,通过加强铁路、公路等互联互通建设,推进通关和运输便利化, 促进过境运输及其他多领城务实合作。 2. 新亚欧大陆桥 又名“第二亚欧大陆桥”,沿途主要国家为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荷兰等, 交通优势明显,直接连接环太平洋经济園和欧洲经济圈 3. 中国一中亚一西亚经济走廊 沿途主 要国家为中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伊朗、沙特阿拉伯、埃及等。这是一条能源大通道, 是中国一中亚石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的必经之地。 4.中巴经济走廊 沿途主要国家为中国、巴基斯坦,北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南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贯通 南北丝绸之路的枢纽。 5.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沿途主要国家为中国、印度、孟加拉国、缅甸。各方合作潜力巨大,特别是将珠三角经济圈与印度经济连 接起来,对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6. 中国一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沿途主要国家为中国、越南、新加坡。以沿线中心城市为依托,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基础, 共同发展区域经济体。
四、探究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
(一)探究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一般步骤 1.了解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背景 区域位置、地理环境、区域发展特征等 2.分析区域综合开发的优势和存在问题 区域发展的优势:自然方面、经济社会方面的优势 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问题 3.确定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内容 确定重点项目:如基础设施、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及演变、生态保护等 确定重点区域:如河流流域、生态脆弱地带、资源富集地区等 4.提出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措施 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